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東京從新橋站走到「有樂町高架下」的飲食空間

黃宇軒 Sampson Wong
·
·
IPFS
·
在東京新橋站附近這一段高架鐵路橋下,滿滿地架設出各種食肆、酒吧和居酒屋,好些店鋪都把桌椅放在道路空間。週末來到這兒,那種熱鬧帶來很強的感官衝擊,強烈的氣味、聲音、燈光混和在一起。

原文刊載於黃宇軒IG

最近香港出現了怪誕的、關於「發展夜市」的討論。這討論背後其實指向一個極簡單的現象:疫情結束後,大家發現,香港這座城市,入夜後忽然變得寂靜,商店早關門,想在外逗留消費的人不多。

關於這問題,暫時按下不表。這次反而想分享,這討論讓我想起旅行時曾遇上過的強烈怪異感,和在東京我很喜歡的一處地方。

疫情到了尾聲之際,有天身在東京,是週五晚,從新橋站走到聽說過很久、一直很想去看看的「有樂町高架下」飲食空間。

在東京新橋站附近這一段高架鐵路橋下,滿滿地架設出各種食肆、酒吧和居酒屋,好些店鋪都把桌椅放在道路空間。週末來到這兒,那種熱鬧帶來很強的感官衝擊,強烈的氣味、聲音、燈光混和在一起。

晚上10時、11時過後,每間店鋪都水洩不通、人聲鼎沸,那種熱鬧場面,在世上許多城市都找不到。

我記得那次遇上那種極致的黑夜熱鬧之時,竟有點怪異的不適。在一間酒吧坐下來後,我終於疏理出為何我有點shocked也有點失落,原來我很久沒見過這種有點歡快、像是要浪擲下班時間的瘋狂場面。

這場面跟日本的飲食和職場文化有關,但也跟城市「剩餘」空間的運用有關,「有樂町高架下」發展成現在的模樣,也有本身的軌跡和緣由。

我知道理性而言,眼前的熱鬧,成因複雜,沒單一理由。但感性上,眼前的熱鬧對我頗有衝擊,我不斷問自己,這是一種怎樣的conviviality? 但我知道自己其實心底一直在想,疫情過後,香港會有這樣熱鬧的場面嗎?(或需要這樣的空間與場面嗎?) 沒想到現在真的出現了相關的討論。

Anyway,說遠了,其實本來只是想說,這幾天的「夜市討論」,讓我想起要跟大家對薦:

如果去東京,晚上身在銀座和新橋站附近,可以去「有樂町高架下」走走,感受走進這黑夜異空間的特有魅力。一整排像是被隱藏起來的橋下餐廳,夜半熱鬧至極,頭頂列車駛過的噪音不絕,橋下的通道有點informal。

那樣的東京角落,獨特也教人難忘,是在黑夜東京散步很好的選擇。

#散步學
#城市散步學
#香港散步學
#東京
#新橋
#有楽町
#有楽町高架下

黃宇軒IG
黃宇軒FB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