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另外一種生活語言
2021.12.03 首發Matters 同步轉發探路客
我寫作的時候很多話,指的不是一邊產文一邊跟別人練肖話。
自從開始在探路客寫文,以及搬家到Matters繼續寫作後,我發現我有好多想要說的話、想要分享的心得、還有想要寫的作品,一時之間覺得自己變得特別聒噪。
但現實生活上,我不可能隨機抓個路人就跟他侃侃而談起來。
我是個內向的人,雖是大貓座,初次見面的人永遠猜不準我的星座是什麼。也許我給他人的第一印象,是安靜、害羞,或者是,有點孤僻(實在不可否認),我不善於社交,也不怎麼愛搞社交,這事情對我來說有些難度。
我不會主動拋球給別人,通常是別人拋來話題我才會回應對方。
前陣字看到某篇文章介紹關於金城武的性格,女孩們心中的男神實際上是個內向男孩,不善應酬也不愛與人打交道,低調到曾被批評「不會做人」。這樣的性格,在需要拋頭露面的演藝圈裡有些格格不入,更難以想像的是,他是演員,國際級的演員。
不過他也坦承,戲裡的外向活潑是一種敬業,到了戲外,他只想當個安靜的普通人,最好不要有人注意他。
我想起先前工作時一件有趣的事情,擔任旅宿業櫃檯服務人員的我,接聽陌生電話是日常,遇到旅客當面詢問旅遊資訊也是平常,不過有時候聊開了,會不小心跟著對方聊些其他的話題。某一次,就有客人給了我這麼一句:
「妳很適合做櫃檯欸!很會跟別人聊天。」
某次回家曾跟哥哥提起自己的性格反差,他只說,這是不是人格分裂(大笑),但我心裡清楚知道這並不是。
我對陌生訪客的熱情接待是因為工作需求,下班回了家便做回安靜寡言的自己,就像喜劇演員那樣,把歡樂留給觀眾,把孤獨留給自己。如此強烈的反差表現也平衡我一天的情緒,要是整天都掛著笑臉迎人,到最後要瘋掉的可是我自己。
因為內向所以不怎麼愛講話,但不代表我沒有話想要跟別人說。
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擷取自文章【告別無效社交:內向者的最佳社交姿勢,就是讓別人主動來找你】
於是我寫作。
我把自己的感觸內斂收起,陳藏在心中那口酒甕裡,等待歲月將其發酵,而後精粹而出,化成一橫一豎的文字,組合成一篇具有層次變化的情感文章。那一滴甘醇的酒香尤其珍貴,比起當面對話時的臨場反應(有時候還不經大腦),寫文的表現多了份藝術美感,還有言語的斟酌謹慎。
每個人對於語言的用法不太一樣,你是對話,我是寫作,但同樣的是,我們都在表達自己。
與人互動就會產生社交,我在Matters寫作,就是在進行社交活動。
寫文章看起來是一項非常孤獨的工作,可是當文章發出去之後,社交模式就啟動了。只要你持續地輸出你的觀點、興趣和喜好,你的文章就會幫助你找到志趣相投的人。(來源同上)
以文會友,有何不可?
我喜歡這樣的方式。
我的文筆掩飾了不擅口語表達的自己,現實生活的互動讓自己顯得彆扭不自在;但在寫作上,我放開自己,掙脫禁錮靈魂的軀殼,任憑思緒遨遊在文學的天際。寫作看似孤獨,但在文章上產生共情連結後會發現,同樣有人提盞燈與你同行,同樣在靜寂寧靜的夜晚裡,寫著一篇又一篇的故事,訴說著自己。
於是,寫作成了我另外一種生活語言,用來跟外界連結的方式。
這樣書寫的語言也有好幾個頻道。部落格文章是一個、散文是一個、輕小說是一個,不同文體的用語切換,就像是一句話要同時翻譯成國語、英語、日語三聲道那樣。對我來說,同一天要切換多個頻道還是有些吃力,掌握不好還會迷失自己,著實有些危險。
我沒有所謂固定的寫作節奏,今天感覺來了,就寫篇散文;感覺跑掉了,就看看小說再寫個小說;什麼都不對勁,就寫篇雜文跟自己對話。
一切就是這麼隨興,而且自在。
(BTW,最近看過太多文學前輩說感覺會騙人、靈感也會騙人,我還在找適合的方式,讓產文才可以再穩定一些)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