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閱讀總結

我是自己的石頭
·
(修改过)
·
IPFS
·
一個非常個人取向的大雜燴流水帳書單總結

對自己今年的閱讀狀態確實很滿意(小小不謙虛一次🤓),看了看讀墨上的統計外加一些場外實體書記錄,零零總總全年大概80,000分鐘吧

雖然還有十天才算過完2023,但相信書單不會再有變化(一來年末活動多順便放過自己歇歇眼睛,二來這一篇也已經磨了好幾天了,必須強制發佈斷捨離然後不再惦記,不然會繼續強迫症發作陷入無盡修改loop🤪)

書單略長,正好Matters沒有字數限制,一如解開封印可以盡情囉嗦放開了寫,所幸零零總總把喜歡的都列一列~

沒有特意分類,大體上按由年尾到年初的倒敘完讀順序整理,邏輯原則就是隨性,但有些靈光一閃感覺可以關聯的會隨時插隊。另外書單只記錄了確實讀完全本的書,至於那些在各種閱讀進度中因反覆橫跳而被滯留尚未讀完的作品們,就先不計入了😅

大部分作品列出了作者、譯者、出版社和封面圖(也有一小部分實在配不動圖了,所以保留前三項列在最後),方便感興趣的朋友搜索~


《一橋桐子(76歲)的犯罪日記》

原田比香(著),Vanished Cat(譯),高寶出版

聚焦日本老齡化現實,無子女無伴侶的老年女主人公又經歷失去最後親友的打擊(但這當然也會是一個更普世的未來發展),孤身一人被迫搬遷,因偶然聽到在監獄有照護、提供衣食住處甚至必要時還會提供醫療救治等等條件後,進而一心想犯場重罪然後去坐牢的故事,輕鬆詼諧的筆觸書寫這個沉重話題,有淚有笑的同時也令人唏噓

《編舟記》

三浦紫苑(著),黃碧君(譯),新經典文化出版

當時讀完後也寫過一條推:《編舟記》不長,也明白是很純正的「日系熱血」,但最後還是沒忍住涕淚橫流,雖然是以日語辭典出版為背景,但任何對辭典出版感興趣的朋友都可以一讀,一本辭典從開始到最終付梓,跨度至少十年起(記得前段時間才讀到瑞典歷經100多年終於完成了全語系大辭典),可算是一部「現代匠人精神」的群像書寫吧

附:閱讀時的書摘thread:https://x.com/There4I/status/1735392969828516000?s=20

因為是Dictionary相關,引出第一本插隊作品

《失落詞詞典》

琵璞·威廉斯 Pip Williams(著),聞若婷(譯),商周出版

當時讀完後如此寫到:有段時間沒有讀到戳我淚點的書了,但《失落詞詞典》的最後幾章著實沒忍住,故事主脈絡取材第一版《牛津大詞典》的編纂,但視角聚焦由男性主導對語言和詞彙定義的社會架構下的女性及其困境,以及藏在暗處但始終不屈生長的女性力量、覺醒和對啟發後世去解讀從女性角度出發的「語言/詞彙意義」,推薦一讀

《在奇幻地——精神病院裡的臨床民族誌》

林徐達(著),左岸出版

一本記述臺灣精神病院實錄的在地人類學觀察,也許有些部分會讓讀者覺得過於偏重理論而感到吃力或者無趣,但如果對心理學、精神醫學以及醫療人類學這類話題感興趣的話,還是非常推薦一讀的,作者理論知識非常紮實,論述和思辨的邏輯都清晰有度,可以幫助拓展很多關於醫療倫理的反思及視野

附:閱讀時的書摘thread:https://x.com/There4I/status/1732042697987571862?s=20

而提到醫療人類學,由此引出下面這本插隊作品

《迷病睡美人:各種罕見身心症的奇妙故事,一位腦神經專家的醫療人類學全球踏查報告》

蘇珊·歐蘇利文 Suzanne O'sullivan(著),朱怡康(譯),麥田出版

此書非常值得推薦,作者在書中討論很多所謂「怪病」,如普遍出現在難民兒童間的放棄生存症候群(意即書名《迷病睡美人》的由來),村民/學生集體昏睡、抽搐等群現象

作者認為所謂「怪病」實則是患者的求救信號、是脫離既有生活軌道的方式,是一種表達心理困擾的語言

這類病症應當放在更廣泛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層面去理解、診斷和治療

同時作者提到身體會有很多日常白噪音,如頭疼/感到疲憊等等,而現代醫學的標籤式診斷無疑強化了這種白噪音進入意識,從而使人更容易陷入生病的擔憂,按照書中的理論依據,即「造人」+「迴圈效應」:每創造一個診斷標籤,就會「製造」這種人,人們會開始將自己的身體白噪音帶入來匹配標籤,而當更多人將不完全相同的反應增加進這一標籤,使其能覆蓋更廣群體後,便形成了不斷強化的迴圈效應

作者同時還反思了心身症(如歇斯底里、解離)長久以來的性別歧視問題,以及女性為何更容易被污名化、被診斷輕視,其中對比的一組例子是前幾年沸沸揚揚的美國外交官在古巴遭受所謂腦波攻擊而集體發病的事件,與哥倫比亞一座小城女學生們的集體昏厥事件

書中還有很多值得思考的論述,再此無法一一列舉,也更推薦完整閱讀

附:閱讀時的書摘thread:https://mastodon.world/@there4i/109924534296442748

順便,記錄一則擦邊「醫療人類學」的發散思考:

【最近兩年讀到的台版書裡,都把schizophrenia的正式官方譯名從「精神分裂症」修改為「思覺失調症」(自2014年開始)

作為多年前曾接觸過psychology anti-stigma & anti-label 這一類似社運議題的人來說,能感受到譯名更替背後,那種堅定且強大的溫柔

尤記得當初老師播放的一則視頻,在一系列描繪精神病患者的獵奇電影鏡頭(特別是大量血腥、超常規、嚴重失常等行為)後,一扇終於打開的磨砂玻璃門背後,是一位與任何日常清晨會出現在家中廚房無異的男性(甚至狀態可能比有起床氣的我還要好很多)在煮咖啡,他對著鏡頭說:很抱歉讓你失望了,但我是schizophrenia患者

至今還記得這則視頻帶給我的震撼,所謂「正常」、「不正常」、「精神失調」、「精神健康」的界定標準到底在哪裡,又該如何去接受、包容、理解「同一情境/狀態下感受與我截然不同的人群」,或許是我非常個人層面的畢生課題】

