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 第八天 书后感
本以为这一期结束了。刚才打开网页,发现今天还有一个投稿选项“书后感”。不知这个投稿是否影响这一期写作的完整性?既然有这个日程,那么,就写写书后感吧。
写这篇文章时,因为心里惦记着另一件事,一开始有些急,写出来的内容干巴巴的,又被我删掉了。又想起了《假如爱有天意》这首歌的钢琴曲。我想听的版本留在旧电脑上,因为突然间很想听,就把旧电脑拿出来,找到这首曲子,又复制到新电脑上。这一番折腾,倒也让我静下来。
《假如爱有天意》这部电影,大概两三年前曾看过。按说,当时的我也有把年纪了,可是仍然被电影情节感动,流下了泪水。主题歌原唱很美,歌手声音清澈干净。李健改编的中文版也很美,唯歌词中有一句似乎不太对头:多少恍惚的时候,仿佛看见你在人海川流。我觉得似乎不大通,如果是“看见你在人海伫立”,似乎更通顺一下。当然,歌词本来也可以不讲究语法,看到川流不息的人潮中一个身影飘过,也说得通。
李健演唱的这首歌曾经深深打动我。有一个下午,在一条荒僻的公路上开着车,我听着这首歌,看着车窗外的落日,泪流满面。当然不是被这首歌的艺术魅力感染了,而是因为自己的心事。
后来,开着车在那条路上走过很多次,当然也不是一次又一次回味自己的心情,是为了工作。
后来。
后来之后的句号,也可以当作省略号。时间通货用得很快。先是Chat GPT横空出世。一开始我没有搞明白该怎么用它,一直把它当作google来用。后来知道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却没去尝试。接着,听说了无人驾驶技术突然普及起来了。本朝的两个城市中,无人驾驶的出租车跑得很欢快,乘坐的人也很欢乐,大概因为补贴后价格很便宜。只是,苦了毫无准备的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人们才因为网约车的方便而庆幸了没几天,无人驾驶就上路了。
记得Uber也曾在美国卷入诉讼,因为出租车行业认为它破坏了行规,抢了出租车司机的饭碗。当时法官的判决中有一段话,大意是我们要欢迎新技术,否则我们就可能仍停在马车时代。整份判决应该很值得一读,我隐约记得那段被引用的判决写得文辞优美,令人倾倒。可是,谁知道,几年后无人驾驶就这样上路了?这一次,有一篇中文媒体的报道引起我的共鸣。大意是说,这项技术令很多司机毫无防备地失业,是不是应该给他们一些支持,提供就业培训,让他们有机会找工作。当时,我对失业的司机很同情,因为不知道哪一天自己也会猝不及防地被淘汰。
然后,就是铺天盖地地关于各类AI产品的消息。我都没怎么看,也没去试用。不知是不是内心有点想逃避的倾向。后来,一个同学跟我聊天。他的女儿即将高考,想报考法律专业,问了我一些关于行业前景的问题。我说你也太过先飞了吧,女儿还没有高考呢。他说,你没听过那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是我杜撰的,他没这么说,只是我觉得他的心情类似于此。)我们聊着聊着,不免聊到的AI技术对各个行业的影响。我说,这项技术发展太快了,有科学家倡导暂停研究6个月。他说,火车出现的时候,马车夫也认为它太超前了。
屏幕两端的我们,笑而不语。

又是马车。突然觉得,马车时代也不错啊。马车时代的时间通货没有通货膨胀的焦虑感,尽可以慢悠悠地给人写条子送口信。又想起了电影《纯真年代》。马车时代的繁华世界。男主人公在花店买了一束黄玫瑰,差跑腿人送到自己未婚妻的表姐那里,且附了一张条子(条子上的内容我忘了)。后来,他理所当然不可不戒地深深地爱上了未婚妻的表姐,却没用勇气承认。多年后,他在她窗子下走过,仍然没有勇气去见她,只是远远地看着那扇窗子,伫立良久。
这样山长水阔曲折幽微笑中带泪惆怅低徊的情怀,恐怕AI是不会懂的吧?
又或者,谁能证明,我们自己不是一堆AI呢?人类的技术不断发展,是不是潜意识里在模仿一种更高级的文明?人类一直搞不明白自己的创造者到底是谁,有没有可能那是一台超级计算机,而我们都是一串0、1?
其实,我倒是很期待一种状况,技术极端发达,AI本身就可以让这个世界周转,人类有足够的自由财富时间,各尽其才,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过,也有人说,如果人类失去了劳动的权利,可能就没必要也没有余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了。
谁知道呢?
在这之前,在马特市安安静静地码字,安安静静地看别人的文章,就挺好。
是为这一期的书后感。
PS:这一篇的配乐是……“圆周率钢琴曲“。曲子是从圆周率改编而来。我第一次听的时候,惊叹。非常美妙。也许,整个宇宙都隐藏在一个π之中。谁知道呢?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