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該讀什麼好?讀了很多書卻記不得?書該不該讀完?利用 Notion 打造全方位閱讀系統!

vibertthio
·
·
IPFS
·

🙌 yo 這是電!今天講講讀書這件事。

我自己在高中以前常常會有標題中的問題,書這麼多,到底哪些是真正重要的?雖然讀了不少,但過一陣子也無法想起內容,好像跟沒有讀過一樣。一本書讀到一半,失去動力時,到底該不該硬著頭皮把它讀完?

❤️ 愛上閱讀

還記得我國小的時候,因為讀了三國演義的小說而愛上讀書這件事。腦袋裡幻想張飛在戰場上咆哮就熱血沸騰。沈入文字的世界裡面,就像是經歷一場電影一般,各種情緒都跟著每次翻頁上上下下。之後接觸到金庸,更是讀到不能自己,甚至好幾個晚上在床上偷用手電筒看書,被媽媽抓到還被慘罵一頓。

到了國中,開始發現中文現代文學的有趣之處。原本以為文字最重要的是傳達實際的狀態,形容詞只要精準即可,多餘的形容並無太大價值。但是,一次在書店讀了胡晴舫的《旅人》,才驚覺原來形容詞本身也可以這麼的美,美到雕琢用詞也變得直得玩味。

🏃‍♂️ 沒時間讀書?

上了大學之後,卻發現好像沒有什麼時間讀書了。並非完全沒有空閒時間,而是覺得讀書花得時間很多,效益卻不高。偶爾翻到以前看過的書,卻發現完全不記得內容再說什麼的時候,便會想:「那之前花的時間是不是一部分就浪費了?」絕對不是沒有任何印象,但原本那種深刻的理解卻已經淡掉了。幾年之間,我在閱讀上始終沒有太多的進展。我回頭分析了一下,大致可以梳理成一些零散的問題。

首先,發現一本書非常有興趣之後,卻沒有花太多時間去讀,每次都卡在一半。當有空加上興致來時,去看時又發現需要複習前面的內容才能接續下去。這時候又看到其他有興趣的書時,就會心想:「先把這個看完再看下一本吧!跳來跳去看好像理解上會更加沒有效率的。」加上我自己的閱讀習慣,每個字都在心裡面念過去才能真的理解,速度上又慢了一個檔次。最後的結果就是幾個月下來根本讀不到什麼東西。

即便後來慢慢可以接受同時閱讀很多不同的書,平行進行。但是,想要讀的東西很多,就開始懷疑現在該不該花時間讀這本,還是另外一本比較要緊。偶爾會有一段時間都在讀同類型的書,而且開始會固定找這相關的書來讀,但是因為前幾本書已經累積起一定的標準,以至於很難找到覺得真的好看但同時又符合類型。

🍪 輸入與輸出

一本書讀完之後,過了幾個月就什麼都不記得了。我心裡知道,若是要留下深刻的理解,單純地吸收是非常沒有效率的,勢必要付出一些努力來進行反饋跟輸出才行。問題是,手邊沒有一個好的整理讀書心得的系統,每次心血來潮想要紀錄,就只能訴諸部落格、筆記軟體(Evernote)等差。這些工具雖然寫字很方便,但是回顧與整理的支援卻不理想。像是筆記若是記在部落格上,雖然心得之間相互援引非常方便,但很多筆記可能只有短短的一段,甚至是非常個人的書寫,也不適合直接放上網站。而 Evenote 的問題則是,容易形成非常零散的紀錄。剛開始會把每篇心得與筆記放在同一個資料夾裡面,可是當數量多了,就會想要分 tag 以及資料夾,最後更難以有效地去回顧每段時期在不同類型閱讀之間的關係。

我的筆記本上手寫的筆記

我一直希望可以把所有的閱讀記錄在同一個「資料庫」裡面,且這個資料庫要具有很好的延展性,每天心得更需要一定的彈性,同時又可以方便整理以及互相比較。這些麻煩的要求,也使得之前寫心得以及回顧都做得非常沒有系統,每次都零碎在不同的地方,最後不了了之。

👓 閱讀的本質

大學後開始大量使用電腦,發現網路上有很多優質的部落格和文章不比市面上的書要差,很多有趣新奇的主題甚至是書上沒有的。不只是文字,YouTube、Ted 等影音內容也是一樣。我慢慢意識到書並不是閱讀唯一的來源。雖然每種媒介(影像、聲音、文字)有不同特性,但作為「資訊吸收」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後面講的「閱讀」,同時就是資訊吸收)。

我習慣用「系統」來當做人最基本的模型。系統可以分成三個部分:輸入、處理、輸出。每天起床之後,五感會接受各式各樣的輸入。而腦袋會不段處理新進來的資訊,最後由身體的動作輸出到外在的世界。人在吃飯、寫作、打電腦、玩遊戲都可以用輸入、處理、輸出來理解。而閱讀就是輸入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大的影響一個人每天的思考(處理)及行為(輸出)。因此,從兩三年前開始,我覺得主動去整理生活中的各種閱讀相當重要,並開始自己閱讀系統的設計。