《沒口之河》

黃瀚嶢(著),春山出版

是我個人很喜歡的自然書寫類型,同時結合了報導文學體裁,二者完美融合相得益彰,圍繞一片濕地的命運變遷,深入保育活動所牽動起的各個面向,推薦感興趣的朋友,順便摘抄一段非常喜歡的部分:

【曾仔細想過這本書的定位,說報導文學,似乎過於個人,自然書寫,好像又太 “不自然”了。但或許,這正是當代環境書寫的一個重要的性質,它早已不只於生物紀錄,或借景抒情,也並非一味以科學知識解說現象,而是不斷尋找可能的觀點,解讀空間與歷史。

一旦找到一條迂迴路徑,一個內在平面,能縱貫、承載散落如廢墟的空間歷史,那文學性就正式成立了。

有時我覺得,如果真還有所謂的“自然”,外於文化的自然,其實也就只存在我們的視野,與陌生他者的交界之處,只存在於那一薄膜,那一瞬間,突破未知的一瞬間。在那瞬間之後,他者就成為自己,自然就成為文化。從陌生的他者邏輯,回望自己熟悉的思考與記憶,就有機會成為一種解構,而帶來改變;然若緊握既定框架,去規範他者,硬性全是自然,那就會成為一種暴力。】

附:閱讀時的書摘thread:https://x.com/There4I/status/1731037117197816280?s=20

《就算祂沒有臉——在人類世思考動物倫理與生命教育的十二道難題》

黃宗慧、黃宗潔(著),麥田出版

一本討論動物(或者嚴格意義上來講non-human animals)的動保對談錄,主要以雙方信件往來的形式呈現,對此話題感興趣的朋友值得推薦,能夠帶來很多關於動物福祉以及自然保育的思考

《家離水邊那麼近》

吳明益(著),二魚文化出版

水準一如往常、讓閱讀成為療癒的散文集,另外既然吳明益老師的作品出現了,那就把其他幾本也插隊放在一起

《蝶道》

二魚文化出版

《睡眠的航線》

二魚文化出版

《單車失竊記》

麥田出版

《海風酒店》

小寫出版

《苦雨之地》

新經典文化出版

《複眼人》

新經典文化出版

然後一本一本說:

《蝶道》和《水邊》類似,都是散文集,但聚焦在各類蝴蝶以及追尋蝴蝶過程中的種種經歷

(另外一個有趣的小插曲,給朋友安利《複眼人》後,某天她說,我覺得吳明益的文字有種潮濕感,我答,可能也跟氣候和地理環境有關吧,畢竟他在花蓮任教住了很久,然後沒過兩天開始讀《家離水邊那麼近》,開篇序言裡吳明益便自陳:「家離水邊那麼近,以致於我這段時間的閱讀、書寫與思考也顯得潮濕」,趕快分享給朋友,我們還真說中了lol)

《睡眠的航線》可以和《單車失竊記》放在一起,當時讀完後如此寫過:讀完了《睡眠的航線》,其實這部可以算是《單車失竊記》的前傳,只不過我的閱讀順序是先讀了後者再讀了前者,但兩本書也完全也可以分開來讀,並不必糾結順序(甚至在我個人的閱讀體驗中,先讀後者反而會對前者產生一種好奇)。兩本書的大背景都是二戰,《睡眠》重點在於《單車》主人公父親的經歷,以及當時的臺灣/日本戰場,而《單車》著重描寫父親失蹤後為了尋找那台和他一起失蹤的單車而拓展出的東南亞其他戰場的回憶(印象最深是熱帶雨林裡被軍隊徵用的象群們的記憶)。根據我完全個人且所讀不多的全然主觀觀點,《睡眠的航線》+《單車失竊記》應該是華語本源書寫最有力的反戰文學之一,殘酷的題材結合美而淡薄的哀痛筆觸(尤其是寫菩薩和寫象群的那些段落),溫柔的絕望,純真的殘酷,唯留心有慼慼

《海風酒店》自不必說(封面圖都給了它awww),作為2023年的最新出版,也是時隔7年後的新作品,依然是水準上佳的自然書寫類小說,而且能夠看到所有過往作品中涉及到的議題,特別是《海風酒店》裡「巨人被開採鑽不斷接近心臟步向死亡」的意向描寫,徬彿《複眼人》裡穿過山的那一章中講開山挖隧道時「沒有到達過山的內心的人絕不知道山的內心如此複雜多變⋯⋯他懷疑起自己是不是正在傷害些什麼,或者即將驚動些什麼」這一敘述的延續或反向再寫

《苦雨之地》算是一本短篇小說集,但每個故事之間互有關聯,展開了一場貫穿多人群多際遇多現實交織的自然書寫,很喜歡化為雲豹的那一則

最後,《複眼人》,嗯,這是一本對我個人來說有著非常深刻意義的作品,當初讀到的時候,我剛剛得到姥姥去世的消息不久,情緒low到極點,因而被簡介中女主人公想要自殺的向毀設定所吸引,但真正讀過後,按當時所寫:

【今天得到姥姥後事的安排告知


一生的最終點
是與彌留時她所苦尋的母親合葬


開始永恆大眠

這才驚覺
室外早已迎來再一次春日大好


終於記起去收走門邊遺忘許久的靴子


細看它們
原來也蒙塵一層主人渾噩


收走它們


收走冬日冗長


也收走難言情緒

回想這段時間,托住了最困頓沉陷情緒的,是吳明益的《複眼人》,一本像咖啡苦澀卻餘味深長的厚重書寫,像一雙溫熱手掌撫摸心頭,帶來安寧慰藉。想想那幾天頂著充氣艇般浮腫眼泡、眼睛再累再酸澀也無法停下仍要一頁一頁去讀,外在狀態委實難屬正常,但卻是內在最平靜時刻

擦淨蒙塵


收走所有難言


留給時間慢慢整理

Sleep tight xxx】

前不久終於還是決定收藏一本《複眼人》的實體書,飄洋過海寄來後真正摸到的瞬間,某種意義上算是再次讓這段時間對姥姥的所有紛雜思念有了此情可追的具象承載,一切的一切,就在那些紙頁的字裡行間中

Anyway,只能說希望大家都來讀吳明益,太多文本細節很難用「推薦」來講明白,但我相信只要讀過就能有所體會

附:閱讀時的書摘thread和心情記錄:

https://x.com/There4I/status/1725192175007175020?s=20

https://x.com/There4I/status/1684889812552351744?s=20

https://mastodon.world/@there4i/110208385950972032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吳曉樂(著),鏡文學出版

以現代教育為背景的小說,由一位學生自殺為引,展開故事中所有關聯人物的反應、想法、際遇等等,都很真實也因此更加疼痛,但一氣呵成相當精彩(也許會有trigger warning,謹慎推薦)

