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书写地方 · 第五天

七日書 書寫地方 第五天

叶嘉的打字机
·
(修改过)
·
IPFS
·
那點羈絆,就是我最愛的地方,恐怕也是你最愛的地方。

寫一個你記憶里最有感情的地方。

如果翻翻我以前寫過的東西,只怕這些地方出現過多次了。為了避免重復,換個方式。

幾年前,我寫一個短篇的時候,在故事里虛構了一座城市,叫“曼江”。雖然名字中有個江字,但在我心裡,它是個內陸小城,原型就是我的家鄉。那個長滿梧桐樹的老式小區,就是我家所在的小區。

後來,我寫另一個故事,計劃中是一個長篇,但當時的設想架構大過我的腦容量,這個故事寫了七章,就沒有下文了,我寫不出來了。那個故事發生在一個叫作“珀爾”的城市。故事第一章,一個清潔工女孩,在一座名為“天際線”的大廈頂樓做打掃。頂樓的主人從未露過面。平時,頂樓所有房間從不上鎖。這天,女孩上來打掃時,發現會客室的門關著。她便更加輕手輕腳……故事的第三章,傍晚,一個中年男人站在京都一所庭院的大門前,來給他開門的女子容貌美麗,像澳門街頭會見到的混血兒,皮膚微黑,大眼睛,一頭捲髮。女子帶著他走進室內。兩人盤腿坐著,聊著天,屋外下著雨,忽然傳來一陣尺八的聲音,悠揚悅耳,讓人忘記紅塵俗事……

珀爾,有著上海的影子。關於大廈頂樓,是從林燕妮的文章中看來的。頂樓可能是會是一些常人難以進入、有些神秘的地方。那個清潔工女孩,原型是當時我們公司所在大樓的物業處的一位女孩,據說清潔工作做得特別好,深受客戶歡迎,是物業處的王牌,所以在故事里她有資格拿著唯一的一張門卡,進入頂層。

可惜,故事沒寫完。後來,在珀爾發生了什麼事,我自己也不知道。又或者,故事我是知道的,就看將來我能否把它寫完。

又後來,我把自己小說的空間搬到了一個叫作“貝湖城”的地方。這次,連國名都有了。它屬於一個叫作“巴博”的國家。貝湖城是一個繁華的港口城市,很熟悉不是?

為了做好這個設定,我看過好几次地球儀,設定它的經緯度,兩次世界大戰中它的經歷,此地的植物、氣候,貝湖城的大學,貝湖城的報社……差點寫出來一本巴博簡史。所以,後來我一直覺得,波拉尼奧的《美洲納粹文學史》我也能寫,米沃斯的《二十世紀詞典》我也能寫,如果我有足夠的時間和體力。(說起來,這種想法可能太狂妄了,不過,類似的題裁,寫著寫著,就可能弄假成真。)

巴博和貝湖城的設定做好之後,我的故事大多發生在這裡了。只是,有時我花心,一不小心,又跑到別的地方。我甚至寫了一個發生在南美某地方的故事(忘了是哪個國家了),兄妹兩個,妹妹卡門自小成績優異,一路暢通無阻考上了當地最有名的國立大學,而哥哥帕可是個廢柴,是個喜歡喝速溶咖啡的土人,平時在鎮上酒吧里打工,不上班時寫小說。寫小說這件事,遭到了周圍人的嘲笑,除了他妹妹卡門之外。這個優秀的妹妹,有幾分我自己妹妹的味道,那條廢柴,自然是我了。

這個故事,預計中是個短篇,可惜我也沒寫完,不過我一定會寫完這個故事的。

再後來,我還構想過一個故事。穿越時空,人類到了另一個星球,幾千年之後……好嘛,地標都跑到另外一個星球了。

但寫來寫去,不還是地球上,某時某地,某個人和某個人的故事嗎?說到底,不還是心裡那點羈絆嗎?那點羈絆,就是我最愛的地方,恐怕也是你最愛的地方。那個地方,有你最愛的人,最愛的時光。

PS:必須感謝一下羅技。好多年前,我買了個羅技的鍵盤。小小的,很輕薄,只有A4紙的三分之二大小,好看的孔雀藍色。買了之後,沒怎麼用過。沒想到,它放了好幾年,拿出來不用充電就可以直接用。簡直讓我感動到落淚。這樣輕便好用的鍵盤,羅技現在也沒這個款了。向羅技致敬。某年某月某日,被羅技拯救了。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