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一節課教過我們如何變成大人
(修改过)
IPFS

小時候,我一直以為,家是理所當然的避風港。
直到有一天,我才發現,不是每一朵花,都能在陽光下安心綻放。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就像是一場持續灌溉的過程。
有人細心照料,花朵便穩穩地向上生長;有人只顧澆水,卻忽略了陽光與陪伴,花雖活著,卻從未綻放過。
很多父母總是急著為孩子描繪未來的藍圖,告訴他們該往哪裡走,該怎麼做,卻很少停下來問一句:「你快樂嗎?」
那些被漠視的感受,被逐年逐月的放大,隨著時間推移,內心的委屈漸漸變成了沉默、抗拒,甚至是逃離的念頭。
長大這件事,從來沒有一堂課教過我們該怎麼做。
而我們總是在一邊受傷、一邊前進的道路上,悄悄明白:
原來,我們如此渴望長大,只是想有一天,能名正言順地離開——那個我們不敢輕易提起名為「家」的地方。
那些曾經受過傷,懷抱著陰影、遍體麟傷,卻依然選擇善良地活著的人——
是否,都選錯了呢?
在現實生活中,關於「霸凌」這件事,大多願意站出來發聲的人,往往是那些曾經有過相似經歷的人。
我時常在想:為什麼這些人,與其當個沉默的旁觀者,卻更願意冒著同儕的輿論風險與人際壓力,堅定地站出來?
會不會,在他們的心理底層,這樣的行為真正的訴求,其實不是為了保護別人,而是——
為了替那個當年的自己發聲,好讓自己能夠勇敢一次。
只是,在現實的表象中,這份勇敢看起來像是在保護他人,委屈了自己。
願你,那藏匿在角落的陰影,也能被這世上僅存的善意溫柔照亮。
願你堅定地走下去,穿越傷痛,悄然蛻變,成為更好的自己。
—— 他方筆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