《偽魚販指南》

林楷倫(著),寶瓶文化出版

可以算是一本自傳類的散文書寫,作者本職就是魚販,從小耳濡目染成長在魚市場,筆觸非常洗鍊(或許這就是那種經年累月所鍊就的乾脆利落最終內化為自身生命一部分的職人氣質),不僅把鑑魚、選魚、買魚、賣魚、吃魚、懂魚等等複雜瑣碎的細部環節寫得生動,更是把魚市場裡那些來來往往的人情世故寫得入木三分

《臺灣總統選舉》

小笠原欣幸(著),李彥華(譯),大家出版

實際來看這本應該可以算科普類(但歸類大概是人文社科),作者詳細記述及分析了自從李登輝政府開始大選以來的歷任選舉情況,從政黨到輿論到民意動態再到投票結果等等,均有分析兼顧,特別是新一屆的大選已然喧囂塵上,讀來可以幫助梳理很多概念

附:閱讀時的書摘thread:https://x.com/There4I/status/1726529545451503979?s=20

《斷代》

郭強生(著),麥田出版

郭強生鼎鼎有名的同志文學,當年被「雖然是爛命一條,至少知道生錯的時代,不是自己」這一句吸引,今年終於拜讀完原作,更感唏噓

同樣是臺灣在地文學的同志書寫,因此插隊張亦絢的作品

《永別書》

張亦絢(著),木馬文化出版

如果說《斷代》(對我而言)是有些許時代差的男同志生命書寫,那麼《永別書》讀來能算更貼近本世代的女同志生命書寫,印象深刻是故事裡對原生家庭和父母彼此間拉鋸關係的塑造與描寫:「他們兩人都動手,兩人都強大,那是看不到繩子的恨意拔河,雙方都在發洩,雙方都在逞兇,看起來更像永不會分出勝負——不會結束」

而另一段能感同身受的部分是,書中寫到當某位長輩問一直不斷讀著各種書的主人公:「你又是在逃避什麼?」可謂拷問靈魂,歸根結底,有時候透過閱讀確實可以逃避一切,還能讓自己遁逃進閱讀,大概是精神穩定的最後避難所

Anyway,總結來說,兩部小說都是群像式大時代背景的同志文學,穿插交織各類人的各類選擇以及這些選擇所帶來的各類命運和各類結局,推薦有興趣的朋友一讀

《我的奮鬥2:戀愛中男人》

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Karl Ove Knausgård(著),康慨(譯),木馬文化出版

不是希特勒臭名昭著的那本,是挪威作家克瑙斯高的自傳體式超長篇小說(一共六部)的第二部,去年讀過第一部《父親的葬禮》,今年繼續第二本,對了解北歐人民心理狀態有極大幫助(大霧),不過要說第一部裡他寫上廁所大便都可謂「活色生香」(嗯,對於「大便」作為動詞的狀態來說,這個形容確實能同時概括他對各個面向的鮮活描寫以及複雜感受),那麼在這一部裡他寫陪產琳達的部分同樣可謂身臨其境般有聲有色有情緒有痛感有疲憊有亢奮有喜悅有幻滅有百感交集有終歸現實,期待後續譯做~

《埃及的革命考古學》

何偉 Peter Hessler(著),馮亦達(譯),八旗文化出版

何偉的埃及大作,以「阿拉伯之春」為引穿插埃及在地考古學(主要為西方白人學者主導)為大背景,很有意思的一部作品,其中在他公寓收垃圾的人物更是鮮活得令人難忘(某段描寫邀請對方全家去埃及博物館的部分印象非常深刻,埃及家庭的妻子最擔心的是「自己是否被允許進入」、「衣著是否得體」,還有全家在入館時窘迫夾雜緊張的插曲等等)。全書也穿插很多和中國的對比與追思,因為何偉的中文能力不錯,他與很多當地經營內衣店的中國商販有直接接觸(這些部分也相當有意思,雖然埃及婦女在公開場合包裹嚴實,但其實女性內衣在埃及是一門非常熱門可觀的生意)。基於何偉在埃及的實際時間跨度,書很長內容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貫穿始終,包括他初到埃及時的翻譯因為是同志最終輾轉到德國申請難民庇護、教導他多年的阿拉伯語老師最終不幸去世等等,總而言之是非常值得推薦的一部作品

附:閱讀時的書摘thread:https://x.com/There4I/status/1715977379464589331?s=20

《蜂:牠們從哪裡來,又為何如此重要?》

索爾·漢森 Thor Hanson(著),駱宛琳(譯),貓頭鷹出版

一本從題目就能看出是標準自然科普類的書籍,講述蜜蜂對人類存續甚至整個生態系物種多樣性的關鍵程度,非常值得一讀,另外一個小插曲(當時也在推上寫過),總覺得作者的敘事風格有些熟悉,直到讀到「浣熊小屋」,瞬間意識到,原來和《種子的勝利》是同一位作者,所以接下來就插隊介紹一下這本

《種子的勝利:穀類、堅果、果仁、豆類、核籽如何政府植物王國,形塑人類歷史》

索爾·漢森 Thor Hanson(著),蕭寶森(譯),商周出版

平時有關注我推特或者mastodon帳號的朋友或許已經看過關於這一本早前寫過的安利,偷懶再複製粘貼po一下:看似小小型態卻蘊涵橫貫地球史的無盡能量,讀過才知椰子本質是種子(而且是很厲害的世界種)、種子銀行的重要性及曲折歷史、辣椒素和咖啡因(尤其咖啡對人類文明的影響可謂甚巨)實際上是保護種子的防禦機制、種子中蘊涵的各類化學物能製藥救命也能暗殺索命、越是美味可口的果實越是種子最有效的傳播保障(e.g.蘋果)、棉花如何為傳播種子(其濃密細膩的纖維組織能讓種子借空氣動力學遠飛or在海洋漂流數月而不受侵襲)間接導致奴役/戰爭卻也形塑人類社會&工業革命,以及植物型態如何啟迪B2隱形轟炸機的外型設計

但全書最有意思的章節,是圍繞種子休眠期的論辯,這種休眠期可以看作是最神奇且最不可思議的生命型態,被封存百年甚至千年後的種子依舊能在合適條件下發芽生長,卻無從解釋因果。如果說脫離新陳代謝就不能被認定為「活著」(植物學界偏向理解休眠期為新陳代謝極其緩慢的狀態),那麼種子存在的意義無疑是在反問更哲學的問題:所謂「活著」到底應如何定義?(或許活著就是必然要有新陳代謝可以看做是某種人類認知的侷限)

