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臺北古蹟日-清代艋舺的信仰地圖

Claire
·
·
IPFS
·
9/15 週日下午,我跟家人們參加臺北古蹟日的「清代艋舺的信仰地圖」導覽路線,徒步參觀艋舺助順將軍廟、艋舺青山宮和新富町文化市場三個在艋舺具有時代意義的古蹟,聆聽建築專家、文史工作者講解這些建築是在什麼時空背景下興建、如何跟當地居民的信仰與生活交融。

雖然頂著超過三十度的高溫徒步真的很累,但我們覺得這場活動很有意義,獲得好多我們從未聽過的知識。這篇就是趁我開始記憶模糊,把今天聽到的精彩解說忘光光之前的心得速記。

艋舺助順將軍廟

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艋舺助順將軍廟位於萬華區康定路上,供奉一位明末抗清的黃道周。廟創建於1862年(同治元年),為泉州府惠安移民分靈渡臺而建,位於淡水河畔碼頭邊,昔日信眾多為船商及搬運工人(引自國家文化記憶庫)。

這是我第一次走到萬華的這個區域,也是我第一次知道這座廟。要不是有今天的導覽,我可能就算路過,也看不出這座廟有個超有趣的建造方式--對場作。廟宇的兩邊各由不同的木匠師傅帶領自己的弟子承作,龍邊由王維允承造,虎邊由陳田承造。兩位師傅都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專業匠人。

經由導覽員許育鳴建築師(負責修復艋舺助順將軍廟的建築師)講解,能看出兩邊的雕工與施作細節不同,頗有互別苗頭的意味。

例如:這處的雕塑,沒有太多立體往外延伸的浮雕;但對側的雕塑,就把細節雕刻的更立體、活靈活現。

整間廟已經修復兩三年,尚未完全修復完成。導覽員特別指出,彩圖繪畫都是經過修復的,不是因為老舊而褪色。古蹟修復時,要修舊如舊,才是最困難的。

整間廟沒有使用任何的釘子,完全使用卡榫焊接柱體。導覽員分享,這種技法使建築物承受地震的韌性,比使用釘子連接的現代建物還來得高,讓這座廟宇得以挺過臺灣諸多地震。

艋舺助順將軍廟今日依舊是當地的信仰中心,許多做生意的人會來拜艋舺助順將軍廟,向神明請示公司的大小事。導覽員分享他感到很神奇的事,儘管艋舺助順將軍廟鄰近河邊,地基土質不太好,但艋舺助順將軍廟卻幾乎沒有下沈。

另一件事,是導覽員曾在修復廟宇的過程中卡關。「神明是用暗示的方式在表達」導覽員解釋,他認為那是神明的暗示,是因為那時團隊正在打通神像後面的一條通道,希望讓信眾可以有室內聯通道,雨天時不必穿過戶外。可是施工進度停滯不前、申請案子也不順利。後來導覽員發現那條通道正好位於神像頭部的地方。在取消建造該通道的計畫後,事情突然變順利了。

青山宮

這也是我第一次來青山宮!我以前只知道有青山祭,還有幾年前有一波反對青山祭的抗議。

青山宮的屋頂很特別,有三層屋簷。大多數的廟宇只有兩層屋簷。青山宮多做的這層屋簷,讓宮內有更多的空間。

導覽員溫峻瑋教授以前在建築事務所工作時,曾為青山宮製圖以了解如何保存,現在在學校任職。他講解很多青山宮之於當地居民遷徙來台定居、凝聚出信仰與同鄉向心力的歷史典故。

清代時,中國各地的人離鄉背井、到外開拓新天地時,會背著自家的神明到遷居地,希望一片陌生的土地上,能獲得自己神靈的庇佑。艋舺青山宮主祀靈安尊王,是泉州人供奉的神祇。

清朝時期的艋舺非常繁榮,除了貿易發展得好,還有遊郭讓人們娛樂。某年,瘟疫爆發,來自泉州的居民因此請來靈安尊王消弭這場瘟疫,之後靈安尊王定居在此,持續庇護眾人免於惡煞。

隨著當地居民的財富積累越多,艋舺的城鎮日益蓬勃發展,居民們也將青山宮擴建的更大、更氣派,總共擴建了三次,才成為如今的青山宮規模。當時的人們(其實現在也是)以讀書人為貴,因此在家族有了資源後,往往盡力栽培自己的子孫唸書。

當青山宮第三次擴建時,便舉辦一個公開徵文比賽,用來決定廟前的對聯內容。當時據說有三百件投稿,非常熱烈。

跟台灣眾多廟宇一樣,信徒在建廟時捐獻的金額多寡,能決定自己的名字刻在哪。青山宮裡面能看到來自各種商業會社、各地家族的署名。這些署名能看到台灣的歷史軌跡,例如有寫著「高雄州屏東」、(以日文寫的)咖啡廳的女服務生一同捐獻等等。

清朝時期的青山宮,同時是當地人串門子、凝聚社群向心力的所在。同鄉會在此交換職缺資訊,幫助初來乍到的同鄉可以找到好工作。

新富町文化市場

這市場我倒是來過幾次了,這邊買食材和年貨滿讚的!不過這是我第一次聽導覽~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一個在改建當地時發現的古老保險箱。不意外的,施工團隊撬開時,裡面沒有任何東西惹,以前的攤商在撤離時沒有漏拿錢錢。

忠泰集團在改建市場時,也保存舊市場的一些面貌。透過展示的玻璃地板,我們可以看見舊市場的地板有設計凹槽,引導水流集中散去,以免來採買的民眾踩到濕漉漉的地板,也維持市場整潔。

市場裡有保存以前的製冰處。這不是賣冰的甜點店,是在沒有冷凍庫的年代,讓市場裡各攤商可以保存食材新鮮的地方。


一個下午,我們走過舊時艋舺的三處人群信仰與生活中心。我的感想其實跟文史無關--當看到青山宮牆面上豐富的詩文,銘刻捐獻的各家族、各商號的詩文時,我在想,我們透過這些實體的古蹟來記憶古人生活的面貌,那我們這一代,未來會怎麼被後人認識呢?

解讀區塊鏈上的紀錄嗎?畢竟區塊鏈上的紀錄是不可篡改的,感覺很可靠(?)

以及,我們的商業與生活模式其實沒有變化太多誒~建造廟宇的捐獻過程,不就是群眾募資嗎?抖內的錢越多,拿到的回饋(功德?)就越多。而且廟宇通常會一開始就列出捐多少錢,你可以把名字刻在哪。跟我們現在做群眾募資,一開始就會說明抖內多少錢,之後拿到什麼回饋品一樣!

還有青山宮那個職業介紹所,就是現代的人力銀行、獅子會等等社群啊~好的職缺都是靠社群與人脈來的。

我突然覺得我們與古人的生活模式也沒相去太遠了哈哈哈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Claire1. 帶著人社關懷探索科技推陳出新帶來的影響,喜歡嘗試新事物、支持開源協作的理念。 2. 喜歡大自然、喜歡探索所有沒去過的地方。 3. 養了兩隻貓,卻是狗派。自己養不了狗,倒把貓養成像極了狗。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原來夏季的十和田湖遊客很少!逢魔時刻的奇異感應/二訪日本東北 2

從仙台自駕到青森,在星野青森屋住一晚/二訪日本東北 1

阿里山特富野部落深度遊,走入 Noyoca 巨木群的原始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