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宛如走路的速度》
IPFS
閱讀筆記
《宛如走路的速度》

【宛如走路的速度】
我的這本散文集《宛如走路的速度─我的生活、創作與世界》,則是《奇蹟》公開上映的2011年起,以同樣標題在《西日本新聞》上所寫的連載文章之結集。
事實上,之前我在某家電視公司推出的報導節目中,就曾經使用這個標題了。
節目內容所呈現的,是一群年輕人為了成為職業演奏家或專業歌手而參加選秀的過程;但是影片的重點不在於「非日常」的選秀是否獲勝,而是「日常」的「音樂」這種東西有多麼貼近他們的生活。
鏡頭總是悄悄地、安靜地,漫步一般靠近他們的日常生活。
這回之所以三度使用這個標題,是因為我覺得,這本散文集就像當時我的日常生活一樣,緩慢地以同樣步調陪我一路走來。
猶如駐足挖掘腳下更混沌、更柔和的事物,如果我的電影作品是安靜沉澱於水底的東西,那麼,這本散文集就是沉靜之前,緩慢漂浮於水中的泥沙之結合。
目前還很細小、尚未成形的泥沙,一定會在幾年之後,成為下一部、再下一部電影的芽與根。
沒錯,我如此確信。
【記錄片】
我自己,當然也經常參考他人演出的電影或電視劇來安排角色,但是,選角的動機卻大多來自可以窺見那個人日常樣貌的綜藝節目或訪談。
有些演員越遠離自己的性格、環境和成長過程,反而演得越好,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不過,演員的存在感還是不能完全倚靠虛構,即使是荒誕無稽的故事,裡頭的人類也需要呼吸、飲食和行走,不可能完全切離現實來塑造其肉體、聲音和皺紋的生命史。
更何況,現在的電影與其讓演員在攝影棚的虛構場景演出,反而更希望能在實際的街道或古舊的公寓裡,以逐漸西下的夕陽餘暉來拍攝(我個人就大多如此)。
唯有在這樣的現實基礎上,我才能著手拍攝電影。
【連續劇】
坦白說,我喜歡看連續劇,不但每季都會選定一部作品來看,而且一定全部看完。
最近這一季,我想看的是《高木護的規矩》。
儘管劇本的安排偶爾稍嫌雜亂 (抱歉),有時配樂過多,不能說沒有不滿,但是瑕不掩瑜,主角阿部貞夫先生收放自如的演技,以及兩位童星的魅力,讓我每次觀賞時都很愉快(只是不希望它又發展成特別篇……以連續劇始就該以連續劇終)。
【初體驗】
我進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是迪士尼的《飛天老爺車》(The Absent-Minded Professor),電影院的名字倒是不記得了,但地點應該在池袋東口,那時的街道上也還有電車。
這部電影最近重拍了,由羅賓·威廉斯主演,劇情從一位怪異的發明家開發了超彈力橡膠「飛天法寶」(Flubber)展開,是部熱鬧的喜劇片。
當年觀看時,鞋底貼上飛天法寶的籃球選手,奇蹟似地高高躍起、連人帶球飛入籃框的那一幕,贏得滿場歡呼;加上陰暗的戲院、蒸騰的熱氣,就成了我的電影初體驗。
《飛天老爺車》是1961年製作的,但我不知道日本哪一年上演,只記得是與《木偶奇遇記》(Pinocchio)同時上片;不過,《木偶奇遇記》也許是重新上片。
無論如何,應該是我小學低年級時的往事。
【渲染】
談到電影的主角,多數人會認為是最常出現在畫面的人。
的確,以結果論來說,
大多是如此,但我有一點不同的想法。
主角指的是即使沒有出現在畫面,也能掌控整部電影的人,這種說法有點酷吧。
那到底掌控什麼呢?
就是電影的聲調、韻律和節奏等。
到底是什麼韻律呢?
亦即台詞、動作、感情,或者有時是剪接。
是不是越來越搞不懂………。
換言之,和站在攝影機旁邊的導演同時呼吸的人,稱之為電影的主角,至少我的電影是如此。
那時最重要的(這也只限於我)並非演技或臉孔,而是聲音。
我喜歡厚實的聲音,說明白點就是像宇多田光的聲音,餘音渲染的部分能夠表現各種感情,所以言語本身不注入感情也無妨。
重點是台詞結束後的「………」具有餘韻。
這決定了電影裡那個世界該有的調子。
~是枝裕和/電影導演,電視編導。1962年出生於東京,1987年從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文藝學科畢業後進入TVMAN UNION工作,主要負責紀實報導節目。
~《宛如走路的速度:我的日常、創作與世界》
~《歩くような速さで》
【博客來書店購買《宛如走路的速度》】
【金石堂書店購買《宛如走路的速度》】
#宛如走路的速度 #是枝裕和 #日本電影導演
#閱讀 #閱讀筆記 #讀書 #讀書筆記
#書摘 #精選書摘 #書摘分享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e8c0f0efd89780001c4bfee
【偶希都理~痞客邦】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matters.town/@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