科普讀物始終是個人comfort reading首選,實在有趣

附:閱讀時的書摘thread:https://x.com/There4I/status/1665778051945312257?s=20

接著插隊下一本,超級有趣的種子大圖鑑

《有趣到不可思議的樹木果實圖鑑》

小林智洋、山東智紀(著),山田英春(攝),盧姿敏(譯),遠流出版

這本圖鑑是當時讀完《種子的勝利》後分享書摘的時候,一位友鄰推薦的(就是丁小一小朋友的阿媽,再次謝謝她😉),收錄了300種果實的高清寫真,搭配簡要介紹,很多細部構造和形態的展現尤其有趣,因為是畫冊性質的書籍,所以推薦實體本,而且也方便隨時翻閱~

《正常就好,何必快樂》

珍奈·溫特森 Jeanette Winterson(著),三珊(譯),木馬文化出版

一本很沉重的女性生命書寫,同時也是《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和《The Power Book:你的身體,我的時間之書》的作者,依然希望推薦給各位(特別是女性)朋友,感覺這一本可以配合《家族的完成》,所以讓後者插個隊

《家族的完成》

櫻木紫乃(著),劉子倩(譯),時報出版

全書圍繞直接或間接在生命中有所接觸的五位女性展開(其中四位來自同一家族,一位是展現第三者視角的局外人),當時讀過後如此寫道:感覺是一本所有東亞女性都該讀一讀的書,疼得真實凜冽,荒蕪感如同窒息,但窒息之餘又給了一絲喘息空間,讓人很難不去反思到底親緣、婚姻、子女的意義是什麼。或許會是充斥著令一些讀者感到不適的「薄情寡恩」/「性冷淡」,但也正如作者所說:唯一湧現的想法,就是看見了人性

《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

卜正民 Timothy Brook(著),黃中憲(譯),聯經出版

很有意思的一本書,不長,但明確非常多所謂「地圖」這一概念在從古至今的政治體系以及國際關係中,所有曖昧不明、極具爭議、毫釐必爭的本質意義,當時讀過後如此寫道:《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還挺有趣的,以及證明了若是真有什麼自古以來,對地圖敏感倒是可以算一個,尤其現在想出版帶地圖的書更是難如登天

另外這張地圖本身也很有意思,細節非常多,建議下載高清版搭配書一起看(書格網有收錄:https://old.shuge.org/ebook/selden-map-of-china/

《利瑪竇的記憶宮殿》

史景遷 Jonathan D. Spence(著),黃中憲(譯),時報出版

史景遷系列,這本內容其實很有意思,講述利瑪竇傳奇一生,印象最深刻是這段傳奇經歷的大背景,可以直觀對比歐洲正風起雲湧經歷宗教大變革的時代的同時,明朝末年對西方(亦或者整個外在世界)目空四海的消極不屑與故步自封(進而影響/形塑後續幾百年意識形態),另外很多關於利瑪竇經歷的細節描寫都很有意思

附:閱讀時的書摘thread:https://x.com/There4I/status/1712883037204095243?s=20

既然史景遷出現了,也把其他幾本插隊羅列一下

《曹寅與康熙》

溫洽溢(譯),時報出版

《婦人王氏之死》

李孝愷(譯),時報出版

史景遷的作品不必說,每一部都值得推薦,去年也讀了《追尋現代中國》等,《曹寅與康熙》同時結合曹雪芹的《紅樓夢》雙線探討了曹家與帝王之間的微妙關係,而《王氏》則結合蒲松齡《聊齋誌異》的創作,更加聚焦普通小人物,其中序言中有一段印象很深刻,甚至當時做了手寫摘抄:「我說這些危機是『小的』,是就整個歷史紀錄的脈絡而言,對實際牽扯在內的人來說,這些危機有絕對、攸關生死的重要性」、「要從過去召喚出那些窮人和為人遺忘者的生活總是困難的。讓人覺得諷刺的是,中國人對國史和縣史的撰寫致為周備,地方紀錄卻多半未見保存」(換個角度來看,古往今來,絕大多數時間裡的絕大多數人,都不過是「時代的一粒灰」)

由此,想到了另一位插隊者

《宋徽宗》

伊沛霞 Patricia Buckley Ebrey(著),韓華(譯),聯經出版

這一本主要在講「亡國之君」宋徽宗的人生經歷,但對其中的一段註釋感慨良多:「很多中國歷史學家認為向太后的駕崩能解釋政策為什麼會變化,其中一個原因也許是,人們歷來認為稟性難移。因此,中國的傳記作家往往會選擇那些看起來基本一致的事件:一個充滿勇氣的人從小就很勇敢,描述一位貪官不會提到他早年的慷慨」、「然而在西方,至少追溯到羅馬時期,關於統治者的傳記就有著非常不同的傳統。2世紀時,普魯塔克刻畫了複雜的、前後不一致和性格有缺陷的人物。他常常通過關注一些瑣碎的行為和不起眼的階段,試圖描述一些重要人物有人性的一面,列舉出改變他們性格的偶發事件,從而說明那些影響的經歷和轉折點。後世的歐洲傳記作家也汲取並發展了這些傳統。」

所謂二元論非黑即白的敘事體系,在如今的簡中世界甚至愈發壯大,大概也是因此才更喜歡讀西方歷史學家寫的國史(一個非常無奈的文本返渡境況)

由此引出下一本歷史相關的插隊推薦

《絲路上的帝國: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引領世界文明發展的中亞史》

白桂思 Christopher I. Beckwith(著),苑默文(譯),聯經出版

當時讀完後如此寫道:這本書挺有意思,除了最後兩章關於現代主義的部分觀點比較激進(個人持保留意見),前面關於整個中央歐亞的發展變遷(論證「絲路」即中央歐亞本身而非只有單一功能的「貿易路線」,興衰成敗和全域地緣/雙邊演變休戚與共),以及後續以歐洲為主導的「海洋體系」的發展對絲路的衝擊等等,視角獨特。另外最神奇的部分是最後比對各種古語言之間關聯和差異的部分,看外國學者例證中古漢語vs現代漢語的拼寫演變,始終是相當微妙的閱讀體驗

附:閱讀時的書摘thread:https://x.com/There4I/status/1684460896549048320?s=20

《大地之下:時間無限深邃的地方》

羅伯特·麥克法倫 Robert Macfarlane(著),Nakao Eki Pacidal(譯),大家出版

(譯者的名字可能有些獨特,所以特別摘抄一下介紹: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荷蘭萊頓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

本書是一本聚焦講述從地表塵土、沈積層、地殼深處的逆向自然書寫,記得當時對書中描寫巴黎地下城的部分非常感興趣。同時對於地面之下的世界,其實人類在很多意義上都失去了主導權,那是一片由岩層、樹根體系、水體以及更深度沈積層為主的世界

