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扬游—前往灵谷胜境

微醺时刻
·
·
IPFS
·

参观完中山陵,我们在考虑下一个景点。见到在中山陵广场前一个景区介绍牌上介绍灵谷景区,老妻特别推荐说,几十年前她们就去游览过,其中的无梁殿很有特色。听这么一说,怎么都应该去一趟。距离不远,又有一路的梧桐浓荫,就不等电瓶车了,徒步走去还更能欣赏一路上的盎然绿意,也显得更有诚意。

该景区名为“灵谷胜境”,在中山陵向东一公里处,有六朝古刹,有梁代名僧的墓塔,有明代的无梁殿,还有民国的灵谷塔、松风阁等,风景极为优美。其中心景点灵谷寺是一座六朝时期的佛刹,据说曾供奉玄奘灵骨。唐朝杜牧有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座由梁武帝敕建的灵谷寺自应在这四百八十寺之列,它的楼台也曾在历史的烟雨迷蒙中长久耸立。而“灵谷寺”的名称,据说还是明朝朱元璋亲自拟定,看来这灵谷景区大有名堂。

沿着浓荫的道路,我们信步走向灵谷胜境。走进景区,首先见到还是道路两旁遮天蔽日的法国梧桐树。这种法国人带来的浓荫树种,在钟山一带长得非常茂盛,都是为筹建中山陵才开始种植的。由当年上海法租界赠送的1500棵法国梧桐起,而后在国民政府的规划下,最多时有20万棵法国梧桐树遍布整个南京市。我们今天能得此荫庇,也是托了中山先生的福,同时要感谢多年前辛勤植树的国民政府。

路上见到一座石桥,有简介牌注明叫做“迎驾桥”。据传,清朝时候,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灵谷寺,寺里的和尚都在这座桥边迎接皇帝圣驾,因而得名。其实,这只不过是一座普普通通的石桥,而且是否还是当年的桥也未可知。实际上,这地方,就算是重建重修千百遍,甚至无论还有桥或无桥,都一定还是叫做“迎驾桥”,因皇帝而得名,自然可以永远流传,即使是佛家也不能免俗。

前几年就在网络上见到过一张照片,在一间佛堂的佛龛上方高悬着红布横幅,上面大字写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如来佛”。这句话听起来非常的怪异,有人甚至用一本书名《我颠倒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倒影》来做讽喻。实际上,这句口号也并非不可理解。据说,按佛教的教义,佛要报四恩,即指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这四种恩,其中很重要的就有皇王水土之恩。

在封建皇朝时期,皇帝一句话就能决定人的生死沉浮,也能决定道观佛寺甚至整个宗教的兴盛衰亡,人们出于趋利避害的心理而趋奉逢迎,就一点都不奇怪了。皇帝临幸,大小和尚们蜂拥而出迎驾是很正常的事,也是佛寺的荣耀,因而值得永远纪念。我今天走过时,虽然冷清寂静,但我相信,一旦有大员降临,一定还会有隆重装饰,僧众也必定放下念经的功课,全体出来列队迎接。

过了迎驾桥,眼前是绿树环绕的一泓碧波。这是一个长近百米的月牙形“放生池”,又称为“万工池”。据说这个池塘与朱元璋有关。传说,朱元璋在选定自己的陵寝即孝陵的陵址后,即下令陵区范围里包括“蒋山寺”在内的所有寺庙搬迁到了这里,合建为一座大型寺庙,称为“灵谷禅寺”。

就在灵谷禅寺初建的时候,朱元璋亲自前来工地视察,发现山前的这一片地方比较空旷,缺少景致,不能与后面的钟山相映照,随即调集万余士兵和民工在此掘池筑山,遂有今天灵谷寺景区大门前的这方月牙池。因该池为万余军工掘成,故名“万工池”。这与今时今日军队在领导一声令下参与修建“鱼水情工程”的情况何其相似乃尔。同时,由此也可知,朱元璋就是这灵谷禅寺的奠基人,佛寺确实应该永远纪念,这叫做“吃水不忘挖井人”。

绕过万工池,就来到灵谷寺的山门前。山门为仿古建筑,歇山式屋顶覆绿色琉璃瓦,下辟三拱门,墙体粉刷成朱红色,故俗称“红山门”。这里原是明代灵谷寺金刚殿旧址,毁于清初战火,光绪年间重建,就成了灵谷寺的大门。门额上悬挂有著名书画家钱松喦先生所书写的“灵谷胜境”四个大字。正门前还有一对颇为威武的石狮。

灵谷胜境-红山门

在红山门外侧路旁,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陵: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1年6月25日公布。南京市人民政府立”。原来,这灵谷景区实际上在民国时期早已建成阵亡将士的公墓了,红山门就是公墓的大门。据介绍,原先门上的门额题写的是“国民革命烈士祠”,而门前的这对石狮,是建公墓时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这里依傍中山先生陵寝,庄严、幽静而肃穆,与秦皇陵周边有成队列的兵马俑相比,那里是泥塑的武士阵列,这里是肉身的烈士队伍,因而更为令人肃然。只是而今世易时移,已被世人遗忘,变得寂静冷清了。原本我想着是来看古寺的,没想到误打误撞来到了国民革命烈士祠,在参观完中山陵之后来这里瞻仰,也正合适,难道冥冥之中确有神灵指引?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微醺时刻走过路过,游过玩过,品过尝过,思过想过,一笔带过。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宁扬游——天王宫中一狂徒

大堂深似海,国史壮如歌

宁扬游—香随心共澹,影与神俱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