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丨Day 2丨对面的实验园区
我在前一家公司工作时,公司厂区对面是另一个公司的园区,是一片还在建设中的,尚未开发完成的园区。因为每天在办公室里坐着,坐得时间太久屁股疼,我就自己随便去什么地方溜达。公司的厂区里面也很大,不过没什么风景,我就转到了厂区的对面。
对面的公司园区据说是要建成一个实验基地,园区里已经建好了几座楼体的外壳,但楼体内部的装修还没有完工。园区里的绿化做得很棒,景色宜人,路边还有一些刚刚运过来的树苗,要继续栽种。因为园区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里面都是一些建筑和装修工人,他们忙着做自己的事情,没人注意我、理会我,我自己一个人转悠得很自在,没人打扰。我在这个开阔的园区里随意地转悠,偶然给我一种还在美国大农村的感觉。这种很开阔的地形,不会像城市里那种寸土寸金一样,给人一种逼仄、喘不过气的感觉。在这种地方我感觉很自由。
我星盘上关于天顶和天底的配置,是天底处女,天顶双鱼,对此的解释是,我的原生家庭氛围是一种龟毛、紧张、逼事贼多的氛围,我从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走出来,未来要追求的道路,要走向的方向就是包容、宽松,消融了所有规则和边界,就像眼前这种开阔的空间一样。
因为这种空间给人以自由感,走在这个园区里,我的思维也跟着变自由,开始漫无目的地想各种事情。当时我正在写一个同人小说,要考虑小说的剧情下一步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小说人物该用什么语气说出怎样的对白。我一边在园区里散步,一边构思我的小说。后来发展成,我坐在办公室里没有灵感,想不出来的时候,就跑去这个园区里走一圈,有时候光是在脑子里想也没用,我还要说出来,这样发展可以吗?不行,这个不符合逻辑。那要不这样呢?太复杂太曲折了,搞这么多没用的次要人物出来,会让读者失去耐心,搞不清这一章想要讲什么。这一段对白该怎么写呢?这两个人该怎么对峙呢?我在空旷的园区里自言自语,为自己构思剧情线的方向,然后再推翻。构思一段人物对白,模仿人物的语气说出她们该说的话。因为这个园区地广人稀,即使自言自语也没人听到,没人会觉得我奇怪。偶尔会迎面遇上一两个人走过来,我就把手机拿到耳边,假装自己在讲电话。哈哈
后来时间久了,我发现我对这个园区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我很爱我笔下的那些人物,我又经常在这个园区里构思她们的故事,所以我连同着对这个园区也“爱”了起来。甚至我会有一种错觉,好像我只要来到这个园区,就能见到她们了。她们和我不再是平行世界,无法相见,我们可以共同奔赴到同一个地方,然后冥冥之中见面。
有天晚上,我在公司呆到很晚,出门的时候已经天黑了。开车出来的时候,我看到对面园区的楼里亮起了灯光,远远地看过去,感觉澄黄色的很温暖。我脑海里忽然就浮现了两个小说里的人物,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这个园区里构思关于她们的故事,忽然感觉更加爱这两个角色,也爱这片园区了。我也知道,我不会永远都能够在这个园区里通行的。等到这个园区建好的那天,我大概就不能再进入了。除了这个实验基地有保密性质,大概不能让外部人员进入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等到实验基地建好,这里的员工越来越多,像现在这样人烟稀少的氛围就会消失,这里就不再是一个无人打扰,可以让我自由散步,自由思考的地方了。
后来我慢慢减少了去这个园区散步的次数,和这个园区之间的情感纽带也渐渐变弱了。又过了大概一年多的时间,实验基地慢慢地建好了,园区的四周也围上了栅栏,大门口还增加了安保人员,大概是不会再让外部人员随便地进去了。我偶尔进去,还会有巡逻的安保人员过来问我,是不是这里的实验员?这已经不是以前那样无人打扰的状态了。
再后来,我从之前那个公司也辞职了,在离开之前,我又去了一次那个园区,虽然现在我已经不经常地会把这个园区和小说人物迅速地联系起来了,但我仍然记得当时在这个园区里度过的每一寸自由的时光。
哦对了,顺带一提,对面的实验基地,工作氛围真的比我之前的公司好太多了。太多细节不想展开说,但给我的感觉是,即使那个实验基地已经建成,外部人员不能再随意进入,它依然是一个包容、温柔的园区。并没有因为它的建成就改变了它当初带给我的感觉。相比之下,我们公司就像一座大型公共厕所。大概在那个园区工作的人,也觉得自己对门有这么一座公共厕所,是一件很晦气的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