在此,先插隊一本樹根體系的書:

《尋找母樹:樹聯網的秘密》

蘇珊·希瑪爾 Suzanne Simard(著),謝佩妏(譯),大塊文化出版

關於樹根體系,因為《大地》的作者也提到了樹聯網以及定義人,亦即和《尋找母樹》這一本相互呼應(有些po裡我可能寫成了去年讀過,但實際是今年年初時讀的,實在是記混了,見諒😅),當時感嘆這一本可謂是為本森林愛好者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樹木的根系網絡就像人類神經網絡又或者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互聯網一般,讓樹與樹(無論是同種類、異種類以及其他寄託於樹木生存的菌類、地衣類植物)之間能夠溝通/互惠/傳遞信息及共生照護,而「母樹」更是某處森林的靈魂,非常推薦感興趣的朋友一讀

同時,《大地》中關於沈積層的描寫,地殼越深處其實也會越像宇宙深處的狀態,所以會有很多物理學實驗在這些深處靜默開展、人類難以控制和消解的化學原料也都在這些深處自我aging,以及最重要的,人生過世百年後,無論如何,骨灰總會成為岩層沈積的一部分,或許是陸地深處,又或許沉降至萬米海底

由此引出第二本插隊:

《深:海洋怪奇物語:自由潛水人、叛逆科學家與我們的海洋手足》

詹姆斯·奈斯特 James Nestor(著),黃珈擇(譯),好人出版

可以算是一本對海洋的報導文學,面向涵蓋很廣,由自由潛水入手,一步一步深入萬米深海,閱讀過程中很嚮往的是作者與鯨群親身接觸時的體驗,那種被鯨群回聲定位的聲波信號在水下洗禮全身的感覺,只是想像一下都感覺像有股電流通過,推薦對海洋有興趣的朋友

《一顆頭顱的歷史:從戰場到博物館,從劊子手到外科醫師,探索人類對頭顱的恐懼與迷戀》

法蘭西絲·拉爾森 Frances Larson(著),徐麗松(譯),馬可孛羅出版

雖然是一本講人類斷頭時的書,但內容卻非常「美」,不是誇張意義的美,而是雖然血腥卻又充滿悲憫的美:「世人發展出無數的方式,設法合理化斷頭的恐怖吸引力。斷頭對在世者施與的力量很可能具有普世性質。即使被截斷的人頭在本質上陰森恐怖,但卻能帶來震撼:它會激發世人研究、祈禱、開玩笑、寫作、繪畫;導致他們轉身離去,或促使他們更進一步觀看,並帶引他們思考人性的侷限。斷頭的這種令人難以抗拒的本質或許很容易遭到不當利用,但忽略它卻是一件危險的事。這本書談的事一個令人驚駭的故事,但它終究是關於我們的故事」

這段摘抄不能涵蓋全書萬一,推薦全本

附:書摘thread:https://x.com/There4I/status/1709286539950178758?s=20

《五感之外的世界:認識動物神奇的感知系統,探見人類感官無法觸及的大自然》

艾德·楊 Ed Yong(著),孟令函(譯),臉譜出版

又到了最喜歡推薦的科普類,非常有意思的一本書,講述各種non-human animals如何具備各自物種所擁有的特殊能力來維繫種族繁衍,每一位都是在某些特長領域的super hero~

附:書摘thread:https://x.com/There4I/status/1707774083474092441?s=20

這一本同時也是《我擁群像》作者的新作,順便插隊一起推薦

《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全貌》

田菡、楊仕音、劉蓉蓉(譯),臉譜出版

如副標題,《群像》主要講微生物群的微觀世界,非常有趣,特別是關於人體內微生物群的部分,讀過後會對自己的身體有前所未有的新認識。再出新作直接跳脫到超級宏觀的動物世界,不得不說作者相當厲害

《被統治的藝術:中華帝國晚期的日常政治》

宋怡明 Michael Szonyi(著),李仁淵(譯),聯經出版

本書主要講明代的軍戶制度以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民間應對策略,視角挺獨特,在很多細部地區,族譜、文化習俗、傳統祭祀等等都還流傳保存至今,特別是宗教信仰更替發展的部分,很有意思

附:閱讀時的書摘thread:https://x.com/There4I/status/1701645258931474535?s=20

《獸靈之詩》

邱常婷(著),獨步文化出版

分為上下兩部,上部副標題——保留地的祭歌;下部副標題——模仿師的遊戲(兩部封面的插畫內容細節不同,均來自繪師:SUI)

算一算是一部上下加起來將近70萬字的大部頭,但是真的很引人入勝,故事從一對在保留地內相依為命的苦難兄弟為切入點,不急不躁一步一步緩慢架構出完整的世界觀,上部最後的10%很疼,然後就戛然而止在那個令人心碎卻動魄的中場休息(不得不說如今回想起來依舊對泰邦給璐安的留言方式感到震撼),當時感嘆什麼時候出下部,好在沒等太久(前後大概間隔2個半月),下部出版後又一鼓作氣(廢寢忘食)開始讀,其中某階段很擔心泰邦(哥哥)和璐安(弟弟)的結局,但故事的最終走向卻又不能用傳統意義上的圓滿或不圓滿來界定,反而是一個既憂傷又感動且深遠的metaphor,雖然哥哥弟弟在兩相對照世界中的彼此都沒能真正意義上physically在一起,卻又都在各自世界從鏡花水月中尋到了永恆堅實的mental attachment,真心是個宏大酣暢的故事

同時,最後一瞥還能看到阿哞的結局,很難不哭,讀阿哞的時候就覺得好像泰邦,後來果不其然由莉莉自己說出進行認證。如此看來給了阿哞一個不必和同世的牽掛(即便已改變樣貌再無法復原)分離,可以從此長相陪伴的結局,也算是對(鏡前的)泰邦和(鏡後的)莉莉(璐安)可能的命運的另一種詮釋吧

《性的正義:誰決定你的性癖好、性對象?絕非你的自由意志,而是階級、權力,還有A片調教。怎麼從這些桎梏中解放?》

阿米亞·斯里尼瓦桑 Amia Srinivasan(著),聞翊均(譯),大是文化出版

這本可以算是一本女性主義作品(雖然也涉及一定的同性相關),探討了不少相對敏感的兩性問題的諸多面向,作者的敘事思路非常清晰,論述的邏輯思辨非常完整、堅實且值得推敲及思考,推薦一讀

