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后记|Free Writing是我想要坚持下去的事情
说实话,参加七日书活动的一周,是我有史以来最忙碌、最疲惫的一周。
上周我真的超级超级忙来着。本来平时上班的时候都可以忙里偷闲摸鱼的,但是正好上周有好多工作要做,上午和下午全都在外面跑,根本没有摸鱼的时间,连坐下来弄一杯咖啡的时间都没有。每天都是晚上下班以后才打开电脑开始写今天的题目,写完才下班,回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偏偏最近还有很多烦人的翻译工作,公司的上司请我做翻译,亲戚的朋友也请我做翻译,尤其是上司,每天上午来,下午来,等我忙完工作,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就看见她在我办公室门口徘徊,对我围追堵截,亲戚的同事更是晚上还来家里打扰,本来以为就二十分钟的事情,居然活活地在我家呆了两个小时。没错,我晚上下班回家是没有什么事,但是并不代表着你可以来家里烦我打扰我好吗?
总之就是超级忙碌的一周,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当初参加七日书的活动,我以为我能悠闲地在办公室里弄杯咖啡,悠闲地打开写作软件码字,结果就和打仗一样,要做到每天更新一篇,又要工作又要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真的很累,到了周五那天晚上,我感觉我已经精力衰竭了,还是强撑着把那天的日记发到网上,还挑选了图片。挑图片的时候我感觉心慌得厉害,连坐着都不行了,不得不先躺下,闭目养神一两分钟再坐起来接着挑图片。那种濒临死亡的感觉,,,,我觉得以后再也不能让自己那么累了,不然真的容易英年早逝。我还有那么多想做的事情都没实现呢,可不能这么早就去另一个世界见姥爷。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坚持着把七天的日记全都写完了,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很棒的、很有意义的活动。活动所传递出的“Free Writing”的理念我真的很喜欢。我觉得不要思考,直接去写自己当下所想的事情,是一个很有效的提高写作效率的方法。“不要去管语法,也不要去构思文章结构,写到哪儿就算哪儿,the part of conclusion is not required” 这是一种很包容的理念,我们写作之前没必要字斟句酌,写一段话就停下来思考,我这样写会不会引人入胜,我该怎样构词,怎样能既构词优美,又向读者传达我想要表达的东西,这是一种很轻松、很自由的写作方式。
因为担心写出来的东西没人看,所以会不自觉地去约束自己,free writing就是要去除这种约束。而即使没了约束,我写的每一篇依然会收货点赞、收到其他参与活动的朋友给我的留言和感想。不过是一篇平凡朴素的文字,却依然会收获他人的赞美和认同,让我觉得非常感动。这种包容自由的氛围是我在其他简中平台都不曾感受到的。不难想象同样的文章,如果发布在微博、知乎、豆瓣这些平台上,就会有很多杠精过来吹毛求疵,或者居高临下指指点点,或者有些人一听到我是留学生,就开始尖酸刻薄。
简中写作社区如此吹毛求疵尖酸刻薄的交流氛围,久而久之就会让人不自觉地谨小慎微、每写一句话都要回想几十遍,生怕写下的某句话,或者某个词戳中了某些人的G点。这些枷锁本来是不该存在于写作者们身上的,我自己的想法本来是不该被那些素未谋面的陌生左右的,但是出于那种压抑的交流氛围下,好像不自觉地就会胆怯几分。在写作中习惯于“自我批评”的习惯也许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因为总有一个声音说,你要小心说话;因为总有人试图不让你说话。但是我好像忘记了,这些声音,本就不应该成为写作的枷锁。
在这七天的free writing活动中,我发现自己不止一次地会习惯性自我批评,写着写着就停下来了,就开始反思,我刚才写的那段话会不会让人产生误会,会不会被人指指点点,我觉得这也是free writing希望能够帮助写作者克服的一个坏习惯,当然,在我写作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个坏习惯的力量的确十分强大,它时不时就会跳出来。我也知道,这种坏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克服的。而且只要那种吹毛求疵的交流氛围还存在,自我批评的习惯就没法被彻底克服。因为太多的人喜欢贴标签,他们会抓住你文字中的某个字眼,然后说“看,你果然就是那种人”,很多不明真相的人甚至连我的文字都没有看,看到贴标签的人说的简短的一句话就相信了,跟着相信了我就是他们口中的“那种人”,这种感觉让我感觉很不爽,但是又不能解释,越解释他们反而越觉得我在心虚辩解。最后的结果依然是我对自己的文字进行self-criticize,这就是个死循环。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希望能够把free writing的写作方式一直坚持下去,即使这一次的活动结束,我依然会继续坚持free writing。我其实一直想给自己的二十代写一本自传,把20~30岁之间经历过的事情讲述出来,这个想法从几年前就开始有了,但是一直都没有正式开始,因为不知道该从何写起,用何种文体。我还上网查过“自传该怎么写”,也没有什么有用的答案。有人说“首先你得有个人经历”,那不是废话吗?没有经历我写什么啊?我现在问的是文体和记叙方式。为什么总有人预设想要写自传的人就是没有经历的人在那空想呢?