🏢 閱讀的系統

我想要利用這個系統做很多事,像是主動控制各種資訊管道、分類並分析每個時段的閱讀、訂出閱讀目標並追蹤、方便紀錄每個閱讀的反思、有效鼓勵自己分辨與進行真正有幫助的閱讀等。為了同時做到這些,我花了一些時間想到了一些這個系統重要的特性:

(一)明確紀錄。例如:時間、網址、類型標籤、作者、評分、反思)。如此便可以方便訂出對於特定領域吸收資訊量的量化分析。

(二)易於分析的資料格式。例如:容易輸出到 SQL,或是 CSV 與 JSON 等一般資料格式。有利於多年後,分析自己每段時間的變化以及細微特徵,當作當時候人格的參考。

(三)可以針對個人閱讀/反思習慣的彈性設計架構。例如:快速輸入慣用的反思問題等、新增特定評分項目。我時常會有想要改變的閱讀習慣,這個系統應該要配合我去調整成新的習慣。

(四)可連結性。我認為,閱讀吸收的結果應該要直接反應到生活中的決定,或是執行中的專案。所以容易將閱讀心得連結到生或紀錄的可連結性相當重要。

之前斷斷續續在進行這件事情,但是滿意的設定是直到使用 Notion 的 database 之後才完成的(細節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 Notion 好用模板公開!》、《✍️我如何設計個人化 Notion :打造數位分身》)。有了這套系統之後,我就可以為自己的閱讀訂出明確的目標,甚至可以進行量化的分析。例如:最近對區塊鏈的程式有興趣,就可以下一個目標:讀了二十篇相關文章、兩本書、兩個小時的影片,並且有針對這些資料進行比對與反思。

⏰ 利用 Notion 建立一套閱讀習慣

為了真正有效率的利用這個系統來閱讀與吸收,我慢慢將一些想法實作在這個系統裡,讓它可以幫助我更快的養成我想要的習慣,提醒我每次閱讀應該要注意的事情。網路新聞平台超級多,科技、軟體、黑客、區塊鏈、未來、商業、財金、投資、藝術、音樂,每種我都有固定會關注的頻道。再加上社群軟體與 Medium 的自動推薦,若是不謹慎篩選閱讀量絕對會超負荷,最後就變為「讀浪費時間、不讀對於動向生疏」的狀態。

🧼 主動去篩選並控制閱讀來源 脫離系統自動推薦的泡泡

想要突破這樣的狀況,我想到的解法就是積極去控制閱讀來源,主動地、有意識地選擇真正重要的資訊,並且將所有的閱讀(影片、文章、書、網站等)彙整到同一處進行統一審查。將所有閱讀都經過一個固定的審查流程,就可以確保每個吸收都是自己的決定,而非被動的餵食。Notion 與 Evernote 的 Web Clipper 都可以有效地達到這個目的。我甚至會規定自己,除非是休閒放鬆的時段,所有的文章、新聞等都一定要先經過這個系統我才能把它點開,以確保時間不會被浪費。多了一層的篩選之後,我發現我會自動把覺得其實不必要讀的、有點浪費時間的材料給刪掉,間接增加了效率。

我知道許多有在建立類似系統的人都會使用 RSS,多數都是搭配 feedly。我也會使用 feedly,一個禮拜固定會在 weekly review 看一下,但不會每天使用。原因是,feeds 的數量非常的多,根本就沒有辦法有效瀏覽。輸入受到控制後,那輸出與反饋呢?

🤔 反思閱讀的模板

讀書後的思考,雖然每個閱讀之間有很大的差異,但還是可以從中裡出一些比較普遍的重要的問題。利用這些好用的問題,引導思考,萃取每次閱讀的精華,也可以加速思考的重複流程。Notion 的模板幫在每次加入一筆資料到資料庫時,自動在筆記中加上我覺得必要回答的問題:

  • 摘要(Abstract)
  • 這份材料告訴我哪些我原本不知道的資訊/事實?(What important information did the material tell me about that I didn’t know and want to know?)
  • 這份材料在哪些地方改變我的既有的觀點?(What the mindset or notion in my head did the material change after reading?)
  • 讀完這份材料之後我有什麼新的啟發與點子?(Any questions that I didn’t even think about or new ideas inspired by the content of the materials? )
點擊製作好的 template,就可以跑出下圖的一些常用問題!
快速列出常用問題,幫助我快速聚焦在重點上面

