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一週年|寫作,給人生的靈魂提問 · 第六天

文字是

asiseem
·
·
IPFS
·
當你寫下文字那刻,你就成功的啟動咒語

2025 年 5 月 5 日,像往常一樣打開 Gmail,

馬特市十週年活動的信,鬼使神差地點了進去。

我上次打開馬特看文章,是 2021 年;上次寫作,大概是二十年前,學校的作業


「七月書」創作主題是《生與死》、《給人生的提問》,圍繞著生死、自我、意識、宇宙與社會與靈魂。全都是我喜歡的題目,我心裡有太多話想說。

於是,我開始創作。


城市裡的牛馬,每天通勤三小時,在運輸工具中漂泊。以前我會利用時間來看書、睡覺、發呆;現在,用手機寫文。

對我來說,寫作不是目標,也不是規則,更像是一種能量釋放,一種心情的出口。

不預設架構,只是隨心敲字。寫完,放張圖,收尾。


常常寫到重點、文思泉湧時,要下車了。創作節奏被斷裂,但也正好留白。

下次再打開文檔,新的看法又流了進來,讓文字變得更立體,核心更清晰。


我的文章裡,總是在說「人」,

因為他們每天都在我眼前走過。

寫愛,我看隔壁的小情侶;寫生與死,我觀察車上的老人。

車窗外掠過的天與地、樹與人、鋼筋與嘈雜

閃爍的畫面是城市的縮影,也是我完整的感受。


文字是一種帶著情緒的回聲,私人個體的靈魂寫照。

開始書寫後,我才清楚地看見自己思緒的構成,整體結構的變化與走向。

我不是走感性,也不是走理性;不是文學,也不是科學。

只是心的發聲,呼吸一樣自然的起伏


回看這段時間的作品,字裡行間總有一種蒼涼,旁觀者視覺,

一邊說話,一邊解析,

一邊感性,一邊撒鹽在傷口。

自帶薄涼,黑色幽默;

一口糖,一口藥。

苦的是藥,甜的是棗。


(題外話發現手機排版在電腦看真的很奇怪)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asiseem In the space between, 紀錄,故事的開始。 書寫。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送行

不一樣的月亮

母親節的早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