在参加了这次的七日书活动之后,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路,我觉得我的自传就可以用这种方式啊,不要管什么文体了,就先按照时间顺序,把当时发生的事情平铺直叙地写下来就好了。只有先写出来,以后才能修订,校对。都还没有开始写呢就想这么多,有意义吗?Free writing是一个能够让思绪自然流淌的绝佳写作方式,我尝试着用这种方式写了一部分出来,感觉非常好,好像乘坐时光机回到了过去,看到了当时所发生的一切,那些心情,感受,所见所闻,仿佛在我眼前又鲜活了起来。好像我又在重新经历当年的一切,所有开心、沉闷、愤怒或者悲伤的情绪又回到了我身体里。我好像在看自己的人生之书,既是读者又是讲述者,既期待后面发生的故事,又期待着讲到最高潮、最惊心动魄的部分。这种感觉非常好,让我有想要一直写下去的动力。
说来惭愧,因为上一周我实在太忙,勉强完成了自己要写的七篇日记之后,并没有太多的精力去阅读别人的文章,因此读过的日记十分有限。但是看到别人读过我的日记,并留下热情支持的话语,我觉得十分开心。本来是自己胡言乱语的东西,大家那么认真且耐心地看完了,让我觉得受宠若惊,也很感动。记得在写到关于逃避的那篇日记的时候,有位朋友对我说:“意识到逃避的状态就是改变的开始,加油~”看到这句话我真的被鼓舞到了,从一年前的逃避状态,到如今找到了新的平衡,我的生活状态在改变,但工作地点和薪水并没有改变。看上去我仍然没有踏上我想要的那种旅程,但我希望自己已经是做好准备的状态,等到下一个机会到来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地抓住它。希望我的改变是在内部进行量变,等到未来的某一天,它会变成真实的“质变”。
最近给我印象深刻的文章是关于东南亚国家的华语教学,但那篇好像不是七日书的内容。为数不多读过的几篇日记篇幅都很短,似乎大家都写得很短,只有我写得很长——除了第七篇的日记以外,前面的几篇我基本都写了四五千字,第六天好像写得最多,我从晚上11:30写到凌晨1:45,写了5900字。因为想说的话太多了。哈哈哈
关于这七天的主题,我在Day 7的日记中也提到了,感觉到后面主题内容有重复的。像第七天的主题,其实都涵盖在了前面几天的主题中了,那天的日记写得最短,因为觉得似乎该讲的话都讲过了,没有什么好讲的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四天关于“恐惧”的话题,因为太沉重了,沉重得让我想要逃走,而且在写的过程中,让我忍不住情绪失控,眼眶湿润,仿佛又被带回到了那种恐惧压抑的情绪当中。就像我前面说的——Free Writing在讲故事的时候有一种让人身临其境的魔力。好像我打一个响指,周围的世界就变了,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进入到了故事的世界里——这一点已经在我朋友身上印证过了哈哈,她看了我写的关于恐惧和医院的那篇日记之后,说越看越想吐,还想起了自己某一次吃了饭之后反胃的经历。看起来我当时讲述的“肠胃炎”“挂急诊”的那种身体难受的感觉已经充分地传递给她了,哈哈哈。
关于下一次的主题,其实我是很无所谓的,这一次的主题是关于空间,我可以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无数个和空间有关的故事。我觉得每个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complicated world map,不同的主题只是这个世界的不同侧重面。不管什么样的主题,我想我应该都会有话要讲。哈哈哈,我知道这个问题有一点像是问卷调查的性质,但是我给出的回答就很“废话文学”——你只管只管,剩下的交给剩下的。但我真的觉得I don't mind. I'm sharing my own story. It doesn't matter. 不管什么样的主题都好。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