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有福並非權貴富裕,而是知足者.

wqw
·
·
IPFS
·
福乃是知足者所擁有,並非權貴富裕者就能獲得,但若能身擁權貴富裕,又懂得知足者,法喜必將充滿,能更利濟世間,必福緣綿延也

(摘錄於鸞書寶德雜誌158期)

福德正神 降           105年3月12日

詩曰:乏減良緣障前程。福田淺薄紛爭生。多增苦楚難寧靜。惱亂心胸不清明。

述論:乏福多惱

  自古有云,有福之人得清悠,做事情最積極,處理事情最圓明;若是一個人缺乏福份,就容易產生許多煩惱之事,導致生活得不到片刻清閒,更不用說想要獲得喜悅。

  俗世之間,長期以來認為有福份一定要錢財滿盈,但試觀普天之下,有多少家財萬貫者,人前是笑顏迎人,但人後愁憂不已。若有錢代表有福,那麼何須父子爭產,何勞兄弟爭權,就是因為無福,縱然財產平均分配,仍然有人感覺到不公平,福又從何來?真正的有福,必須建立在知足上,能知道凡事適可而止,生活中不過度耗損各種資源,保留一些資源給自己、珍惜一些資源給後人,才可以在需要時有得用,這便是知足的實義。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改變太大,不斷的過度汲取社會種種資源,表面上說是為社會人群,但實際上無非是為一己之私欲,正在無止盡的破壞大地,真正有福者,懂得保留一些資源留待復萌,並不是一掃而空,這究竟是什麼道理呢?

  昔時,有一名大夫,經常上山採藥。一般而言,上山很辛苦,費時又耗體力,只要看到眼前有珍貴藥材,應該會想盡辦法多採一些,但這名大夫的作法不同,盡量將一些濱臨枯竭的藥材,予以維護,令其重生,每每必留同品種之藥材至少一半以上,除非藥材量少,亦盡可能的留下三分,作為復育延生之用,因而經常上山都是有所收獲,並且取之不盡,大夫經常上山採藥,卻法喜充滿,這就是知足常樂與珍惜資源的道理。

  另有一位郎中,雖然藥舖比較大間,每天上門買藥及問診的患者很多,但很少看到郎中的笑顏;因為這位郎中從來不懂得珍惜資源,只要每次碰到有比較高貴的藥材,都會拔到一株不剩,因而郎中經常缺藥材,必須往更遠處找尋,甚至於大部分藥材都得向他人購買而感到不快樂,這就是凡事思慮不周,不懂得珍惜資源的後果。

  奉勸世人,福乃是知足者所擁有,並非權貴富裕者就能獲得,但若能身擁權貴富裕,又懂得知足者,法喜必將充滿,能更利濟世間,必福緣綿延也。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