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劇 | NF 流行大百科《一夫一妻制》: 婚姻,對人類來說有何意義?
原篇寫於 2018/09/03 (Medium)
Netflix 紀錄片 — — 流行大百科《一夫一妻制》(Explained, Monogamy),只有短短 18 分鐘,卻足以讓你重新思考「婚姻」這一件事情。
本文即是《一夫一妻制》觀後的筆記以及雜想。
人們結婚,也離婚。
2016 年,有 220 萬對美國人結婚,但超過 80 萬對以離婚收場。
一開始影片就現況,如果婚姻真是如此的神聖,那為何異性戀離婚率高達1/3?
很顯然的是,我們再也不視結婚為一種不可打破的終身契約。
主流價值觀轉變成了──不適合就應該分開。
Love is a feeling, monogamy is a rule. 愛是一種感覺,單偶制是一個規則。
那,婚姻是如何產生?
從生物與歷史來探究。
我們基因與倭黑猩猩、黑猩猩相近。
而對於後者黑猩猩們而言,「自由戀愛」的愛情哲學,能有效增加播種與繁衍,具有演化上的意義,
(這裡又必須坦白,宗教傳說將人神格化。若認為人怎可與動物相提並論,可別忘記人類是由其他動物演化而來。)
在部分特徵,包含雌雄異型、陰莖構造、睪丸大小,都暗示我們和(倭)黑猩猩一樣,可能原本都朝非單偶制的方向演化。
但為何我們與黑猩猩不同,最後成為一夫一起制?
而某些文化也並非一夫一起制?
幾千年來,專家不諱言,婚姻是增加勞動力的方式。
在帝國、古時而言,姻親通常是講求門當戶對,以求帝國或家族的興盛以及延續。
但現今,我們不再那麼看待婚姻。
“ 當我們進入未知的領域時,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我們正試圖發展不以脅迫為基礎的關係,強迫婦女在經濟和法律上依賴,由社會和經濟結構對男性進行脅迫。
我們正在努力想找到一個新的平衡。 ”
歷史學家 Stephanie Coontz
回到現代,我們對於婚姻的價值觀早已不是如此。
我們改變了婚姻的原始風貌,認為它本為證明兩個人相愛的一條規則或是一項契約。
“ 單偶制不是自然的,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學會接受它,因為它不自然。我認為,人類特別有趣的一件事是我們有能力做一些不自然的事。 ”
進化生物學家/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 David Barash
而一夫一妻制,也並非本能所導致。
不論好壞,人性的巧妙之處在於,若認為某件事對於自身或是社會有益,便能使自己或整個社會都朝向那方向進展。
隨著社會的進展,人類的性行為也會同步發展。人類可能沒有演化成要單偶制的性關係,但我們有適應的能力。
於是,我們認為婚姻是什麼,它便是什麼樣子。
我們必須回顧歷史,了解婚姻的起源以及演變。
儘管婚姻起初可能從未如同我們想像得如此美好,但我們都能重新省思,是否能夠讓婚姻邁向一個更美好的方向演化。
21 世紀,我們同時摒棄與厭惡古代的姻親關係、歌頌著羅密歐與茱麗葉般的浪漫真愛。
婚姻,究竟為何物?不過只是一個規則罷了,並非自然產物。
而我們怎麼認為婚姻,那它便是什麼。
如同一夫一妻制,我們征服了本能,適應它。
因為我們認為它比較好。
既然婚姻並非那麼神聖,也非那麼自然,為何我們仍要拘泥於墨守成規呢?
那同性間的婚姻又何能不被允許以及祝福?
現在正是我們決定要讓怎麼樣的價值觀延續,要怎麼讓這個世界成為最美好的樣子。
只要記得,我們心中有愛就夠了。
❝ 只要我們採取明智的行動,就能改變並創造出更好的世界。正因如此,馬克思主義者才要講述資本主義的歷史,女權主義者才要研究父權社會的形成,非裔美國人才要永遠記住奴隸販運的恐怖。他們的目的不是要延續過去,而是要從過去解放。 ❞─ 《人類大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