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蓉的故事:小學被性侵的經驗

暖暖Sunshine
·
·
IPFS
·
在國小三年級時,曾經喜歡過大我三歲的學長。可是他透過我對他的喜歡,對我做出非常可怕的事情。期盼每個想成為女性的女人,都可以不用為自己的認同,而感到自卑,不自信。每個樣子都是值得存在且不得被傷害的。
說說〈地獄裡的援手〉

繪者說說送給阿蓉的話:

傷害沉甸甸的壓著阿蓉的世界,然而女性朋友的援手,就像底層的綠色,帶來些許平穩的溫暖。

阿蓉的回應:

期盼每個想成為女性的女人,都可以不用為自己的認同,而感到自卑,不自信。每個樣子都是值得存在且不得被傷害的。

本文涉及談論性暴力議題,恐造成閱讀者替代性創傷,請斟酌自身狀況評估是否繼續閱覽

以喜歡之名──學長的傷害

在國小三年級時,曾經喜歡過大我三歲的學長。可是他透過我對他的喜歡,對我做出非常可怕的事情。他趁著我放學的時候,假借帶我到一個隱密的地方說要談心,因為他和他女朋友分手,心疼他的我就沒想太多,和他到那個地方。

沒想到這會是造成多年來憂鬱、覺得自己骯髒、討厭自己的感覺的來源。他在我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如野獸般脫去我的衣物,並在我來不及反抗的時候進來我的身體。那時的情況是,在一個無人煙、無任何監視器的隱密空間,不論我如何大叫、哭喊,都是徒勞無功。

只記得當時被他侵犯結束後,一個人在那邊哭了好久好久,才甘願把衣物再次穿上,收好情緒慢慢走回家,並和家人謊稱迷路。直到現在這件事讓我留下矛盾、委屈、恐懼男性的後遺症。去年,無意間從當時國小朋友口中得知他因為確診新冠肺炎過世了,和身邊朋友們分享時,朋友們總說惡有惡報、活該等說法。雖然聽到後一開始覺得情緒好像被抒發、也有人替我說出來什麼了,但卻好像不是如此。

即便對方已經過世──生活的後遺症

那個傷痕是到現在十八歲的時候的我,才敢把這件事情說出來,即使,加害者已經過世。但,就是想試圖說服自己已經放下了、這件事對自己影響不大。但是越是這樣說服自己,好想把自己的生活活得更累、更不堪。

影響我在尖峰時間不敢一個人搭車,在男性居多的環境中選擇逃避,在女性空間看到其他生理男性感到危險,即使自己就還是生理男性。只是比較幸運有女性友人願意陪我使用女性空間,我才敢使用。因為我不想讓其他生理女性姐妹感到不適,但又不想委屈自己,讓自己處在無法解決生理需求的痛苦境地。

雖然這樣很自私、很雙標,但,我自己也知道,但就是會看到生理男性會恐懼,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使用女性空間(如:廁所、更衣室、膠囊旅館中的女宿)等等。


這是由性暴力倖存者阿蓉所帶來的圖畫與故事。

如果你願意,歡迎參與暖暖胞行動:
1. 查閱地圖,找到陳列的店家,到現場寫信給阿蓉,他會親手收到你的回應
2. 加入連署捐,用金錢支持倖存者寫下的圖文,我們將支付稿費。你的號召捐款也將支持,製作麥當勞懶人包,分享倖存者知識,並在過程中負擔運費、印刷製作的暖暖Sunshine。
3.看看大家寫的暖心回饋若是阿蓉同意,我們將分享大家的圖卡回應

每多600元,就多一個地點,擴散倖存者故事。你就是讓倖存者故事被看見的推手。


▶︎暖暖胞行動是什麼?

在全台合作店家放置倖存者故事,你我可以自在閱讀,給予倖存者回應。並由店家寄回,由暖暖Sunshine寄回給每一張圖卡的繪圖倖存者。

▶︎ 為什麼要讓這些故事被看見?

澳洲皇家調查委員會的兒童性侵案件調查資料顯示,倖存者平均要花23.9年,才敢第一次揭露童年被性侵的經歷。

「說出來」的歷程漫長而艱辛,世界這麼大,卻好像沒有容身之處。甚至可能在說出來的過程中受傷。但創傷被肯認、被看見,是復元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從創傷到復原》這本書中,作者赫曼呼籲:「一旦大眾承認某人確實受到傷害,社群就必須採取行動,追究造成傷害的責任歸屬,並彌補傷害。社會的肯認與彌補是必要的,如此才能重建倖存者對秩序與正義的信心。」(彭仁郁,關鍵評論網書摘)

這次,我們發起暖暖胞行動,希望讓倖存者夥伴,用一種安全的方式與社會連結、創傷受到肯認與回應。

▶︎ 聽聽先前獲得回饋的倖存者怎麼說

「因為自己有過被性暴力經驗,其實很擔心加入暖暖工作後,會有替代性創傷,以及擔心週遭人對他的看法,應徵前猶豫再三。剛好在應徵截止前幾天收到,先前暖暖在公開活動中,大眾寫給我的人物故事明信片,我才知道這個世界不是只有對受害人的檢討、不同理的追問,更多的是溫暖和尊重。」


🩵加入連署捐支援錢錢

🩵看看哪邊可以寫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暖暖Sunshine我們是由性暴力倖存者召集對性暴力議題有感的夥伴,共同發起的「暖暖 Sunshine」,致力於大眾性暴力知識教育與陪伴倖存者,讓每個倖存者的過去都能被世界擁抱。 捐款支持:https://pse.is/63y5np 最新消息:https://pse.is/63y5t5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樂樂的故事:妳願意一起走一段嗎?

橙子的故事:活到下一個刺青的時候

暖暖胞行動|從正視創傷,到療傷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