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Openbook閱讀誌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師大梁實秋文學大師獎》冰山以下:評陳榮彬譯《戰地春夢》

Openbook閱讀誌
·

作者|梁孫傑(學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歐文與觀光研究所暨英語學系合聘教授)

翻譯大師獎 優選【評審推薦語】

翻譯經典,需要有智識和毅力;翻譯已有諸多名家翻譯過的經典,除了智識和毅力,還需要一份常人難得的勇氣。那份勇氣,當然不是秦舞陽之流所能理解的勇氣,而是站在巨人肩上眺望遠景時,所需要具備的那份對抗巨人要把你拉扯搖晃狠甩下來的勇氣。

陳榮彬在〈新譯導讀〉中說得很好,一本具有代表性的譯本,「是指譯者在翻譯時 [……]沒有繼承以前譯者所留下來的錯誤」,倘若「因循苟且」,始終「把過去的誤譯給保留下來,將錯就錯,長久下去,中文譯文將會永遠無法精進」。陳榮彬語重心長之餘,當然也傳達出對自己和同道中人的深深期許。

我們閱讀這本全長共計574頁的中譯巨著,的確可以體會陳榮彬劍及履及的決心。自我期許和共同勉勵是一回事,實際依照理想戮力完成初衷,那可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件事。縱觀全書,除了完整譯文之外,前有長達將近50頁鉅細靡遺的〈新譯導讀〉,後有〈歷代相關重要文獻之檢討與重要研究書目提要〉、〈海明威生平年表〉和〈注釋〉,可說是近代深度翻譯的理想範本。對於一般讀者,或是海明威學者,相信都能從此新譯本中,各自獲得豐富的需求。 

這本新譯,調整修正了不少前人忽略的細節,更加精確地呈現海明威心目中的戰爭實貌,以及當時的社會、文化、歷史背景,在軍事術語和美國的棒球文化方面,也大幅幫助讀者了解實際發生的狀況。譬如主角亨利在一家軍火店買槍,他描述道:“I snapped it and pulled back the action.” 其中action這個字,陳榮彬就花了將近一頁的篇幅,來說明翻譯成「擊錘」的理由。之前的13個譯文中,對此不是略過不譯,就是一再誤譯或以訛傳訛。雖然是個小例子,但我們可以看得出來,精準的翻譯,需要耗費多大的心力啊。

海明威的用字遣詞一向精簡洗鍊,尤其是短篇故事,沒有太多生硬冷僻的字彙,文句長短適中,句子結構易讀(似乎)易懂,是許多初學英文讀者的最愛。不過,熟悉海明威的讀者/學者其實心裡十分清楚,這一潭水,不對,應該說這片海洋不僅大,還深得很哪。

翻譯海明威的作品,尤其會感同身受這個道理。明明是讀起來很簡單的句子,卻常常是那種繞室九匝,還翻譯不出來的挑戰。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熟知的「冰山理論」。海明威說:「冰山之所以壯麗,是因為他在水面上的部分只有八分之一,其餘八分之七都潛藏在水面下────因此,小說家若對自己描寫的事物有足夠的了解,而且寫得夠好,即使只寫出八分之一的文字,也能讓讀者充分掌握他想表達的場景、情節與角色描寫」(此段為陳榮彬的翻譯)。陳榮彬說,「身為美國文學中極簡主義文學傳統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遵守這種風格的句子在《戰地春夢》裡面比比皆是」。

頗令人惋惜的是,本書中譯並非完全反映海明威的冰山寫作理論,呈現出來的往往比八分之一還要多一些。以下試舉幾例說明。譬如中尉當著隨軍神父的面,推薦給主角亨利一本應該是攻擊宗教,揭露神職人員性醜聞之類的書籍,他說:

It tells you about those priests. You will like it. 
你會喜歡的,看完你才知道那些神父的真面目。

中譯比原文多出來的「真面目」,直接暴露中尉赤裸裸的指控,一來影響讀者心領神會冰山下八分之七的閱讀樂趣,也減低言語模稜兩可之間海明威顯示的文學造詣。同樣在這個場景,有個上尉對亨利開了一個異鄉豔遇的玩笑:

