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荷樓 & 嘉頓山

小睡
·
·
IPFS
·
在美荷樓回顧香港的舊日時光,了解往昔的生活狀況以及香港公共房屋歷史,再在嘉頓山細看眼下林立的高樓大廈與熱鬧的街道,忽然有種從古走到今的感覺,彷彿見證了香港的發展。

已經忘了第一次來美荷樓究竟是甚麼時候了,只知道隨著這些年到訪過的景點越來越多,美荷樓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好像變得不再一樣,甚至漸漸成為了我在旅途上向其他人推介香港的必去旅遊景點之一。

如果以前你問我,香港甚麼地方值得去,我一是答你我也不知道、我不逛香港的,二就是可能隨便拋幾個熱門的景點、例如甚麼迪士尼公園、海洋公園、山頂,或是旺角尖沙咀之類的,反正都是很典型的遊客區遊客路線,大家對香港的固有印象和熟悉景點。但如果你現在問我,香港甚麼地方值得去,我會很堅定的告訴你,美荷樓,這個真的其中一個值得去看一下的地方。

為什麼呢?

我想,那是因為美荷樓能夠讓人看到繁華香港的另一面,認識和了解舊時香港的生活狀況,見證這個地方在各方面的發展吧。今天的五光十色,背後藏著的是昨天的一步一腳印。

來到美荷樓,其實真正可以參觀的範圍並不多。由於現時美荷樓是屬於香港青年旅舍協會旗下的青年旅舍,提供住宿服務,故此絕大部份的地方是不作公眾開放的。但青旅在地面以及一樓的位置撥出了一點空間設立美荷樓生活館,向公眾展示昔日香港的生活環境、住屋狀況等的公屋歷史。

而這個美荷樓生活館正正就是今日要到訪的地點。

走進生活館,裡面的展覽已經和我上一次來的時候有所不同了。當年這個地面展區主要是介紹美荷樓的歷史,然後再配以一些五六十年代的生活用品,例如是巴士車票和資料,雜誌和報紙之類,這次則是變成了介紹香港在五六十年代的狀況以及還原一些昔日很常見的場景,包括是雜貨店、涼茶鋪以及理髮店等,當然,也少不了新一批的展品,內容非常豐富。

往上一層走,一樓部份的配置和當初差不多,改動並不大,就是把原來美荷樓的簡介搬到這個區域,然後是互動區以及昔日公屋的場景還原。提起美荷樓的歷史,其實美荷樓的出現源於一場悲劇,一場發生於1953年聖誕節的木屋區大火意外。

1953年的聖誕節,位於石硤尾的木屋區發生一場火災,導致超過5萬名的居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為了安置災民,政府除了先在災場附近興建兩層高、以當時工務司包寧命名的「包寧平房」,其後亦在災場原址興建徙置大廈,而美荷樓就屬於首批興建的徙置大廈之一,香港最初的公共房屋。

了解完美荷樓的由來,接著來到了互動區以及昔日公屋的場景區。看著眼前狹窄的居住環境以及要全層共用的廁所,我想對於現今世代的朋友來說絕對是很難接受、也無法想像當時過的是怎樣的生活。

這樣擠迫的居所,只有120呎的房間要住上5個成年人或以上,甚至是兩戶人家共住,這種簡陋的設施,毫無私隱更藏有安全隱患,卻是以前大部份香港人都曾經經歷過的日子,他們的集體回憶。

很艱苦,很大反差,但這就是老一輩香港人的來時路。

後來隨著香港經濟開始起飛,香港人的生活慢慢得到改善,而政府也在後續興建的公營房屋中增設了獨立廚廁,所以在後面的場景就可以看到每家每戶過的日子和最初相比是要好起來,生活質素都有大幅的提升。

離開場景區,在展覽的最後部份是有關於美荷樓的活化,講述美荷樓如何由一座公共房屋漸漸變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模樣,迎來身份的轉變以及擁有全新的使命。

作為現時僅存的「H」型第一型徙置大廈,美荷樓不單標誌著香港整個公共房屋政策的開端,更是見證著香港的公屋發展以至是香港人在居住環境以至是日常生活上的改變,極具價值與意義。

逛完美荷樓,自然是要去爬一下旁邊的嘉頓山,看看風景了。其實如果時間配合得好的話,是可以去順道欣賞日落和夜景的,只是我們這天挑了個陰天的下午時份過來,是沒辦法等到了。

從美荷樓的背面沿著樓梯一直向上,通往嘉頓山山頂的路全程都只是樓梯級,非常容易好走,但就是真的累而已。走著又停著,爬到一半其實風景已經足夠好看,甚至乎我個人認為中間位置比山頂還要好一點,因為現在住宅樓宇起得有點太多,把風景都給擋住了。

在山頂待了一會,吹吹風然後下山,今天的美荷樓和嘉頓山行程也就結束了。在美荷樓回顧香港的舊日時光,了解往昔的生活狀況以及香港公共房屋歷史,再在嘉頓山細看眼下林立的高樓大廈與熱鬧的街道,忽然有種從古走到今的感覺,彷彿見證了香港的發展。

小參考

簡介

美荷樓:

位於石硤尾的美荷樓是香港第一批興建的公營房屋,它的出現除了標誌著整個公共房屋政策的開端,亦對香港的社會、經濟、民生以及教育發展有著很深遠的影響與意義。美荷樓於1954年落成,當時興建的目的是為了安置因為1953年聖誕節石硤尾大火而無家可歸的災民,現時則改為青年旅舍以及美荷樓生活館,於2010年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嘉頓山:

嘉頓山又名窩仔山、喃嘸山以及水庫山,是一座高90.6米的小山。嘉頓山這個名字緣於鄰近的嘉頓麵包廠,而這個地方也是其中一個觀看日落以及夜景的好去處。

地址

九龍深水埗巴域街70號石硤尾邨41座

前往方法

1. 深水埗站B2出口,沿北河街步行往石硤尾方向,穿過行人隧道後轉左,沿巴域街斜路抵達美荷樓

2. 石硤尾站A2出口,沿窩仔街步行至白田街,轉左行至巴域街,沿右邊斜路抵達美荷樓

路線相關資訊 : www.yha.org.hk/zh/ou...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中秋節、平安夜及農曆新年除夕:上午10時至下午4時
星期一(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至初三:休館

參考網址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網頁) : www.yha.org.hk/zh/ou...

預計遊玩時間

美荷樓 - 約 1 - 1.5 小時

嘉頓山 - 約 0.5 - 1 小時

公眾導賞團

廣東話團:逢星期二至日,以及公眾假期,下午3時至4時
英文 / 普通話團:隔星期日,上午11時至中午12時

*無須預約,免費參加


註: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官方為準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小睡從心出發、活在當下,純粹做著自己喜愛的事。 https://travellerdays.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三棟屋博物館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

奢侈雲南遊︱Day 0 – 行前準備

奢侈雲南遊︱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