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康怎樣解開北愛爾蘭三十年的警民仇恨之結?

FunkyLily
·
·
IPFS
·


(原文於13/10/2019在 Medium 刊登)

自林鄭引用緊急法訂立蒙面法後,一向言談從容婉轉的彭定康接受 Sky News 訪問少有地表現憤怒,直刀直入地怒斥林鄭引用緊急法的行為是「Crazy」﹑「Absolutely madness」(看過不少彭定康的訪談從未見過他這般生氣)。整件事的笑位的是林鄭居然在記者會上質疑彭定康,反問如果類似事件發生在自己國家,他會如何處理…… (條友真係唔識架喎)

事實是,彭定康作為1998年成立的北愛爾蘭治安獨立委員會主席,成功化解了北愛爾蘭三十年來的警民仇恨。1999年出版,正式名字為《新開始:北愛爾蘭的治安》的《彭定康報告》成為了世界上處理類似衝突的藍本。林鄭此話一出立即被全城恥笑。

彭定康回憶錄裡面憶述關於自己在北愛爾蘭工作的章節名為「Crazy Irish Knots」,形容北愛問題像死結一般。三十年的衝突除了涉及主權﹑種族﹑階級與宗教矛盾外,其中一個激起長年衝突的原因就是警察濫暴問題。當年的北愛有四成天主教徒人口,而北愛皇家阿爾斯特警察(Royal Ulster Constabulary) 卻只有8% 天主教徒,新教徒佔警隊大多數。皇家阿爾斯特警察歧視信奉天生教的愛爾蘭人,而且對不少共和派(主張愛爾蘭島統一)天主教徒進行濫殺及酷刑。激發起實行恐佈主義的準軍事組織愛爾蘭共和軍崛起。

1998年北愛問題稍為平靜之際,北愛爾蘭自治政府、愛爾蘭政府和英國政府簽訂《貝爾法斯特協議》,展開了北愛和平進程。各方協議需要處理的其中一大難題就是臭名遠播的皇家阿爾斯特警察問題,親愛的共和派要求解散警隊,親英的保皇派則要求保留皇家阿爾斯特警察,這個問題被當時被認定為無法解開的結。

就在彭定康離任港督回到英國的幾個月後,時任北愛爾蘭內閣大臣 Mo Mowlam 邀請他成為北愛爾蘭治安獨立委員會主席。曾為北愛爾蘭次長以及作為愛爾蘭裔天主教徒的身份讓彭定康比更多英國政治家更合適擔任此角色。

彭定康如何解開這個死結?

彭定康委員會成立後,除了翻查多年來警民衝突的資料,亦開始邀請公眾投寄意見書及問卷﹑舉行大量焦點小組(Focus group) ﹑會世界各地的警務專家會面,並於北愛爾蘭不同地方舉行公眾對話會。

彭定康回憶起當時準備到一個叫 Portadown 的小鎮出席對話會前夕,小鎮附近遭受愛爾蘭共和軍的炸彈襲擊,造成31人死亡。但那次對話會依然吸引約一萬人出席,約一千人發言。而在這個危險的環境下,彭定康與其他委員會成員反而決定放棄保安措施。這是因為他們認為在市民與警察的嚴重對立下,警察在會上的存在會令市民無法暢所欲言。

在調查中,彭定康認為警隊要成功改革,需要經得起五大測試:

1. 未來的警隊能否有效用且效率高的治安工作?
2. 他們能否提供不偏不倚的治安工作,且不受黨派控制?
3. 他們能否對法律及社群問責?
4. 他們能否讓警察在社會上變得更有代表性?
5. 報告的建議能否維護所有人的人權與尊嚴?

經過一年的調查,彭定康認為北愛的警隊無須砍掉重練,但需進行大量沿革,並於1999年發表報告提出175項改革建議,其中包括在報告發表後的十年內,將警隊召募比例上天主教徒與新教徒各佔一半﹑將皇家阿爾斯特警察改名為北愛爾蘭警察 (Police Service Northern Ireland),以去除任何英國與愛爾蘭的政治色彩,警署不再升起英國國旗﹑將警隊管理獨立於行政部門大規模削減警隊編制等等。報告發表後初期,各界仍有不同聲音,但這份報告於後來成功平息了共和派與保皇派的嚴重分歧。報告至今二十年,北愛人對警隊的信任比例由當時的谷底上升至81%。彭定康化腐朽為神奇。

在整個調查研究中,彭定康抱著一些信念,認為警隊必須遠離政治角力與暴力的核心,以及不要逃避嘗試以溫和的手法去做正確的事

歷史告訴我們,社會上一些複雜難解的死結也有解開的可能。問題只在於掌控權力的人有沒有決心與氣度去嘗試把出軌的列車返回正軌。明顯地,林鄭兩樣特質也沒有。面對警員失控﹑警隊濫暴﹑學生站出來指證警察非禮﹑被捕人士的全裸屍體浮於海面等等幾個月前無法想像的可怕荒謬事件,她仍然無動於衷,並只懂將情況火上加油。加上一堆堆令人傻眼的失常行徑,例如邀請美國參議員到港會談卻臨時失約。

很快,香港就只剩兩條出路:變成另一個北愛爾蘭或者另一個新疆。

真正的千古罪人不是彭定康,而是林鄭月娥。

身份認同﹑宗教﹑中共和香港 — 彭定康的告白與回憶。
也許我們的末任港督能夠為我們帶來一點啟示medium.com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FunkyLily「在現實中的理念,暴力這東西成了非暴力,相反地,非暴力的東西卻成了暴力。」我的青春就存在這麼一個年代。 https://www.facebook.com/funkylilywrites/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重訪邊城》- 張愛玲香港與台灣之旅

《棄貓》 — 村上的家族與個人記憶 (還有後記憶)

虛有其表的面子在死亡面前甚麼都不是 — 《伊凡.伊里奇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