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主流标准,人生就处处是绝境|一个简中LOSER的年终总结

逸洲
·
·
IPFS
一个容错率低也不包容差异的环境里,异类怎样都是错。

这是我坚持写年终总结的第十年,即便我总觉得自己的内心好像还停留在刚刚写下人生中第一份年终总结的大一。可是时间,就是这样在你察觉不到的时候悄然飞逝。

2024年对我来说,是过去十年里状态最差的一年。我将年度关键字定为“困”,这个字无比贴切我当下的状态。

困,于身体

困,字面意思上讲就是身体上的想睡觉,总是想睡觉,早起上班的清晨对我来说永远是折磨。我总是觉得自己精力很差,对什么都提不起劲头,每天浑浑噩噩,只想躺着。

困,于环境

从微观上说,是困于个体所处于的环境。做着一份不喜欢不擅长,没有任何成长空间的屎上雕花工作,整个人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宛若一具行尸走肉,充满着浓郁的死感。我就像个植物人,明明没有任何醒来的希望,却被机器勉强维持着生命,看似在活着,可是这样的人生,真的有意义吗?

从宏观上来说,是困于这个糟糕的社会大环境。而这个环境,让我无法摆脱那个让人绝望的工作,也看不到未来的希望,陷入更深层次的折磨。这不再是个有着高容错率的时代,你的每一步都在决定着你的未来。而我,一个高考以后每一步都在走偏,年龄又即将奔三的倒霉蛋,再也不会被赐予重新来过的机会,只能在那条岔路口上,看着自己的方向越来越偏离自己理想的生活,陷入深深地痛苦。文科女、性格内向、不会提供情绪价值、没有一技之长、年纪偏大、工作经历不垂直,每一点都是不被这个萧条灰暗的求职市场所容纳的致命缺点。我真的看不到我的人生有什么一丁点的新可能。

从时间维度上看,原生家庭与应试教育的环境塑造了我。

作为“小镇做题家”二代,人生的前18年,我的生命中只有学习两个字,学习之外的东西都不是被在意的。即便我不是个标准的小镇做题家,因为我从小就反感着应试教育那一套。可应试教育却也塑造了我对事物的评价标准。我确确实实不擅长社交、沟通协调、管理等做题以外的事情,而应试教育偏偏为我这样的人提供了一种舒适圈,让好好学习,不关心其他成为了一种好学生的表现。直到高中毕业近十年之后,我才猛然间意识到,原来我其实是个社会差生。而我,也真的被那个环境困住了,再也没有什么改变的可能。

从另一个维度讲,应试教育也阻碍了我扬长避短的路,所有学习以外的东西都是无用的,所以我根本没有机会在年少时去挖掘自己到底真正擅长什么,是否具有天赋,而这,也成了我进入大学以后,充满迷茫,不断走弯路的核心原因,也就促成了当下的困境。同时,应试教育又使我养成了行为被动、畏惧权威的性格,直到工作以后,我才深深意识到,这样的性格到底会给我的人上带来多少阻碍。

困,于性格与天赋

作为一个非常典型的INTP,我简直是站在了被社会欢迎的那类人的反面。非常社恐,完全不会来事,情绪敏感度低,反应慢,情商低,不会看人眼色,不能从神态等细节中体察别人的情绪,提供不来情绪价值,沟通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做事马虎,三分钟热度,以至于我在怀疑自己是ASD和ADHD的结合体。

这一年我尝试着寻找我这样的人有什么出路,可是越探寻越发现,我这个性格好像根本就没有出路。

我听了几期王泽鹏的直播,从他对“不会穷计划”的宣传中,我悟出了自己穷的原因。求助很重要,链接他人才能得到自己该有的资源,这对于我一个i值含量96%,从小到大都是人群中的边缘人物的避世i人简直难于登天。而在这个红利已尽,资源掌控在少数人手中的年代,提供情绪价值是门槛最低的商品,可是我是个对情绪天生钝感到怀疑自己ASD的家伙啊,哪里能提供得了什么情绪价值呢?王泽鹏反复强调认知的重要性,可是我清楚,我的问题根本不在于认知,而是我根本不具备不穷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素质。

我也在机缘巧合之下以极其划算的内测价格加入了北辰青年的会员社区,可是很快发现自己与这个人人都在打造着ip,努力呈现出自己的吸引力的场域的格格不入。个人品牌,绝对不是我这样的loser所适宜的道路。

