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體系|INFJ的小本子
第三天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或者當你處於一個外在變動比較大的環境時,什麼樣的東西能帶給你安心感?
它可以是有用的、無用的,可以是隨身攜帶的,或者是放在家裡的;那樣物件,可以是食物、或者一個習慣等。總之,有它在,你會感到安心。
Warning:這一篇聽起來會有點nerd。
本來很想在這一期書寫中儘量避免回答與文字載體相關的物件,因為它們太顯而易見地承載意義,卻不是重在其物質性。但我還是不得不說,是我各種各樣的小本子。
小本子會用來寫很多不同的事物,有些時候一個本子裡的內容還很混雜,而電子行事曆、記事本的入局,更是讓我徹底無法清晰明瞭地把它們分工好。但從小到大我都沒法放棄它。我用小本子記過家庭作業、記過日程行事曆,做過to do list和done list,記錄備忘和重要資訊,紀錄過時間的分配,寫過日記心事,紀錄過自己的狀態高低,紀錄過學習到的或自己發現的維持精力效率的方法竅門,寫過CBT和冥想練習紀錄,規劃過行程或做事的步驟,紀錄過靈光閃現,紀錄過生活中發生的趣事,抄寫過詩句,令自己靈氣充滿的句子,也短短地做過手帳⋯⋯
甚至有一陣子,我還在小本子裡寫了一段以I am開頭的句子,寫下自己喜歡的、期許的特質,那些看到時就會感到靈光熠熠的詞,每天早晨讀一遍,就覺得沐浴在那些詞帶來的光芒中,安定、自愛、能量充沛又柔軟。(但原文很恥,就不分享了。只小小分享一句是⋯⋯I am resilient as a tree, a deer, a Navi person⋯那陣子剛看完阿凡達不久,很為有力量又有靈性的Navi女性所著迷。)
作為J人,將自己的未來的構想和對當下的觀察「油墨化」,落到紙上,變成條列、表格,總是樂此不疲。
也很喜歡翻閱自己過去的小本子,小時候有那麼幾年,每個時期有一本,串起來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長軌跡。當然,我很提防自己「不小心」翻開它們,因為必然會掉落回憶黑洞,合上本子時往往是淚眼汪汪、心頭暖暖,而又一個晚上的時間都被悄悄夾進了本子裡。後來內容分化、本子也變多,變得散亂,有時候仰賴電子紀錄,紙本就會缺一段。我並不喜歡這種千瘡百孔的紀錄地景,但也無可奈何,畢竟長大後的生活越來越破碎,也越來越移動。
從小我出門時,即使是去爬山、遊玩、探親戚,書包裡也一定要放一本書,再不濟也要放個小本子,放筆。為了這,常常被家長唸假認真,有時還為了糾結帶本子還是帶書、帶哪本書而耽誤出門時間。但它們是我空隙時間不會無聊的確保,也是一旦有東西需要紀錄可以立馬拿到的工具,更是一種純粹的安心,我想那會是某種尚未被意識到的自我認同,我總是要和這個文字符號創造的意義世界在一起,才能安心。
而現在無論我遷徙去哪裡,以往的本子,也一定會隨身帶去新的地方。它們是我所經歷的日常的固態化,是我內核的外顯,是我能握在手中的流去了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