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Day1
第一天
如果你明天就要離開你所在之處,你會再去一遍哪個地方?
它有著怎樣的特別之處,讓它作為你告別此地的一個再訪之地?
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清邁。我常常跟朋友形容我在清邁時光是我平靜的小日子,它讓我意識到原來我可以這麼平和、秩序地生活。
其實在清邁並不好走路,因此本散步愛好者一度落地,對此感到有點失望,一個不能好好探索走路的地方樂趣減半!但後來的日子卻讓我扭轉了這個想法,也有一些地方可以走路,走路樂趣也還是回來。
那陣子我給自己制定走路的規則是:超過30分鐘可以選擇打摩的;身體不想步行時聽從祂,可以打摩地。
在清邁古城區內,走路還是可以的,古城區有為數不多的行人道。比如,三王博物館那段馬路的瀝青還很新,旁邊也有行人道,這條路也是我去做瑜伽的步行之路,早8點半走過去,一排店鋪還在關門,少有關門,但買早餐的小攤很多,看到學生們和本地人在排隊買早餐。每次看到早上的泰餐,還是會驚訝泰國人早晨胃口真好,糯米飯、燒烤和炸物。
古城護城河四周外一圈裡一圈也適合散步走路,也經常見到老外們愛在這條路跑步和散步。走在護城河時(此刻發現忘記了泰語老師教過我們關於這個地點形容),時常盯著河面,渾濁但還能看到小魚們,也想起一開始居住的公寓附近,有條河感覺比護城河四周具有一些野生的活力,因為在馬路上看著流動的水,和護城河平靜的河面不太一樣。無論在哪裡過河,有時候會遇到年久失修的橋樑,但仍然能通行。有時候我在疑問泰國人為什麼對路面、橋樑一些壞掉的地方不進行重修呢?
(說得有點遠了,跑題了,重新回來在清邁走路)
在大路之外,拐進小巷子,其實也有小路可以步行。在清邁走小路,有時候很野性,有時候很接地氣,有時候有點危險。
想到在菖蒲區(應該沒記錯)走小路,時常在地面上看到被路殺的小動物,小蛇,爬行動物和老鼠⋯⋯那時候,我學會在這裡走路儘量偶爾不要想著看太清楚地面是什麼⋯⋯
有段時間忙著找房,就穿梭在小路上尋找各種疑似公寓的房子,以至於身體裡有了一些走路記憶,以至於晚上走路回來,都能隱約通過房子形狀判斷路方向,也正是在夜裡更能感受到泰國人家的日常感,聽到鄰里對話,雖然聽不懂泰語,但那會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不再只是一個遊客,只看到遊客區那些景物⋯⋯
不過,有時候在夜裡走路也有點危險。想到剛落地清邁,為了找一家泰餐館吃晚飯,結果一個人跟著地圖走,突然拐進小巷子,看到沒有什麼人家,只有牆壁上的塗鴉很“熱鬧”,前面只有一個人⋯⋯剛落地的我對此地不熟悉,只覺得太安靜的小巷子有點危險氣息。不過,後來我順利吃上了kao soi,泰北咖哩麵,而且確實蠻香。這麼一趟也值得了。後來,我再通過其他路線經過此地,發現也可以不通過小巷子到此地,小巷子背後的這條街熱鬧得很!
寫到這裡,清邁很多日常記憶都重新激活起來。我想我很想念清邁。ฉันคิดถึงเชียงใหม่มาก(不知道泰語對不對哈哈哈)
下次再回清邁,希望我可以通過開摩托體驗這座城市。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