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台幣換1元」台灣經歷過的通貨膨脹史

DowDow
·
·
IPFS
·
這兩年由於疫情的肆虐,各國政府積極撒錢紓困,然而疫情的困境仍未緩解,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壓力卻迎面而來。近日,在台灣即將發行的五倍券也讓「通膨」在媒體版面上大量出現,可對於通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還得仰賴政府官員以及專業的經濟、金融人士來想出應對策略。藉這篇專欄簡單聊聊關於台灣曾經歷過的「通膨」

這兩年由於疫情的肆虐,各國政府積極撒錢紓困,然而疫情的困境仍未緩解,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壓力卻迎面而來。近日,在台灣即將發行的五倍券也讓「通膨」在媒體版面上大量出現,可對於通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還得仰賴政府官員以及專業的經濟、金融人士來想出應對策略。而小編則將藉這篇專欄簡單聊聊關於台灣曾經歷過的「通膨」故事。

在故事開始前,先來簡單說明什麼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簡稱通膨,本意為貨幣流通數量增加,但也指整體物價水準持續上漲,而人們的購買力下降的經濟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媽媽給的10塊錢本來可以買到蛋捲冰淇淋,但幾年過去了,依然是10塊錢卻只買得到半個蛋捲冰淇淋。不過在經濟理論上來說,通貨膨脹會被薪資成長抵銷,也就是媽媽每年會多給些零錢,讓我們依然能夠買到完整的蛋捲冰淇淋。(理論上是這樣,實際上就見仁見智了)

而這次要說的小故事,通膨就是故事的主角。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歷經了史上最嚴重的通貨膨脹,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於隔年由行政院授權委託臺灣銀行發行「台幣」也就是新台幣的前身,台幣於1946年5月22日開始發行。二戰後中國雖然為戰勝國,但整體經濟已經受到嚴重的傷害,所有產業滿目瘡痍,再加上國共之間關係持續緊張,金融狀況不穩定,因此陳儀在蔣介石的支持下,透過不採用當時流通於中國大陸的法幣、金圓券,以發行台幣的政策試圖防堵中國大陸嚴重的通貨膨脹,透過輸入的方式衝擊臺灣經濟。

但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前,日本政府為了墊付日本政府二戰時的支出及公務支出,發行了毫無準備金基礎的台灣銀行券 (武尊千圓券) 近七億,加上原有已發行的台灣銀行券,以及國民政府行政長官公署監管以後因公費墊支而發出的費用,在1946年5月以1:1的比例從台灣銀行券換成台幣的發行額總共有33億之多。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積極建立台灣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大量的糖、茶等經濟貨品被輸出到中國各地,然而在中國流通的貨幣法幣和金圓券,在與台幣的匯兌匯率卻是由省政府機動調整,且省政府對台幣明顯高估,在中國大陸嚴重惡化的通貨膨脹及貨幣劇烈貶值下,買方付款延遲加上貿易局壟斷對外貿易,導致經貿利潤遭到嚴重侵蝕,更嚴重的是造成台灣發生了嚴重的惡性通膨。台灣銀行在國民政府的要求下不斷加印貨幣墊付支出週轉,1946年5月22日台幣發行額為33億元,短短半年間增加到53億元,一直到1949年6月14日貨幣改制前夕,台幣發行額達到了5,270億元,暴增了175倍之多。

從1946年發行台幣1元,短短的三年間,1949年台幣所發行的最大面額到達100萬元,時任中央銀行發行局局長鍾光新表示「舊台幣等於說是惡性通貨膨脹,是不可收拾的地步。」大量印鈔發行,物價也同速飆升,根據官方統計,1946年到1949年間,平均每年的物價漲幅高達922%。

惡性通膨的情況一直到了1949年黃金運至台灣,為了穩定貨幣價值,國民政府以中央銀行撥還台灣銀行的80萬兩黃金作為發行新台幣的準備金並撥借1,000萬美元外匯作為進口貿易資金並公告新台幣發行辦法,以進行幣制改革。其中除了台幣4萬元換新台幣1元之外,限制新台幣發行總額為2億元,盼能藉此遏止通貨膨脹。

4萬元台幣換1元新台幣的政策,對於老一輩的人或許記憶猶新,但早在幣制改革之前,台灣人民大半的財產早已在惡性的通貨膨脹下憑空蒸發。物資的缺乏造成當時民眾生活困苦,鈔票的價值遠不如可果腹的米糧。一直到國民政府完全失去中國大陸的統治權,新台幣徹底脫離中國經貿圈後,台灣才真的擺脫中國惡性通膨的噩夢。1951年1月5日公告以黃金4,949,269.99公克準備金,發行新臺幣2億。此時的新臺幣已顯得相對穩定。之後的台灣,在透過經貿制度與對外經貿關係的重整後,開啟了台灣經濟發展的新篇章,而這故事篇章現在也仍在持續進行著。

(圖片取自聚珍台灣)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DowDowDowDow 本名范哲瑋 現為民眾網財經編輯 大學主修哲學系 經營管理研究所 第一份工作在顧問公司擔任工程師 好聽的形容是斜槓 直率的形容是不務正業 內容領域不設限 希望能藉由寫作認識世界! 聯絡信箱:dow1226@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國債」的發行 起源自戰爭的軍事費用

發個牢騷|失敗的行銷!文策院TCCF特派員VTuber影片炎上下架

那個「迷因」有夠純 快給我來一點!迷因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