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真理燈蛾撲火的《地。-關於地球的運動》

raychair
·
·
IPFS
劇情描述15世紀歐洲的P國以C教為主,而C教將「天動說」,也就是地球位於宇宙的中心之說。但有一班深信「地動說」的人,就算被教會判定為異端受到拷問甚至火刑,他們都奮不顧身為了心中的「真理」而前仆後繼,就如燈蛾撲火一樣⋯⋯

十七世紀法國哲學家帕斯卡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因而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地。-關於地球的運動》就是這樣一部令人反思的作品。

劇情描述15世紀歐洲的P國以C教為主,而C教將「天動說」,也就是地球位於宇宙的中心,是宇宙最底層此一概念視為解釋天體運動的唯一真理,並以此加以描述地球與人類的存在意義。同時間,有一班深信「地動說」的人,就算被教會判定為異端受到拷問甚至火刑,他們都奮不顧身為了心中的「真理」而前仆後繼,就如燈蛾撲火一樣⋯⋯

「地動說」是由一連串「如果沒有⋯⋯那就沒有⋯⋯」而產生的。

如果沒有對美和真理執著的赫伯特,那就沒有感動到天才少年拉斐爾;

如果沒有找到拉斐爾石箱的異端,那就沒有感動到格拉斯;

如果沒有拾身成仁的格拉斯,那就沒有傳承其意志的奧克茲;

如果沒有奧克茲,那就沒有巴德尼的幫助;

如果沒有巴德尼的計謀,那就沒有約蘭達的出現;

如果沒有約蘭達教奧克茲寫字,那就沒有《關於地球的運動》這本日記;

如果沒有克拉守護巴德尼的承諾,那就沒有25年後看到日記的杜拉卡;

如果沒有杜拉卡寄給波托茨基的信件,那就沒有阿爾伯特偷聽到他人「關於地球的運動」的對話,間接引發阿爾伯特「?」的思考;

如果沒有阿爾伯特在大學任教天文學,那就沒有寫下《天體運行輪》的哥白尼,從而推動「地動說」;

歷史上,「地動說」沒有停在漫畫的結語,也不是止於哥白尼。哥白尼的著作還是被羅馬教廷查禁。之後的伽利略確立「地動說」,他是首個以望遠鏡直接觀測天空上星體的人,他發現月球表面原來是粗糙、太陽表面有黑子。這證明了天空不是當時人們所想的完美無瑕,也確立了「地動說」的正確性。不過,伽利略最後被召去教廷異端裁判所,被判有罪,他只有當眾認錯,才改判終身軟禁在家。伽利略的「認錯」沒有阻止人們對「真理」的追求。直到十七世紀的牛頓,他以數學方法將地面和天上的物理學整合起來,發展成「萬有引力」理論,成功描述並預測了相關的天體運動。《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的故事才走到終點。

人類的文明進程不也是一連串「如果沒有⋯⋯那就沒有⋯⋯」嗎?無論是廢除奴隸制度、女權運動、民主運動、消除種族歧視和爭取動物權益,這都是無數人用汗水和血換來的成果。作品中除了阿爾伯特是歷史中真實出現的人物,其他人物都是作者魚虛構出來。同樣地,在歷史洪流中,縱然我和你可能只是名不經轉的人物。我們依然能夠參與歷史,為了自己所相信的理念而努力。我時常在想會不會因為我做了一些事情,感動到一些人,然後有人會將這份感動傳承下去呢?我不知道,但我相信會。

你又堅持追求什麼的「真理」,想帶什麼的「感動」給後世呢?

主題曲和MV是神級的創作!必看!你會選擇順服norms或是堅持自己呢?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aychair喜歡閱讀和思考的水瓶座,幸運地是兩隻橘貓的奴才。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我反抗,故我們存在的《米奇17號》

照亮他人的《看我今天怎麼說》

落花流水的《她和他的戀愛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