閱讀 | 父母的語言:3000萬字,給孩子更優質的學習型大腦
📖 父母的語言:3000萬字,給孩子更優質的學習型大腦
推薦指數:★★★★☆
《父母的語言》這是一本從《人生引路》這本書中讀到的另一本書,作者丹娜.蘇斯是位小兒外科醫生,指出孩子三歲前的教養關鍵。孩子從出生到三歲時,如果照顧者持續跟他進行有品質的對話,會對他腦部之後的發展有巨大影響。科學證實,一個人要發揮基因遺傳的潛能,有賴於「生活經驗」所建構的神經連結,父母的說話與方式,將深刻影響孩子在數學、空間、讀寫等表現,甚至決定了自我調整、面對壓力、同理、恆毅力等人格特質。
這本書有蠻多觀念,會讓你在有小朋友後深刻的體認到,譬如很多家長直覺的認為「反正他又聽不懂,不用跟他說那麼多」,這當然是錯誤認知。嬰幼兒一開始當然不懂,但如果家長了解小孩早期接觸語言刺激有多重要,而持續認真投入,孩子就會懂得快、懂得多,潛力得以開發。
家長若不知道這有多重要,就容易犯兩個大錯:一是不跟他說話,二是未等七坐八爬,就已讓3C產品常伴左右。不跟他說話,腦部受的刺激少,他學會的語彙就少;他手上的語彙少,對於數字、空間認知薄弱,連簡單抒發自己的感覺,敘述起來都顯得吃力。
作者在書中提出「三千萬字計畫的核心策略:三T原則」,分別是:Tune In、Talk More、Take Turns。
Tune In,譯為:共情關注。意思是要留意嬰幼兒正在專注的事物,適時討論那些東西。
簡單說,你手上拿了一本繪本,本來你想講繪本上的故事給小女孩聽,但她一直在看一隻金龜子。如果你不了解共情關注的重要性,你可能會跟她說,先別管那隻金龜子了,我們來說故事;但如果你了解共情關注的重要性,你該做的是放下那本繪本,先跟她一起觀察金龜子,然後即興的跟她說一個金龜子的故事。其實,孩子需要的是,家長對她正在做的事感興趣。
Talk More,譯為:多說一點。這裡所指的多,不是說話語數量多就好,「多」指的是照顧者的話語類型要多。
譬如說小朋友如果在看餐廳水族箱的海洋生物,我們不要只把重點放在數量跟生物名稱,以為每次確認有幾條魚、幾隻蝦子後就覺得任務完成。我們可以請小朋友猜看看,眼前這隻螃蟹有幾隻蟹鉗?有幾隻腳?所有的腳都一樣長嗎?牠的眼睛跟你的眼睛有什麼不同?牠吃什麼?牠有可能怎麼死掉?牠的原產地是哪裡?
Take Turns,譯者翻為:輪流說話。意思是不要只有照顧者一直說話,要和孩子對話。這是三個T中最重要的原則。
作者提醒,減少用是非題的問法。因為回應是非題很可能會終結對話,也會讓孩子難以學習新事物。開放式問題比較能讓彼此輪流說話,多問他們「為什麼」或「怎麼做」?如果用是非題,孩子可能會多用點頭或搖頭回應你。問他們為什麼或怎麼做,他們會學到拆解問題的技巧。
【後記】
本書中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Take Turns(輪流說話)」,生活中大人常常會用是非題的方式與小孩對話,有時候換個說法藉由引導的方式去問,在我們認知上在合理不過的事情,對小小孩來說卻是一件學習認知與分辨是非的重要過程。
最後,這是本非常棒的教養類書籍,很推薦給家中有小小孩的父母們看,可以學到很多前人們在育兒道路上的精華。
附註:以下簡述本書作者對於各階層家庭做實驗的過程與結果。
兩位學者研究了各社經階層的四十二個家庭,費時三年,每個月一次,每次一小時,由研究觀察員錄音並記錄。來自專業人士家庭的孩子在三歲結束前,累積聽到的總字數,共有四千五百萬字;而來自社會福利家庭的孩子,總計一千三百萬字,相差三千兩百萬字。
同時此研究也統計出,滿三歲的孩子,若來自專業人士家庭的孩子,能使用一千一百一十六個字;來自社會褔利家庭的孩子,只能使用五百二十五個字,落差一倍。
#閱讀筆記 #B008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