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囉書窩|踏實感的練習

子非魚
·
·
IPFS
·
走出過度努力的耗損,打造持久的成功

■ 書名

踏實感的練習:走出過度努力的耗損,打造持久的成功


■ 觀點

身陷個人英雄主義

我發現我們已經將「拚命追求效能最佳化、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視為理所當然,這絕對不是一種健康的狀態。雖然這些問題各有其成因,但多半與個人英雄主義脫不了關係,甚至就是個人英雄主義所導致。


快樂是現實減去期待的結果

快樂是現實減去期待的結果。換句話說,快樂的關鍵並不在於一直想要更多、努力爭取更多。快樂其實來自當下,來自創造有意義的人生,而且在當下全心全意的投入。


踏實成功六大原則

遵守「接納」、「臨在」、「耐心」、「脆弱」、「連結」以及「運動」等六大原則,就能擁有堅定踏實的根基。


自我決定理論

「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簡稱SDT),主張人類的三項基本需求一旦得到滿足,就能獲得成功。這三項基本需求分別是:

  • 自主:至少能擁有一些運用自己時間與精力的主控權。

  • 能力:亦即在我們選擇的追求上,能有實質的進步。

  • 關聯:也就是一種連結感與歸屬感。


■ 解方

練習的定義

練習就是刻意用心做一件事情,並期待能藉由這樣的過程持續成長。當我們把一件事情變成一個練習時,就會從「你現在正在做的一件事」,瞬間轉變為「你持續努力改變的一個過程」。


接納的練習

  • 1. 培養「聰明觀察」的觀點

  • 2. 以善待自己取代批判自己

  • 3. 先有行動,後有心情

  • 4. 放鬆就能取勝


臨在的練習

  • 5. 走出分心糖果店

  • 6. 駕馭分心的浪潮

  • 7. 培養正念

  • 8. 製作「不辦事項清單」


耐心的練習

  • 9. 順其自然,而非總是強求

  • 10. 過程重於結果——小小步驟換來大大收穫

  • 11. 還剩一次就停下來

  • 12. 不攜帶手機

  • 13. 3乘5呼吸法


脆弱的練習

  • 14. 培養情緒彈性

  • 15. 問自己真正想說的是什麼,然後試著說出來

  • 16. 提醒自己,每個人都在經歷難關


連結的練習

  • 17. 參與有意義的團體

  • 18. 重質不重量

  • 19. 發展你的「智囊團」


運動的練習

  • 20. 工作一段時間就要動

  • 21. 你的有氧生活

  • 22. 在家也能做重量訓練


踏實生活的練習

  • 23. 保持一致性

  • 24. 改變習慣能量

  • 25. 寫日誌

  • 26. 建立你的踏實成長團體


■ 評論

本書涵蓋作者擅長的認知行為療法、斯多葛哲學、佛法、正念、自我接納與自我疼惜等概念,這些內容與我本身的涉獵範圍高度重疊,因此理論部分大致已相當熟悉。

讀者不妨從書中的26個練習著手。然而,我有時覺得這套理論雖然豐滿,實踐起來卻顯得骨感,練習內容多為老生常談,偏向「時時勤拂拭」的方式,只能暫時舒緩,周而復始。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