附:閱讀時的書摘thread:https://x.com/There4I/status/1685175094031654912?s=20

《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

艾瑪·拉金 Emma Larkin(著),黃煜文(譯),偉城出版

想了解緬甸(以及即視感強烈的「共產主義東亞」)的必備讀物,作者通過追訪Orwell在《緬甸歲月》中所描寫過的各地,希望探詢並重現Orwall在緬甸的這段時間裡,夾縫與親身體驗和歷史脈絡間的更真實感觸,可讀性很高,推薦給有興趣的朋友

附:閱讀時的書摘thread:https://x.com/There4I/status/1677997191879708675?s=20

《人類時代:我們所塑造的世界》

黛安·艾克曼 Diane Ackerman(著),莊安祺(譯),時報出版

最開始確實是因為寫著吳明益推薦導讀才決定入手的,但真正讀過後發現這是一部值得向所有人推薦的作品,對這本書唯一的評論是:推薦閱讀全本,可謂字字珠璣

《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陳德政(著),新經典文化出版

算是一本報導類文學,講述台灣兩位本土登山家首次挑戰K2的全程紀實,但書中對山本身的描寫同樣精彩。高海拔攀登是我個人很感興趣的一個領域,K2即喬戈里峰,屬於喀喇崑崙山脈,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雖然只比第一高峰矮200多米,但實際攀登難度卻比珠穆朗瑪要高出很多,也是死亡事故發生率最高的山峰(每四位登頂者就有一位罹難,這還是沒計算沒能登頂的死傷),因此登山者們也會稱它為殘暴之巔(savage summit)或者媒體更偏好的吸睛稱呼「殺人峰」,主要難度是在峰頂下方(但也是登頂必經之路)的bottle neck區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雖然書中所記述的這次挑戰最終沒能成功,但記得今年早些時候,書中的一位挑戰者呂忠翰再次嘗試終於成功登頂,當時讀到新聞的時候還是很為他感到開心的,因為在彼時書中承認失敗然後毫不動搖地離開實則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提到感興趣的話題,也就順便再囉嗦幾句,把一些感觸一起記一下:

【第一次對登珠峰這個話題感興趣,是聽過一期剩餘價值還沒改名隨機波動時的登山相關podcast,邀請專業人士聊聊登山以及那年珠峰很轟動的一場山難;後來再次對這個話題感興趣,是去年讀了《聖母峰之死》,由專職記者一手紀錄更早發生在1996年的慘烈山難親歷

也是讀過後才更深刻體會登珠峰是多麼危險的一件事,萬一不幸在山上罹難(然而真正發生時又是極其輕易,海拔5000米以上,哪怕經驗豐富的老手,只要有丁點閃失都可能要人命),至少一半以上的屍體是無法回收、又或者說根本無從回收的(無論是人力投入還是現實條件,回收山難屍體有時就是mission impossible),逝者就那樣留在原地或隨時間被冰雪埋葬,從此永遠和山長眠在一起

再後來在推上關注了一個叫「EverestToday」的帳號,每天播報攀登珠峰(或其他13峰)的各類實況消息,剛剛讀到一位國人和一位印度女性不幸罹難,點進去再多看幾條,便是有人成功登頂的祝賀貼文

這個帳號大概也是關注的最悲喜交織無常的一個帳號,每天有人成功登頂亦有人無聲死去

山不言語,但山始終情緒萬千

但是所有和高海拔攀登相關的主題,都應有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群體——「雪巴」,也就是同樣冒著生命危險協助攀山者們吃苦耐勞卻籍籍無名的高山原住民們,說他們才是高海拔攀登傳奇的真正締造者,一點都不為過】

《名為帝國的記憶》&《名為和平的荒蕪》(泰斯凱蘭兩部曲)

阿卡蒂·馬婷 Arkady Martine(著),葉旻臻(譯),獨步文化出版

二本一體的科幻小說,大背景是太空幻想類的帝國設定,兩位女主人公始終處於情不自禁戀愛思慕vs殖民者與被殖民者權力不對等的微妙關係中,在不斷的摩擦中協商平衡,主視角為「被殖民者」的女主人公,她雖然始終對「帝國」充滿嚮往,卻又難以擺脫某些既定身分限制和認同困擾,雖然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描寫角度相對新穎,主人公是來自(被殖民)小族群派駐帝國的大使,為了族群認同的延續,他們發展出一項能夠通過移植記憶的方式來代代相傳,但也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能讓人(或者其拋開肉身侷限的意識型態)實現永生,進而陰差陽錯成為了小族群得以和帝國抗衡的手段與條件(當然後續也牽扯出主人公小族群內部更細化的權力派系分裂,例如誰有權定義什麼樣的記憶是可以被保留或刪除的)。但故事開頭主人公出師不利,她的前任大使意外橫死且記憶體受到損害,導致她的交接充滿紊亂和危機,無法獲得完整信息從而牽扯出後續的一系列故事。女性作者對女性心理的描寫,筆觸很細膩,也許最開始會感到節奏有些亂,但之後漸入佳境,第二部非常流暢,個人期待系列還能再出續作

《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

徐承恩(著),紅出版(青森文化)

一提香港總會有個不知何時被冠名的「文化沙漠」,然而即便只是西西所稱「我城」,亦有一段非常厚重的形塑歷史,本書重點從明史開始,通過介紹和解讀十二本香港專題書籍,結合歷史背景與時間脈絡,一步一步細緻疏理所謂「香港」這一認同的過往、成長與塑造

《告訴我,你是怎麼死的》

茱蒂·梅林涅克 Judy Melinek、提傑·米契爾 T.J. Mitchell(著),翁雅如(譯),臉譜出版

書中作者記述了自己在NYC當法醫時期的經歷,全書都相當有意思,但最震撼的部分是第十章,講述親歷911事件的後續驗屍工作,記得當時寫:很久沒有在讀書時流淚,但這章值得

即便已經過去這麼多年,911的各種新聞畫面/紀綠片/遺屬訪談/紀念活動等等相關也早看過不計其數次,但在讀到最初的驗屍/身份認證標準是以拇指大小為最低限時,還是感到一陣強烈情緒起伏,這一事件的傷害之深、之廣、之久、之慘烈,可能永遠都存在無法想像的空間

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平靜、日常、不戲劇化,但越是如此,越餘韻悠長,也同時能看到在面對同樣規模等級的集體精神創傷時,一個健康的社會如何致力於彌補修復這一慘痛傷口(以及讓人更深刻體驗到對比自己所更熟悉的、放任傷口潰爛生瘡無限傳染的社會時,各自呈現的型態/後果之間的巨大差異

