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浅表性设计炎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的二本学生》读后感

浅表性设计炎
·

最近读了黄灯的新书《我的二本学生》。

我几乎是在看到书名的那一刻就立刻决定把它读完,因为之前从来没见到一本书,甚至一篇文章,着重关心了这样一个模糊的群体。仅仅为这个选题,就值得一个五星。

 

作者黄灯在广东一所二本财经类院校教书,她把自己近15年来对学生的观察和理解写进了这本书中。因为“二本学生的命运,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以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可能是中国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

 

作者本人是八九十年代读大学的,那时的大学生分配工作,学校之间的差异也没有那么大。但在教育市场化之后,很多事情变得尖锐起来。学生们在高考重压之下,不得不疯狂的追逐应试的成功,不得不磨灭自己的个性、天性和生命活力。“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

青年群体本该是最有活力的一群人,但作者却说,“从教13年来,从来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她发生过争论。课堂上,学生们都中规中矩,老成持重,很少发生让人惊讶和意外的讨论、质疑。”

整个大学过程,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找到工作的就业主体,即“把人变为资本化的一个要素”(温铁军)。而在市场化的语境下,个体必须独自承受生存,住房、结婚、医疗、子女教育等等压力。学生的去向,越来越受制于背后的家庭及其掌握的资源。教育,对于改变命运的边际作用,与作者读大学的90年代相比,也迅速递减。

 

黄灯对固化与教育的担忧让我想起耶鲁大学教授马科维茨(Markovits)的著作《优绩制的陷阱》。他们的叙事方式大相径庭,关切的却是同一个问题。

 “优绩”(merits),是指人们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公平竞争,根据才能、努力和成就,优异者获得社会与经济的嘉奖。简单说就是成绩好去念好大学,能力强就得高工资。

但是马科维茨的核心论点是,优绩制根本不能兑现它许诺的公平竞争与社会阶层流动。精英们将优越的社会经济地位代际,通过教育传递给子女,实际上造成了新的世袭制。由于工作收入与教育水平密切相连,精英阶层与中下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急剧扩大(美国CEO的平均工资是普通工作者的360倍)。而这种分化带来的后果是,中产阶级只能做简单平庸的工作,陷入一种“被迫懒散”的状态,收入维持基本生活但却不能子女负担高昂的私校和培训。而新贵们过着超级繁忙的生活,恨不得一天工作20个小时,承受着严重的“时间饥荒”。

这场竞争中,资本家和工人都处于异化状态中,没有人过上了良好生活。 

马科维茨令人信服的论证了一个观点:优绩制的良好运转,导致了严重的结果不平等。而严重的结果不平等也必定反过来破坏机会平等。

 

虽然中美国情不同,但这个观点也是黄灯在《我的二本学生》字里行间中表达出的隐忧。中国的现实情况更加复杂,急速城市化背景下,我们们还面临着乡村教育严重凋敝,留守儿童生理、心理都不能健康发展的问题。

黄灯并没有系统性的分析,她的阐述要具体、细碎的多。书中引用了许多学生的课堂作文和信件,读起来更像是一本田野调查。

 

印象深刻的有两个细节。

一是作者提到多媒体设备的引入反而让课堂质量下降,因为学生根本无法锤炼专注与深度思考的能力。

这是作者长期一线教学的经验总结,她没有深入说明,但这个结论已让我颇感意外。通常大家都会认为,引入多媒体设备等硬件提升,是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辅助。但细想来,这可能让教师对于教学连贯性丧失掌控力。在信息泛滥时代,学生们只要低头看手机,就轻松瓦解了教师的权威。深度思考依赖于语言和对话,但学生对信息和视觉的渴望,消解了课堂对话的价值。

 二是学生刘婉丽的信件中对绿色的叙述。她在“苍茫、黯淡、人际关系密不透风”的西北长大,考去广东读大学,被南方的秀美震撼。“到处都是树木,到处都是绿色,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惊讶地不知道怎么呼吸。”到学校的那个晚上,痛快淋漓地洗了个热水澡后,她告诉自己“再也不要回到北方”。北方干燥缺水,所以她对洗澡的记忆都停留在“抹一下、抹一下”的印象中。

该如何描述我内心的触动呢?原来在山清水秀的地方长大,也是一种“特权”。虽然“白左”在简体中文语境中已经被污名,但我始终觉得他们所强调的check your privilege——“检查一下你的特权”——的观念值得尊敬。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可能享受了无数“特权”,可能因为你是男孩,你在城市出生,你不是留守儿童,你的家庭和谐有爱,你的父母在体制内工作,给了你不愁吃穿的日子,等等等等。

社会存在很多结构性的不平等,我们应该看到个人努力背后系统困境的存在,从而获得对现实更丰满的理解。对于那些没有享受平等待遇,没有“特权”的人,我们不可以轻易的用不勤奋、不上进、不够优秀来评价他们的处境。

 

总的来说,这本书选题独特,立意广阔,情感细腻,案例丰富。但琐碎不成体系,有些段落,对我个人来说过于抒情。

但还是很高兴看到这样的作者。因为个体想要理解自己的经验,知晓自己的可能性,就必须将自己定位到所处的背景,搞清楚与自己同时代的形形色色的个体的生活机会。

作者五感全开,敏锐地观察自己的周遭世界,不断记录个体感知与历史,并连接了严肃的公共议题,在更广阔的历史社会框架中反思她和身边人的命运。

这正是作者书写的价值。

见贤思齐焉,希望自己也成为温情的行动者。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