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随感
前几天报名了“蛇年春节随感”的征文活动,却没有及时写出来。虽然已经超期,仍然想完成这件事。
农历新年前的最后一天,我曾写了一篇新年随感,不过那天时间紧,只为了在最后一天写点什么。现在,年也过了,可以静静地再写点什么了。
已经是2月份了。我还没有做新年计划,以前屡败屡战的就是这件事了。以前曾看到一张图片,大意是说,2015年的新年计划是完成2014年发誓完成的、2013年梦想完成的、2012年立志完成的、本应在2011年实现的、2010年制定的新年计划。大意如此。当时那张图片引起我深深的共鸣。所以,想到这张图片,便觉得新年计划不做也罢。
去年是龙年。龙年本应有龙腾虎跃之气,但以我这样的渣体质,从未体会过龙腾虎跃的心情、气势、豪情……去年,在惶惑中开始,中间不再惶惑了,年尾的时候收获了一点安心,对我来说,很不错。至少我找到了方法,让自己的体质不要再渣下去。
昨天翻开自己的朋友圈,看到几段文字,原来那个时候自己曾写下那样的文字,当时有过那样的心情。如果没有翻看,我自己都忘了。
摘录几段:
“他叫她my child wife,他说她做的所有饭菜都好吃,他是她所有作品的第一读者。他是科学家,然艺术修养很高,精神世界很丰富。他离开,她痛彻心肺。后来,她采访他的故友,去了解自己缺席的他的青春,然后,出了本书《君生我未生》。”
2025年1月份(还在蛇年之前),转发了一篇文章《因为他来过,我的生命不再一样》。文章的主人公,一位是女记者,一位是科学家。科学家比女记者大40岁。20多岁的她遇上他时,他精神奕奕,不像暮年之人。被爱情突袭后,两人也曾迷茫。他也曾认真地为她考虑。最后两人还是决定执手。真诚的爱情,很美。
“火衮 火衮 长 火工 东 火折 火,火良 花 火匋 烬 煐 雄”。
8月份某天,我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去年夏天实在太热了。立秋之后足足热了20天,一直到处暑后才有凉意。结结实实的中伏和末伏,一点折扣都没打。
“前几天看到蓝屏二字,没觉得什么了不起。今天才知道,原来环球同此凉热,波及范围太广。不过我的关注点总是比较奇突。我觉得,日本机场人员为乘客手写登机牌这件事挺可爱的。手写的登机牌,多珍贵。
又想起,很久以前,在做一个调查时,看到一张手写的户籍卡,字迹工整秀丽,我忽然心生仰慕。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某个户籍管理员坐在办公桌前,一笔一画地填写着户籍卡,桌子上也许文件堆积如山,窗外也许有知了在鸣唱。
假如能像《时间管理局》中的人一样,驻守不同的年代,我会申请去史前,在山洞里点一堆篝火,喝一口从现代偷渡的啤酒,心想,终于安静了,没有手机的世界真美好。”
7月份的某天,我写了这么一串内容。当时的热点新闻似乎是微软大规模蓝屏。某友评论:手拉手,一起去史前。原来,大家希望能从手机世界中逃离片刻。
“偶然发现了一本有趣的书。书首有好几篇序,几位序作者的水平高下立分。必须承认,读的够多,写出来的才够味。“
5月份的某天,我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当时看的那本书叫《如何众叛友离》,作者Toby Young,《名利场》的供稿人,写了一部小说描述纽约的名利场。我很喜欢的那篇序,作者名苗炜,《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好像也是一位小说家,开过小说写作课(不过我没有报名)。他的文字极之有趣。他在序中提到,《名利场》的某位话事人,本来擅写讽刺批判文章,接管《名利场》如同狐狸接管鸡舍。又说,《名利场》最高明的人是封面摄影师,她有伟大的作品,但她为《名利场》拍的封面都是广告,她深知,名流文化搞出来的是垃圾文化,虽然编辑、写手、摄影师的工作令这堆垃圾增加了内涵,但垃圾仍然是垃圾……
重读这篇序,当然很欢乐。然而,我也不免眼前一黑。当时跟着作者欢乐时,我不知道,几个月后我会下载一堆《名利场》的文章。是的,年底,忘了什么原因,突然发现这本杂志的“存档页面”几近完全开放,这本杂志几乎涵盖了美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几十年前的旧文也可以下载,我甚至还下载了1920年的一些文章。我我我……本来觉得找到一百科全书,可以了解美国化,没想到人家说是垃圾……
就当它只是修辞。讽刺可不就是这样的?

写着这些文字时,网易云音乐又发来一条推送:
- 上了生活的贼船,就做个快乐的海盗吧。
人还是要有点幽默感。新的一年,希望自己笔走龙蛇,写得更多。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