《他們說我是間諜:人類學家與她的秘密警察監控檔案》

凱薩琳·韋德瑞 Katherine Verdery(著),梁永安(譯),衛城出版

本書為作者講述自己作為人類學學者,幾次往返、常駐彼時仍是共產主義時期的羅馬尼亞進行田野調查的經歷,以及如何被國安局懷疑是美國間諜而受到密切監視

感觸最深是當作者開始接觸那些曾全身心相信卻實則在背後告密的朋友+曾密切監視她的秘密警察後,引發的一系列思考及論述

作者雖然對(某些完全是自我定義的)朋友的「背叛」感到難過,卻能痛定思痛意識到背後的體制才是真正的罪惡之源
她提到被監控者通常「有輻射性」(radioactive),在書中意即她本人,就像行走的核反應堆,會污染所有身邊/有過接觸的人,每一個人(特別是羅馬尼亞本地人)都會被秘密警察盤查,有些威逼利誘後發展為線民、有些則成為被監控的新目標,這也是國安局孤立她的極有效手段,想想這一手法其實在如今的威權統治下依舊屢試不爽

而當她的一位羅馬尼亞朋友向她坦白實則是她的到來才給自己造成這種傷害時,她百口莫辯;但同時當她反思「秘密警察」到底該如何評價時,其他的羅馬尼亞朋友則堅定認為她應該公開批判(至少表達譴責立場而不是借中立隱身)如此等等時刻,各種人的各種觀念的差異和衝突能引出很多思考

當然作者本身有很多privilege(美國白人女性,可以受高等教育,不必發愁生計,沒走過蠻荒地,且佔有能「原諒/體諒/嘗試理解共產統治下一切好處/壞處」的天然+學術光環),但她所描述的那些身邊人(以及她本人)在特定環境中的焦慮和恐懼完全能感同身受,若再換位思考羅馬尼亞人的遭遇代入駐多自身體驗,一切將會變得更加具象,也更如切膚之痛

你走過蠻荒地,或許可以是讓人不再naive不再對不切實際的極權暴政持有濾鏡幻想的優勢,但同時,那也將是始終恐懼隨行的詛咒

《1Q84》

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時報出版

應該是今年讀過的最長篇,45小時(或許《獸靈之詩》可以一戰),anyway,始終不影響做為收尾鎮場的位置,順便把當時的各種感想匯總一下:

【——從這週開始讀《1Q84》,前兩天也在推上寫,幸好是如今的年紀才讀,而不是出版早年就跟風趕時髦,書裡有很多相信自己十幾年前大概率讀不懂、但如今讀來卻依舊能充分感受的前衛性概念與荒謬現實:比如對LGBTQ群體無特指無奇觀化平實入微但又滿載哀愁的敘述、青豆專精踢下體的課程很受女性歡迎卻又被迫取消的現實、老婦人孤身靠一己財力構建的受難女性幫扶網絡、青豆和老婦人因家暴造成的女性傷害難以尋求正義而組成「法外制裁聯盟」的必要性與無奈、表達性侵/性騷擾受害者經歷如大屠殺倖存者般終生無法遺忘等等(特別是結合這幾年一系列me too進展,體會更加深刻)

沒有big brother的時代卻充斥little people,「我們擁有很長的手臂」如同「我有一個長長的望遠鏡」,不經意間埋藏深刻隱喻

如此長篇的真正功力大概就在於能保持住閱讀體驗的平衡和節奏,Book 2目前進度80%左右,個人感覺還是相當absorbing,大概能保持住這種閱讀狀態直接通關Book 3吧

——Book 3讀到一半,需要先記個想法,那就是閱讀過程中總會想起《燃燒》,雖然電影是基於村上其他短篇改編,但對比來看,反而《1Q84》有更多可以借鏡的文學性共感,比如男主都是「想寫但還未能寫成」的預備役作家,都對世界疏離、邊緣、混沌,都有怒恨為底色的廢墟式父子關係,女性的社會境遇和生存現實也始終危機四伏

電影裡關於最後鍾秀是否真的殺死了Ben還是那僅僅是他的幻想創作一直是充滿開放性討論的仁者見仁,但如果借1Q84來理解,亦即現實和幻想/世界與世界的邊際其實並不總是那麼清晰,隨時隨地都可能切換、失序或崩塌,天吾的書寫將有兩個月亮的1Q84帶入現實(但也可以反向理解為將他帶離現實),那麼鍾秀在最後也同樣可以是:殺了也沒殺,或沒殺也殺了(海美總提到的那口大家都不記得的井如此看來意象類似青豆無法再找到的高速公路太平梯,那裡或許就是某個世界的切換點也說不定)

之前看有朋友說看過《燃燒》更懂村上,深以為然,如今更是反之亦然,某種意義上說,大概李滄東和村上互為鏡照吧】

(新年願望之一是希望早日讀到村上新長篇的臺譯本,以及私心希望還是能由賴明珠翻譯)


最後,是一些讀過很不錯(但實在寫不動配圖推薦了)的作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查看內容簡介:

《魚眼》—— 薛西斯(著),凌宇有限公司出版:以一宗駭人聽聞的女性連環殺手毒殺兒童案件為引,探討了很多社會問題及各類觀點衝突(除了人物名字偶爾略中二會感到出戲以外),推薦一讀

《抱歉,我討厭我的孩子》—— 四絃,鏡文學出版:很寫實的女性視角小說創作,推薦感興趣的朋友

《童話世界》&《八尺門的辯護人》 —— 唐福睿,鏡文學出版:同一作者的作品,《辯護人》今年改編成了影集很受歡迎,不過小說確實也精彩,推薦閱讀,另一本有房思琪的影子,也許會有trigger warning,謹慎推薦

《北海鯨夢》—— 伊恩·麥奎爾 Ian McGuire(著),馬耀民(譯),啟明出版:故事很冷峻但也同時很辛辣,對所有人物沒有任何同情與仁慈,就是純粹的冰原狂野上,人亦獸的生存現實(也因此購入了大名鼎鼎的《白鯨記》,發現很厚一本,心安理得納入明年計劃)

《箱子》—— 卡蜜拉·拉貝格 Camilla Läckberg、亨利克·費克修斯 Henrik Fexeus(著),王娟娟(譯),商周出版:最開始是本著當作瞭解瑞典社會境況的社會派小說讀一讀的心態來讀的(雖然承認推理/斷案這些元素本身也有吸引力),意外發現還是相當有趣的一本,關於魔術的反思角度對我個人來說很新穎,推薦感興趣的朋友,附:閱讀時的書摘thread:https://x.com/There4I/status/1710609276622790737?s=20

《熾熱之夢》—— 喬治·馬汀 George R.R. Martin(著),章澤儀(譯),蓋雅文化出版:密西西比河結合蒸汽朋克以及吸血鬼元素,很有力量但也同時很血腥的一本幻想作品(有種馬克·吐溫筆下的密西西比河經過幻想加工,開始流出玫瑰色血腥的融雜感,個人還是挺喜歡的)