💯 分類與評分

閱讀後,除了每次反思以外,還可以分類、評分並回顧。分類/標籤的作用有兩個,首先是可以重新想一次看這篇文章相關的主題確切是什麼,並且確這篇文章的內容與自己正在關注的主題有關。第二,這樣可以在一段時間之後,知道自己在每個主題上,時間的真實分配。例如:我認為自己應該要多看 Software Engineering 與 Music Technology 有關的消息,但回顧發現其實沒有時,下個月就會多注意並改進。除了時間分配得宜,如何測量自己閱讀上的品質?我的方法就是將每次經驗都給評一個分數,滿分十分。這個分數當然非常浮動,但是長期下來還是可以看出自己偏好的主題以及挑選閱讀材料的品質優劣。Notion 的 database 非常完美的支援這兩件事情,完全不後悔從 Evernote 轉移過來。

黃色框起來的部分,就是我每個閱讀項目的 tags。
現在有 tags 的一部分清單。

🥴 之後再讀

人的惰性是很難避免的,即便是養成了好的習慣後,依舊還是會發生。有些材料是「覺得自己應該讀」,可能是長度、無聊等各種原因,反正最近就是沒有動力去碰。但是,放在資料庫中的「未讀」區太久,就會造成視覺上的膨脹,甚至排擠了真的有興趣要唸的東西的心情。為此,我特別在 finish 欄位旁再加上 later,可以把不想讀的東西統一整理起來,偶爾輕鬆時可以回顧這份清單。

勾選 later 後,資料就會自動退出「未讀」的清單

💪 讀了很多書卻記不得?不知道該讀什麼好?書該不該讀完?

回到開頭問的那些問題,講到這邊,似乎都可以有個比較明確的回答。我認為資訊可以分成需要記得以及不需要,並非所有的閱讀都要記著才是有用。而針對那些真的需要使用的知識,我自己的技巧就是不斷畫出大綱、勤寫筆記以及自己重新思考,搭配 Notion 的反思模板幫我事半功倍。

「太多資訊不知道該讀什麼好」這個問題,我自己克服的方法分成兩個階段,首先是要理出最近需要/想要關注的主題,並且明確地去將每個潛在想要吸收的資訊都先放進資料庫,來源分類,相符的程度越高代表資訊本身越重要。這邊要注意的是,我依舊會保有大約兩到三成的時間,去開放式的加入各種有趣的資訊,增加輸入的多元、流動與可能性。

最後是書該不該讀完?我認為真的不想讀就放一邊,沒有必要逼自己吸收。心裡產生的惰性一部分通常也是暗暗感受到內容並不有趣的反應,這時後強加念完也不會變成啓發性的知識。空閒的時間有限,我認為可以盡量找到自己心中的動力方向,利用這股浪將自己帶往想要的知識空間,效果通常比較好。我手頭上平均應該都會有至少五本書在進行,覺得沒用、無聊就放著也沒什麼關係,真的有趣的很快就會看完。

對了,我這一年來大量使用電子閱讀器來看電子書,手上有 Kindle Oasis 以及 Mooink。也會用手機的 app 來聽書,在運動、做菜、交通時相當好用,英文是用 Amazon 的 Audible,而中文主要是 Readmoo 的。

https://twitter.com/Readmoo

🙇‍♂️ 小結

寫這篇文章的動機是,在上次 Notion 的演講後,有很多人對於我閱讀的方法似乎很感興趣。我知道我對於輸入、輸出這些問題有些偏執跟控制狂,但似乎有很多技巧對於其他人也可能有幫助,就寫了這篇文章梳理一些自己對於閱讀的想法。若是對於我 Notion 的模板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Notion 好用模板公開!》,對於其他 Notion 空間設計有興趣則可以看這篇《✍️我如何設計個人化 Notion :打造數位分身》。




感謝你/妳花時間讀這篇文章,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有幫助到你,希望你能給我一點「Matters 讚賞」,也可以留言讓我知道你的想法,我會多加點油寫出更多內容的!




關於作者

Vibert Thio

🎉🎉🎉 現在可以用郵件訂閱 Poetic Machine 的文章 🎉🎉🎉

畢業於台灣大學電機學系,從大學時期開始接觸科技藝術,致力於將技術的深度研究結合哲學思維,轉化為音樂與藝術的新型態能量,並創造對於其他人有價值的事物。專長為網頁前端、機器學習、電腦視覺、音樂科技及互動設計,協助公司打造完整的產品模型,客戶包括 FRM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與 TSMC 等。過去經驗包括擔任廣藝基金會與文化部委託藝術家、達盈創投分析師、中研院助理研究員。數次在各種技術論壇與資策會分享創作經驗、發表學術論文以及參與國際學術會議,並策劃推廣科技藝術之工作坊、表演與展覽。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vibertthio渴求將技術增強社會與個人的創造力與表達力,突破現有音樂與藝術的限制。近期正在思考怎麼讓玩音樂變得更簡單。過去經驗包括藝術家、創投、軟體工程師、中研院助理研究員,並曾任職 Google 與 ByteDance 進行音樂與人工智慧研究。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 定期殺戮自己:人生意義的探尋

💪 我的研究生/工程師健身之道

🔗 真正去中心媒體的第一步:做一個 Matters 的第三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