¹⁰ 與物|00.Intro

Kate Su
·
(修改过)
·
IPFS
·
...這些都是我的東西,但當我根本不記得它在哪裡時,我真的擁有它們嗎?

以此系列,記錄我與物之間的對話,以及由此認識的自己。


你是個東西很多的人嗎?

在我的人生中,有三個時間點意識到我的東西很多:結婚後搬去夫家、離婚後搬回娘家、以及搬出去自己住時。也意識到其實東西多寡是相對的,當它們都被好好地安置存放、取用與歸位之間的動線通暢,且整體空間仍有餘裕時,我不覺得我的東西很多,或許正是因為妥善收納,我甚至在某天不經意翻到才想起它們。

第一次移居與先生共用一間房間。在非常有限的空間中,更需要仔細斟酌該帶什麼家當過去,總在臨時需要時才想起又忘了什麼,然後逐一備忘紀錄,等到回娘家時趕緊打包,用此般往復來縫補破碎的生活步調。

兩年半後離開夫家,再次鬆動所有已經嵌入日常生活的家當們,包含那些承載了對未來美好想像、於旅途中購入的器物。當藍圖即將改寫,寄託於器物的期望蒙上一層遺憾的灰,在留下來、或者跟我走之間,又經歷一番糾結。

所有家當歷經三個週末的搬運,終於又回到家裏,記得當時打包了好幾大箱,全都只能暫時堆在客廳,因為當時家裏已經沒有我的房間了。那段日子,我的內心就跟客廳那些尚未拆箱的家當一樣,只要還沒有拆封,就不需要面對現實,卻也非常挫折地,在生理期時想不起來我把生理用品打包在哪個紙箱裡,終於想起來時,發現是壓在最底下的那箱。生活再次亂了調,明明在最熟悉的家,卻迷失在客廳的紙箱群裡,這些都是我的東西,但當我根本不記得它在哪裡時,我真的擁有它們嗎?

決定要搬出去,除了想暫時迴避街坊鄰居的關心,也想讓本來就略嫌擁擠的老家稍微喘口氣,很幸運地找到兩房一廳的老公寓來實現我的理想空間配置,讓工作和日常起居有明顯的區隔。終於,在日復一日地梳理、觀察自己的生活樣態中,那些自然而然就會想去使用的物品愈發明確,其材質或造型所帶來如此恰如其分的體驗,就像達成了物我之間的平衡,彼此支持、彼此襯托。

現在,我的東西還是很多,謝謝有它們的映照,我得以在其中窺見某部分的自己。未來也許因為了解而道別,或重新定義關係,我都希望能寫下它們為我捎來的訊息。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Kate Su在這裏陳列我的文字|𝐑𝐢𝐠𝐡𝐭 𝐇𝐞𝐫𝐞 𝐖𝐫𝐢𝐭𝐢𝐧𝐠. ⎯ 從現在起,過得知己知足。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⁰⁹ 工作旅行:關於早餐

⁰⁸ 有餘裕選擇

⁰⁷ 有餘裕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