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口腔癌悄悄找上門!認識成因、症狀與治療方式

冷氣調低點
·
·
IPFS

什麼是口腔癌?

口腔癌是一種發生在口腔內部的惡性腫瘤,可能發生在舌頭、牙齦、頰黏膜、口底等部位。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在確診時已進入較晚期,因此盡早了解口腔癌的知識和早期徵兆,一旦發現異狀一定要及早就醫以免影響黃金救治期。

口腔內有突起物就是口腔癌嗎?

大家也不用太擔心,並非所有口腔內的突起物都代表口腔癌,口腔內異物可能包括良性與惡性病變。

  • 良性病變:口腔纖維瘤(因長期摩擦或刺激形成)、骨隆突(由骨頭增生引起)、或某些由潰瘍導致的腫脹。這些通常不具危險性,但仍需觀察變化。

  • 惡性病變:若突起物長時間未消退,或伴隨其他異常症狀,例如疼痛、潰瘍不癒合、顏色改變等,就有可能是口腔癌的警訊,應儘早至牙科或口腔外科檢查。

口腔癌的形成原因

口腔癌的發生與日常習慣密切相關,主要的危險因素包括:

  • 長期口腔刺激:如佩戴不合適的假牙、長期咬傷口腔黏膜,可能導致慢性發炎,增加癌變風險。

  • 不良嗜好:吸菸、嚼檳榔、過量飲酒等習慣會使口腔暴露於高濃度的致癌物質,增加罹癌機率。

  • 口腔衛生不佳:若口腔清潔不當,細菌與發炎反應可能促進癌變。

  • 營養不均衡:長期缺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A、C、E,可能影響細胞修復能力,增加罹患口腔癌的風險。

口腔癌初期可能出現的症狀

由於口腔癌初期通常無明顯疼痛,許多患者未能及早察覺。若出現以下症狀且持續超過兩週未改善,建議儘早就醫檢查:

  1. 口腔內出現潰瘍或傷口,且長時間無法癒合

  2. 口腔黏膜顏色異常,如出現白斑(白斑症)或紅斑

  3. 舌頭或口腔內部出現疼痛、麻木,或可觸摸到異常腫塊

  4. 咀嚼、吞嚥時感到困難,或舌頭活動受限

  5. 說話困難,聲音出現變化

  6. 口腔無故出血,且原因不明

  7. 牙齦或頜骨腫脹,甚至突然出現牙齒鬆動

若有上述情況,即使沒有明顯疼痛,也應立即尋求專業診斷,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口腔癌的治療方式

針對不同的病程,口腔癌的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外科手術

透過手術切除腫瘤,以防止癌細胞進一步擴散。若腫瘤較小,可透過雷射或簡單手術去除;若範圍較大,則可能需要全身麻醉進行較大範圍的切除。

適合早期患者,可有效去除腫瘤,提高存活率。

2. 放射治療

利用高能射線照射癌細胞,破壞其生長能力,可單獨使用或與手術、化療搭配進行。

適用初期患者或無法手術的病患,無須進行手術切除,屬於非侵入性治療。

3. 化學治療

透過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癌藥物,阻止癌細胞擴散,並可與其他治療方式搭配使用。

適合中、晚期患者,或需防止癌細胞轉移者,避免癌細胞擴散。

4. 光動力治療

使用感光藥物與特定波長的雷射光照射癌細胞,破壞其組織。

適用早期口腔癌患者,或搭配其他治療方法使用,同樣屬於非侵入性治療,且治療時間短。

如何預防口腔癌?

儘管口腔癌是一種嚴重疾病,但透過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定期檢查,可以有效降低風險:
戒除菸酒與檳榔,避免口腔長期暴露於致癌物質。
保持口腔衛生,養成正確的刷牙與使用牙線習慣,定期洗牙。
改善飲食,攝取足夠維生素與營養,增強免疫力。
避免長期口腔刺激,如佩戴不合適的假牙、反覆咬傷口腔內壁。
定期口腔檢查,特別是有高風險因子的族群,如有吸菸、嚼檳榔習慣者,應至少每年檢查一次

結語

口腔癌的發生往往不易察覺,導致許多患者錯過早期治療的機會。然而,透過了解其症狀、成因與治療方式,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們可以有效降低罹癌風險。定期檢查、注意口腔內的變化,才能確保口腔健康,及早發現潛在問題。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