“You go away like this,” he pointed to the thumb, “and come back like this,” he touched the little finger. Everyone laughed.
「去的時候你直挺挺,」他指了指自己的大拇指,「回來時就軟趴趴啦。」他摸摸小拇指,大家狂笑了起來。

假如我們直譯成「你去的時候像這樣」,「回來的時候像這樣」,由於上尉開玩笑時還配合手勢,讀者應不致於看不懂才是。如上一個例子,保留原文的曖昧性,也就是保留了當時軍中開玩笑(或說黃色笑話)的特徵。就像台灣早期提到難以啟齒的尷尬事物(如月經、衛生棉之類的),也都是用「這個」,「那個」來取代。利用這種含糊其詞的語言特性,應該是許多類似場合的高段技巧。以下再舉一例,需要再斟酌的狀況略有不同:

“Do you think we can get through?” Aymo asked.
阿依莫問道:「你覺得我們可以突圍嗎?」

當時的情況,是亨利和幾個士兵發現附近似乎有大隊德軍在活動,但德軍並不知道他們的存在。「突圍」的前提是敵方知道他們所在的位置,而以軍力「包圍」他們,防止他們逃離或撤退。「突圍」預示正面衝突的潛在可能。在德軍沒有「包圍」他們的情況下,邏輯上他們是不需要「突圍」的。此處不僅翻譯過多,或許還有誤導之嫌。原文是用through這個字,阿依莫其實問的是:「你覺得我們過得去嗎?」

最後一個例子,應該可以十分清楚呈現冰山寫作理論,也可以顯示翻譯海明威簡單易懂的文句,其實是一項相當艱鉅的任務。這個場景比上個例子發生稍早。亨利發現德軍部隊後,開始大加抱怨:「這裡為甚麼沒有我們的守軍阻擋他們?我們的人為甚麼沒有把橋炸斷?這路堤邊為甚麼沒有部署機關槍?」。這時,他的同僚波內洛只回了一句,如下:

“You tell us, Tenente,” Bonello said.
波內洛說:「中尉,你都不知道了,我們哪知道?」

亨利憤怒不已,越說越激動:「這整件事實在太混帳,太瘋狂。他們在下游炸掉一座小橋,但卻在這大路上留下一座橋。怎麼沒有半個人留守?難道不用試著阻擋他們?」。波內洛又回了一句,如下:

“You tell us, Tenente,” Bonello said. I shut up.
波內洛說:「中尉,你才能告訴我們是怎麼回事吧,」我閉上嘴。

我們可以發現,面對亨利兩次憤怒的問話(其實是早有預設答案的反問),波內洛的回覆不僅完全一樣,海明威甚至在句型上也沒有做任何變化。當然,同樣的句子,不見得標的語言就非得相同不可,端視所處情境和相關條件方能做出較為適當的判斷。然而以此處的情況,竟是需要完全相同,而且越短越好的句子,方能達到與亨利長長抱怨的強烈對照。同樣的話,重複一遍,讓亨利閉上了嘴。或許,一句「你說咧!」,就夠了。

陳榮彬遍覽過去13個譯本,經過參閱、比對、分析,釐清模糊概念,修正誤導翻譯,引領讀者深入海明威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豐富生命,重現這位美國文學泰斗悠遠深邃的內心世界,對華文讀者,自有其不能抹滅的貢獻。點評易為,翻譯大不易啊!尤其是經典,尤其是諸多名家翻譯過的經典,尤其是海明威!●(原文於2023-03-07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獲獎譯者:陳榮彬 

國立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曾三度獲得「開卷翻譯類十大好書」獎項,譯作《昆蟲誌》(左岸)獲選2018年Openbook年度好書翻譯類。出版各類翻譯作品近60種,代表譯作包括梅爾維爾《白鯨記》(聯經)、海明威《戰地鐘聲》(木馬)、《戰地春夢》(木馬)、費茲傑羅《塵世樂園》(南方家園)、布考斯基《愛是來自地獄的狗》(啟明)等經典文學作品,及歷史類作品《美國華人史》、《美國與中國》(遠足)、《火藥時代》(時報)等。


戰地春夢
A Farewell to Arms

作者:厄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
譯者:陳榮彬
出版:木馬文化
內容簡介➤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