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豆瓣刪了我數年前貼的影評?---- 甘小二《在期待之中》

已註銷用戶
·
(修改过)
·
IPFS
·
豆瓣最近通知我,已經刪除了一篇2017年貼的影評,只告知這篇「含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管理规定的内容」。究竟是哪一點違反了相關規定?是哪項規定?為甚麼當年沒有審查出來?現在於這裡重貼這篇影評,請大家幫幫眼看看有哪些地方可能觸碰到那條不斷變動的紅線

有些人覺得,基督教信仰是很霸道的:信就可以上天堂,不信就被打下地獄;又是充滿規範與掣肘的,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幹。對他們來說,傳教者傳的是福音還是禍音真的很難分辨,所以我從心底裡詫異,都甚麼時代了,竟然連這樣的事情都有人信,真是奇蹟。

在期待之中

那麼在中國的基督教信仰是怎麼一回事呢?中共政權是無神論者,雖然改革開放後允許「宗教自由」,但仍緊緊控制著各種宗教,各種信徒都要事奉(最少)兩個主—現行政權和自己的神。在電影這一塊,上帝會跟鬼魂、黑幫、愛滋病和政治犯被列作同類,都是禁忌,只有很少數獨立電影導演會把基督宗教作題材,甘小二是其中一位。但他拍的絕不是所謂的「福音電影」。

《在期待之中》是他第三齣劇情長片(筆者曾在Catch#89寫過他第二部作品《舉自塵土》),為其「第七封印」計劃的一部份:他打算攝製七齣有關中國基督徒的電影,因為在主流媒體裡,他們幾近隱形,卻明明是社會現實的一部份;其次,「強國」正面臨著「窮得只剩下錢」的精神/靈魂危機,基督教信仰正好呼應了這問題:愛與自由。

《在期待之中》的故事很簡單:女主角笑陽是村裡聚會所的負責人,肢體之間以聖經人物名字相稱,所以有的信徒會稱她為「瑪利亞」。她遭遇到兩個難題,一是聚會所的詩班欠一個懂音樂的領隊,她找到了一位朋友,唸音樂的,又不收錢,但不是信徒,牧師說不能讓不屬靈擔任這崗位;另一難題是,笑陽跟丈夫郭嶺已註冊結婚,但郭嶺也不是教徒,無法在教堂行禮,其結合也不被教會承認-- 甚至懷了孩子便被指為「淫亂」。但生活還是要繼續;理想與現實互相牴觸,內心的掙扎、取捨的難為,並非單靠牧者引用《聖經》,再三覆述其教條就能解決。這電影表面看來平淡如水,敍事、視覺風格、配樂等都走簡約路線(相比起來,香港的「福音電影」可算是高潮疊起、劇力萬鈞),實際上卻暗湧處處,充滿內在張力,正是每個認真的信徒,既屬靈又在世所不能避免的生存境況。

在期待之中

戲裡牧師引用了我們熟悉的〈哥林多後書〉第6章的經文:「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教訓笑陽不應與非信徒結合,笑陽就更難受了。其實這段經文解作「信基督的人與不信基督的,不能一起為主作工」會更貼切,那麼笑陽不單與非信徒結婚,更邀請了那位不信教的朋友當詩班長,也許在牧師眼中就是雙重犯錯了。

若果連信徒也被罪咎的擔子壓得喘不過氣來,當他們面對那些「你們的神憑甚麼逼人跟從祂,不然就把人打下地獄?」一類的質疑時,也就更難見證所謂「福音」了。這信仰的核心不是愛嗎?奈何笑陽正是因為愛才如此折騰!

電影下半部,笑陽從村裡入城辦事,既要探望那位願意當詩班長的朋友,也要為詩班打造一枝禮儀用的樂杖。從村子到城裡,再回到村這過程中,導演以緩慢、靜默與持續的鏡頭描寫笑陽怎樣一邊走著,一邊心事重重地籌算著那些屬靈的煩惱。看似平靜單調的表達手法,卻把人物內在的情感暗湧綿綿細流。跟前作相比,《在期待之中》有更多配樂,但仍是簡約寫實的;因為詩歌是信徒生活的一環,那些配樂都是故事的一部份,而非額外添加的。另一方面,那些詩歌也可說呈現了角色的情感實相。例如笑陽那位學音樂的朋友在家中練習,其歌聲比那自彈自唱的畫面更早出現-- 在笑陽前往其家途中就聽見了。雖然當時觀眾還未知道歌聲的來源,因為畫面中沒有人唱歌,在路上也不會有琴聲出現,但這種配樂的手法也可說是呈現出另一種真實,即笑陽內心的真實。在她困擾不安時,心裡享起的聖樂便帶來了慰藉。

在期待之中

在城裡,笑陽遇到的都是「不屬靈」的人和事;想不到跟這些世俗事物連番相遇過後,她那些屬靈的煩惱反而得到紓解。癥結是她肚裡的孩子,處處提醒她肉身的沉重。教會姊妹終誠的勸誡和代禱看來善良又真誠,但使笑陽心裡更糾結內疚;那位不信的朋友,則向她袒露隱藏的傷痛-- 她曾墮胎,練習「馬槽歌」時,聖嬰的形象教她想起被割捨的骨肉。笑陽也想過墮胎,或許那能使她避開教會的壓力,卻是以更大的罪去掩飾本來的過;她們之間互相安慰,終讓笑陽決心生下孩兒,放下了一件心事。

爾後笑陽找工匠鑄造頂端帶有十架的樂杖,導演花了不少篇幅,描寫這神聖的用具,也需要經過你來我往的議價過程才得成就 ;也不過是由不信上帝的人,一步一步從零件中拼合燒焊而成-- 若不信的人不能為教會詩班彈奏,十字架會否因為出自非信徒的手而無法象徵神聖?

其次,「信與不信原不相稱」的教導背後帶著一種焦慮,恐怕信徒會因為與非信徒的密切交往而走岔路,正如一位信徒「米利暗」告誡笑陽:「你們的仇敵魔鬼就像咆哮的獅子走來走去,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書5:8)。但信徒要傳福音,正是要往不信的人群中鑽。笑陽與其他人交流的過程中,自然流露出溫柔、誠實、良善的品性;人家不滿「被你們詛咒下地獄」,她祝福說「上帝愛你」;司機在路上碰到仇家,隨手奪去笑陽的十架樂杖當武器,笑陽沒有責備他冒犯褻瀆,反而勸說「你饒恕他吧」。耶穌的門徒是黑暗中的光,是否也驚怕被黑暗吞噬?還是讓人從黑暗中解放出來?

《在期待之中》的英文名是"Waiting for God",但我一度搞錯那是"Expecting God"。因為笑陽也叫「瑪利亞」,我的誤認裡,"Expecting God"帶出聖母的比喻,語帶雙關:懷孕是“expecting a baby”,瑪利亞懷著耶穌也就是 “expecting God”了。像聖母遇到東方三博士一般,笑陽碰到了三位從東方來的浪遊傳道者。他們知道笑陽的丈失不是信徒,沒有說甚麼「不能同負一軛」,反而勉勵笑陽以愛心善待他,讓他認識上帝。這讓笑陽知道,她是蒙福的。

黑暗中,有了光,你仍定睛在黑暗之中,還是看到了光?What do you expect?


(原載於基督徒中學生雜誌Catch#101)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