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边界融化
这次回大理我住了一个免费的房子,是一位女性免费向女性开放的空间,申请的时候需要回答一些问题,通过后便全自助入住,她人不会在这里。房子在喜洲北门外的一个院子里。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迈过黑漆漆的建筑工地,在窗台上拿了上一个姐妹留下的钥匙。电灯打开半天才亮,在那之前只发出滋滋的噪音。靠院子的窗户没有防盗栏,锁不上。还好有朋友送我过来,不然在路上奔波了12个小时的我此刻应该会边哭边铺床。吃完晚饭后我再次回来,在门外抽烟时看到不远处有一个短发的人影慢悠悠地走过,我小声打了个招呼,对面不知道是没听到还是不想理,没有回应我。我回到房里,听到拖鞋擦地的声音慢慢从我房门口挪过,有点心惊胆战。傍晚下雨了,房子里很阴冷,我打开电暖气片才不僵冷地入睡。第二天醒来阳光很好,我推开门,右边又路过一个中年男人,我们对视了几秒,我们相互打量了一下,我的眼神里都是防备。不久后他第二次路过时,我鼓起勇气跟他招了手。他露出笑容回应我:“你住这里呀?”话音刚落,昨晚那个鬼鬼祟祟步速极慢的人又出现了,原来是一个短发的阿姨。我问她,隔壁是你的房子吗?她说是的,我说原来你就是房东呀。她一边回答一边慢慢挪过来,“我昨天出去耍把脚崴咯!你看!”我叮嘱她脚崴后24小时内冰敷,而且少用力少走路,“我已经看你来来回回走好几趟了!”是转暖的天气让眼前的一切更可爱了吗?我的世界的边界似乎是在我鼓起勇气招手的那一刻融化的,周边人的神情在我眼里也是在那一刻向我示好的。写下来这个时刻,并不是想劝任何读到这里的女性要打开自己、勇敢探索这个世界,因为我太知道这样的防备是从何而来的。我因为错怪了邻居们而感到内疚,但我不准备责怪下一次抱着警惕心的自己。只是为我/我们与世界碰撞时需要这么犹豫的事实感到难过。
对啦,这星期住得很愉快,在院子撞见认识不认识的我都打招呼。给我妈拍房间视频时,她指出了窗户有点简陋这件事。我也没有什么能反驳的,它确实有安全隐患,我也确实选择了承受风险信任这里。第二天早上发现我昨晚竟然门没关上,又把自己吓了一跳。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