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到最後,都是以個體而活著
IPFS
作為個體的活著,並不是悲哀,而是一種客觀現實,人們總是不願意接受客觀現實,所以往往出現很多的痛苦和煩惱,所謂的抗拒心理,就是不接受,也就是自私,比如生死,人一定會死亡,但是人好像漠不關心,總以為自己能夠活千年萬年,至少現在,死亡還是離我很遙遠的事。
很遙遠並不意味著不會發生,很遠不意味著可以忽視不見,假裝看不到。當然無法認清楚現實,無法客觀的理解生活和世界,人總會陷入各種各樣的迷局和煩惱當中。
個體的活著,是人必須要找到個體的存在價值,也就是認識自己,了解清楚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己能夠做什麼,自己擅長做什麼,自己喜歡什麼,自己愛吃什麼等等;而是盡量規避一切自己不想不會不懂的事,自己不要去觸碰,這才是價值所在。
為自己規避風險,而不是主動觸碰風險,這是很多人都在犯錯的事。找到個體的存在價值,然後想辦法把它切入到整體以及社會大眾,和世界人類層面,如何能夠讓世界更加的美好長久,如何能夠讓他人更加的快樂,如何幫助他人解決問題,這都是人要思考的事,機會沒來不要去強行做事,在客觀的現實條件下做自己能夠把握的事,不要把自己捲入到痛苦當中,就是做自己不應該做的事,著很可悲。
個體和整體的關係,個體是孤獨的存在,是因為個體要找到自己,然後畫出邊界,一個清晰的清楚的自我出現,然後消融掉自我,融入到整體當中去;如果沒有認識到自我,然後就融入到整體當中去,這是危險的,因為會被帶偏,然後滑向危機。
然而,找到個體的價值,以及找到個體切入整體的路徑,這都需要時間。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