而孤独的阅读者船长葛旭给出了另一条路,出海做生意,很巧合的是他也强调思维模式的升级,好像培养了问题意识,搭建了人文社科等宏观框架后便更能在各个国家混得游刃有余,而我也十分清楚,对于一个连在自己国家都混不好的纯i之人,这样的路也绝对行不通一点。

社交能力,好像被他们是每个人的出场预设,可对于我来说,却仿佛是外星人的知识,根本搞不懂一点。就算只是做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吧,你也要沟通协调能力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有很高的悟性,懂得揣测领导心思,作出领导喜欢的决定,同时对细节敏感度高,执行力强,成为领导和同事都喜欢的天选牛马,我真的做不来一点。

说到这里,我知道一定有人嫌弃我,嫌我不努力,不能主动自己改变去实现社会化。可是这真的没有那么那么简单。从小到大,身边人总是在劝我外向,劝我多跟人沟通。可是在这件事上,我就像上学时班上那个总是在考倒数第一的同学一样,就算他也知道好好学习,甚至可能比其他同学还努力,可是真的就是及不了格啊。

天赋可能没有那么重要,毕竟有天赋的人凤毛麟角。可是如果天赋差到成为了一种缺陷呢?

困,于能力

即便靠着技术赚钱并不是高效的方式,在ai时代也非常容易被取代,可对于一个社交能力上有着严重劣势的人来说,学习一门技术也许是更好的出路。

可比有着不讨喜的性格更绝望的是,我没有一技之长。

因为ADHD倾向导致数学太差,我选择了文科,然后又选择了没有办法培养任何技能的专业。我的职业生涯探索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P到极致。这导致我毕业了这么多年,却还像个应届生一样,没有任何专长。而相比应届生,我又失去了那种清澈的热情与积极向上的心态。

写到这里,我数不清第多少次又升起了一种想要去学习一门技能的心愿。我又在想当个手艺人,只用做好自己的产品,不用管外界的风风雨雨。可是,在这个年代我也确实根本很难找到这样可以用于谋生的技能去学,而以我这三分钟热度的P劲儿大概也很难学好。

困,于行动力太差

就像前文说的,我无数次想要去学一门技术,却迟迟没有行动。我的行动力实在太差太差。

为什么我的行动力会这样差呢?我觉得原因有这几点:

一是被不感兴趣的事情消耗了精力。其实我的行动力本可以没那么差,但工作带来的内耗实在是消磨了我的精力,让我没有任何心情去做其他的事情,对什么都是一种有气无力的状态。我的拖延症达到了极致,房间几个月都不想收拾,许多事情一拖起来就是按月算日期,记录了许多待办事项,却只是堆在那里,没有一件事情想要开始。而越是这样堆积,便越是加重了行动的负担。好像我的内心也成了一个垃圾堆。

二是三分钟热度,缺乏热情,不喜欢的事情就做不下去。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ADHD的表现,我真的很难投入到我不想做的事情中去。就像当初考研时,我总是会盯着一页书,就是看不下去。在面对不喜欢的工作时,我也是同样的状态。我极其依赖那三分钟的热度,但是那热度总是那样的难以捕捉。而工作就像是阻隔着我与想要做的事情之间的崇山峻岭,让那本就不甚强烈的热情的暖风,难以跨越那些艰难险阻吹到我那干涸的内心。难得有一点热情的时候因为工作我没有办法去做事,当有了空闲,那份热情也消散了。

三是时间焦虑。看到现在的AI编程产品,我就在想,如果是当初读大学的时候,我一定会满怀着热情,去花上好多天的时间钻研这些吧。可是工作让我丧失了对于这种钻研的兴趣。工作把时间变得碎片化,让我再也不能像曾经一样,一连花上几天时间去钻研一件想做的事情。而对于一个进入状态都很困难的ADHD疑似病例来说,我很难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做事,琐碎,就是对我大脑最大的伤害。三分钟热度的我总是能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吸引注意力,而我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逐一探索那些吸引了我注意力的事物。我焦虑于没有更多的时间,而这种焦虑,就让我更加难以沉下心来去做事。

四是没有坚定的目标,看不到成果。这一年里,我有过各种各样的探索,比如可视化课程、破茧计划2.0,人生教练实验,野草计划,智识营,可是每一项都是开了个头便结束了。因为我根本看不到,自己该怎样做,才能找到人生的出路。好像每件事情都是无用功,根本看不到成果也看不到希望。那么为什么还要逼自己呢?

