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一週年|寫作,給人生的靈魂提問 · 第四天

七日書:第四天

妘珚Yunyan
·
·
IPFS
·
寫一段形塑了你現在人生模樣的愛。人可以有很多愛,如果要說「我愛 __ 」,那會是什麼?可能是人、事、物、地方,或者是自己。你為什麼會愛?你在這段愛當中經歷了什麼?


所謂的『愛』

愛像是一種流動的感受,時而令人溫暖如春風,時而令人沉重如冬雪。

它沒有固定的形狀,卻總在不經意間滲透進生活的縫隙,悄悄形塑我們的人生。

對我來說,愛不僅是對他人的付出或期待,也是一種內在的覺察、一場與自己的和解。


發現愛的過程

小時候,愛對我來說是單純的、具體的。

那是每天放學後,窩在電視前追逐動畫角色的心情。

當螢幕上的角色笑,我跟著傻笑;當他們受傷,我的心也揪成一團。

那是一種純粹的「喜歡」,不需要理由,也沒有負擔。

隨著年紀漸長,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能對現實中的人產生這樣的共鳴。

朋友的喜怒哀樂、陌生人的故事,似乎都無法真正觸動我內心深處的情感。

我曾以為,這或許是我不會愛的證明。


直到某天,回家看到長輩扶著膝蓋,緩慢而艱難地移動。

那一刻,我幾乎是本能地上前攙扶,嘴裡還不忘碎念:「你得去看醫生,不然這樣怎麼行?」事後回想,我才意識到這一刻的特別,我沒有因為長輩的痛苦而情緒起伏,卻在行動中流露出一種關心。

一種不張揚的愛,藏在日常的言語與行為裡,藏在心底的牽掛中。

那刻讓我明白,愛不一定需要激烈的感情,它可以是安靜的陪伴,是自然的付出,是心裡默默的期盼。


自己的到來

長大後,我逐漸學會將目光轉向自己。

愛自己,聽起來簡單,卻是需要花好長一段時間才能學會的事。

我們總是忙著觀察他人、回應他人,卻忘了問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我快樂嗎?於是,我養成了每週與自己對話的習慣。

那些對話像是一面鏡子,讓我看清自己的需求、恐懼和渴望。

我會問自己:「你現在做的事,是為了誰?」「這些選擇會帶你走向哪裡?」「你今天有沒有為自己做點什麼,讓自己感到滿足?」

透過這些對話,我發現愛自己並不是自私,而是給予自己足夠的尊重與空間。

它是允許自己犯錯,然後溫柔地說:「沒關係,再試一次。」它是在忙碌的生活中,留一小塊時間給自己,去讀一本書、散散步,或者只是靜靜地感受呼吸。

如果要說「我愛自己」,是學會在這喧囂的世界裡,為自己的心找到一處安靜的角落。

愛的延續

現在的我,開始相信愛是一種循環。

它從自己開始,緩緩流向他人,再回到自己身上。

當我學會愛自己,我才能更坦然地面對他人,給予他們真誠的關懷,而不求回報。

這種愛沒有轟轟烈烈的宣言,卻在日常的點滴中生根發芽。

在清晨為自己泡一杯咖啡的專注裡,在陪長輩聊天時的耐心裡,在朋友需要時的一句「我在這裡」。


愛,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能力。

讓我學會珍惜眼前的每一個瞬間,學會在不完美的世界裡尋找屬於自己的光。

或許,愛的終極意義不在於找到完美的對象或答案,而是在每一次付出與接受中,感受到自己與這個世界更緊密的連結。

對我來說,愛是每一天睜開眼,選擇用溫柔的心去面對自己與他人,然後在這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妘珚Yunyan-生活中有許多瞬間,常如過眼雲煙- 我喜歡觀察周圍的每一個細節,如果將這些碎片串聯起來後,會演變成怎樣的故事呢? 這份對生活的好奇心,讓我不斷探索和創作。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七日書:第三天

七日書:第二天

笑一笑沒什麼大不了!你今天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