《園長夫人》—— 黛安·艾克曼 Diane Ackerman(著),莊安祺(譯),時報出版:和上面推薦過的《人類時代》同一作者,本書為根據史料、日記和知情人採訪等途徑,再寫重塑二戰背景下華沙動物園園長夫人的真實人生經歷,很有趣很生動但同時也很疼很傷感,推薦一讀

《寂靜的地球:工業化、人口爆炸與氣候變遷,昆蟲消失如何瓦解人類社會?》—— 戴夫·古爾森 Dave Goulson(著),盧相如(譯),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一本以昆蟲為切入角度的科普類作品,有些數據讀起來還是令人備感擔憂的(可以搭配上面提到過的《蜂》),推薦給對議題有興趣的朋友

《巴別塔學院》—— 匡靈秀 R.F. Kuang(著),楊睿珊、楊詠翔(譯),臉譜出版:故事背景設定很有意思,當「翻譯」在18世紀的大英帝國是一種可實現「銀工魔法」的奇特能力時,帝國的殖民擴張因此有了更軟性、隱晦但最終更具毀滅性的張力。不過很個人的閱讀體驗是,總覺得後半部分某位重要人物掉線後(而且掉線的方式和時間節點都過於突然),整體走向就開始有些不再平衡,類似失去了L的《死亡筆記》的那種缺失感,but anyway,也只是個人感受,綜觀全本來說大概能算瑕不掩瑜

《龍頭鳳尾》&《鴛鴦六七四》—— 馬家輝(著),新經典文化出版:港味十足的亂世江湖,史觀大背景下小人物間的愛恨情仇辛辣、狂亂、狠戾卻也香豔,陸南才最後只留鳳尾的點題實在唏噓,兩本連讀下來非常過癮

《邦查女孩》—— 甘耀明(著),寶瓶文化出版:感覺應該是本挺熱門的書,雖然很長的故事,但文字始終保持整齊美學,同時可以對日治臺灣時期的大背景以及中央山脈的伐木業有深入了解,其中很多對動、植物的描寫也很有意思

《厭世機器人III》—— 瑪莎·威爾斯 Martha Wells(著),翁雅如(譯),高寶出版:延續前兩部的詼諧吐槽風格,經常會想像出類似銀桑那般被迫打工的死魚眼機器人lol

《樹的秘密語言:學會傾聽屬於,潛入樹的神秘世界》—— 彼得·渥雷本 Peter Wohlleben(著),陳怡欣(譯),地平線文化出版:介紹了很多樹木相關的知識,結合上面提到的《尋找母樹》,現在出門也更願意多看看各種樹們的樣貌

《心臟:從演化、基因、解剖學看兩千年探索和治療心臟疾病的故事》—— 羅伯·唐恩 Rob Dunn(著),翁仲琪(譯),真文化出版:從書名就能看出一本關於心臟的科普類讀物,推薦感興趣的朋友

《神的方程式》—— 加來道雄 Michio Kaku(著),蔡承志(譯),時報出版:只能說我確實並非理科人,雖然已經是平易近人到最低限度好懂的物理學科普,有些術語紛雜的部分還是得多讀兩遍,不過這本書倒是讓我理清了某種物理學的真諦:說到底,物理學的終極,大概是哲學(當然,可以說這是局外人的浪漫化想像,但這個面向的物理學確實具有非凡魅力)

《獸醫超日常》—— 強納森·克蘭斯頓 Jonathan Cranston(著),祁怡瑋(譯),麥田出版:獸醫很累也很忙,但獸醫很有趣而且——超偉大,強力推薦~

《正午惡魔:憂鬱症的全面圖像》—— 安德魯·所羅門 Andrew Solomon(著),齊若蘭(譯),大家出版:同時也是《背離親緣》的作者,《正午惡魔》中作者全方位記錄自己和憂鬱症共存的各種感受與經歷,相對來講也是較為主觀的書寫,不過非常值得一讀(但可能涉及trigger warning,謹慎推薦 )

《馴羊記》—— 徐振輔(著),時報出版:很難界定具體類型的一本書,但作者通過自己的旅行隨筆從而展開對西藏文革時期的追述以及對當時某位日本學者流傳下來的《馴羊記》的節選翻譯等等,推薦感興趣的朋友一讀

《女巫瑟西》—— 瑪德琳·米勒 Madeline Miller(著),章晉唯(譯),寂寞出版:可以一讀的希臘神話再創作,很喜歡其中的一段:「我這輩子第一次處在一群凡人之間。他們脆弱的身體需要無盡的照顧,要吃要喝,要睡覺休息,要清潔四肢和排泄。我心想,凡人一遍遍打理自己真的好有耐心」。當時也感嘆,原來維繫生命日常本質就是一場漫長的耐力考驗,所以懶得吃飯/打理房間等等時刻,大概就是失去耐心的時刻

《樓上的好人》—— 陳思宏(著),鏡文學出版:也是《鬼地方》同作者,這一次故事背景放到了柏林,夏日三部曲的收尾篇,依然不錯

《十三級階梯》—— 高野和明(著),劉姿君(譯),高寶出版:非常純正的日系推理小說,屬於個人偏好,推薦感興趣的朋友

《高度狂熱》—— 橫山秀夫(著),葉廷昭(譯),圓神出版:雖然大歸類算推理小說,但真正讀過感覺更符合社會派小說,以一場轟動全日本的空難為引,講述新聞媒體的種種生存現實。很喜歡主旨的那句核心「上山就是為了下山」,結合上面談到的對攀登這個領域的興趣,這本書裡也點出了一個很殘酷的事實:下山比上山難,因為大部分山難都發生在「登頂」這一榮耀時刻之後的下山時,如何能安全下山,或許才是所有登山者真正需要考慮的終極問題

同時,這本書是我2023開年的第一本書,所以就列在最後的最後,做一個起承回歸的收尾~


最後的最後的最後:感謝能讀到這裡的朋友!(畢竟後面自己都寫累了有些敷衍了事,還請見諒😅),很長很囉嗦也很主觀的一篇流水帳閱讀總結,各種類型也是大雜燴一鍋燉,希望有安利到某本會感興趣的作品吧~


最後的最後的最後的最後(快夠!),提前祝大家聖誕&新年快樂,希望明年也能繼續閱讀愉快~🥂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我是自己的石頭words matters 我隨便寫寫,你隨便讀讀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寫在拜登宣佈退選之後

燃燒的1Q84——李滄東與村上春樹

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