困,于过去

写这篇年终总结之前,我去翻了下过去九年里写过的年终总结。然后成功因为过去的年终总结而陷入了难过和怀旧的情绪。

怀旧,是这一年我最常见的心态。好像每个痛苦的日子,我都在用我的大学时光去寻求治愈。即便那曾经看来并不算完美的日子,在今天的我看来,却宛如天堂一般美好。想不到,那四年,竟成了我的人生制高点。往后的日子,我仿佛就在坐着一辆向下行驶的过山车,不断地落啊落。我想念我的大学,想念那段可以不被评判,大胆做自己的时光;想念那种开放包容,不必追求融入,也没人把你当成异类的环境;想念那个对时间有着充足的掌控,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接触各种新事物的世外桃源;想念那个经济繁荣,对未来有着无穷美好憧憬的时代。而我,被困在那个环境里出不去了,无论如何也无法适应现如今这个强调迎合,强调主流,强调集体主义,环境封闭,把个体异化成机器,未来前途一片灰暗的环境。

我也开始着迷于中式梦核作品,我喜欢一切带有过去的影子,仿佛只有过去才是美好的,才是有希望的。

逃避,是唯一的解药

不如意的日子里,逃避是唯一能做的事情。

我用一切节假日逃离城市,一个人去了福州、宁德、苏州、杭州、嘉兴、泉州、厦门,只有远离那个带给我无尽负反馈的环境,跑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我才是自在的。

或者,我就蜷缩在我的出租屋里,又开始沉迷于过去让我觉得厌倦的小说,因为只有沉浸在别人的故事里,才可以让我暂时忘却眼前的困苦。

从前对我来说,回家并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现在我竟然觉得回家也不错。逃离让我不喜欢的环境,回到家中,感受着那些来自过去的美好,单就是看一看那座停滞的小城里,充满着中式梦核气氛的商铺,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甚至已经算得上是一种治愈了。

今年看了一本书叫《逃走的人》,我竟然格外能共情那些逃到鹤岗的人。我真的和他们有着一模一样的想法啊,我厌恶那套主流的评判标准,不想迎合这个世界,只想做一个陶渊明一样的隐士。

可我的鹤岗又在哪里呢?可所有的逃避都是暂时的,我还是要回归到这个讨厌的环境里来。我真的好想拥有一场永久性的逃离啊,这似乎是我人生的终极目标了。而我这代人,却惨到连退休的希望都见不到。

我终于成为了一名LOSER

我最终还是成为了一名LOSER,不喜欢工作也无法热爱生活,在这些年里一次又一次的不如意中,陷入了深深的习得性无助,缺乏改变的勇气,也根本没有改变的能力。

我发现,我离自己的同龄人越来越远。他们好像人人都已经步入了正轨,适应了工作,有了自己的圈子,按照主流的标准去努力,去恋爱,去承担作为成年人的责任,去开启人生的下一步。而我,却像个长不大的孩子,还停留在那个大学刚毕业的阶段,充满着迷茫,对工作充满抵触,对主流充满唾弃,对婚育充满抗拒,完全不像一个成熟的成年人该有的模样。

对于时间的流逝,我充满着无力感,大脑面对千篇一律的生活像是开启了清楚缓存模式,自动帮我清洗掉那些重复的记忆,让我变得愈发混沌,就像是在激流中被磨得越来越见不到本来模样的顽石。我还是那块矗立在那里的石头,那颗心依旧保持不变,可是那些光鲜美好的外在品质,比如乐观积极,比如希望与憧憬,都在时光的潮水中被磨灭了。而心态也在影响着结果,更加消沉更加无力的我,注定更难去改变什么。只能在小红书这样的平台里,和一群同样没救的LOSER一起自怨自怜,在比惨中寻求一点心理安慰。

我甚至已经开始去看命理方面的书了,因为这套主流哲学体系所构成的框架已经不再能拯救我,我只能选择去玄学中寻找解释。我甚至幻想被鬼附身,因为凭我自己实在是对人生无能为力了,我宁愿让渡自己的身体,交由一个有力量的人。

对于新年,我没什么憧憬,因为我真的不觉得以我当下的状态可以改变什么。唯一的希望是2024年不要再成为未来10年乃至更久的时光里最好的一年。现在这种差已经让我难以忍受了,我实在无法想象,更糟的处境,该是什么样子。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