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微醺时刻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宁扬游—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微醺时刻
·

从中山陵的博爱坊下穿过,我们踏上通往陵墓的宽阔的墓道,身旁是熙熙攘攘的人流,人们走向陵墓就像是去集市赶集一样带着几分的兴奋。

整条墓道长有480多米,中道宽12米,两边还有4到5米宽的辅道。墓道两旁对称地种植着两排雪松和四排桧柏。这成排的松柏非常茂盛,上方的枝叶几乎连在了一起,只剩下一条窄缝。略微仰头从这条窄缝看过去,我们可以见到半山上那些有蓝色琉璃瓦顶的多座陵园建筑。这景象让人感叹中山陵之壮观远胜以往见过的帝王陵墓, 唯一不同的是道旁没有成排的石人石兽。

我一路走去,突然有个不那么好的念头冒出来:大家都在兴冲冲地走向陵墓,就像真实的人生。

孙中山的人生并不长,过程中却是波澜起伏,绝非像这条墓道这般宽阔平坦。他原本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据说那时他上的西医书院尚未被香港当局承认,因而他毕业后无法获得香港的行医执照,只得改去澳门行医。但澳门行医也要执照,孙中山也没能申请到,只好无照行医,结果被澳门当局禁止。没有办法就跑回国内,在广州开办“中西药局”。没能获得合法行医资格,是否也是孙中山改行去做革命家的一个原因呢?

孙中山自己回忆,早在十八九岁时就决心为推翻清王朝而奋斗。但研究者认为,他20岁选择学医,说明他仍未有明确的政治思考。在香港学习期间,孙中山常与陈少白、尤列和杨鹤龄会面,非议朝政,谈论反清逐满,并表达钦慕太平天国的反清大业,被人称为“四大寇”。显然他反满的意向在香港学习阶段和毕业之后逐渐变得明确起来。

大概是广州行医也不顺利,1893年底,孙中山放弃行医,回到老家翠亨村,草拟了一封上李鸿章书。第二年就着手寻找能接近李鸿章的途径,希望能借此投身到朝廷改良派权贵的行列里,加入到改变中国使中国富强的行动中。结果书信石沉大海,想面见李鸿章也是毫无希望。孙中山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没有功名,很难获得上层权贵的赏识。历史学家费正清曾假设,如果那时李鸿章能接纳孙中山,让他担任秘书之类的职务,他的一生就会是另一番模样了。

失望之余,孙中山决心另辟蹊径,走另外一条救国之路。他1894年10月份去到檀香山,在那里成立了兴中会。该会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从此,孙中山便成为了一个有组织颠覆国家政权的人,一个要用暴力推翻政府的人。就在中日之间战事正酣之时,兴中会的热血青年们纷纷赶回香港,准备落井下石,发动起义,可惜未动手便失败了。

墓道的尽头是陵墓的正门。宏伟的陵门坐北朝南,有三个拱门,每个拱门都装有一扇对开的镂花铜门,此时只对游客开放两侧的拱门。有资料介绍,陵门平面为长方形,高16.5米,宽27米,进深8.8米,全部用福建花岗岩建成。屋檐为单层歇山式,屋顶覆盖蓝色琉璃瓦。这纯净而又深沉的蓝,与苍天同色。就在这湛蓝的苍天之下,陵门门楣上有孙中山亲笔所书“天下为公”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这四个大字表达了孙中山毕生的奋斗目标和所追求的理想。

“天下为公”的出处,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礼记》中的一篇《礼运》。这是一篇秦汉之际的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其中所载之儒家政治思想和历史观点,尤其是书中的“大同”思想,对中国历代政治家、改革家都有深刻的影响。该著作开篇就讲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即“大道运行的时代,天下是属于大家的”,也即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

孙中山在1924年2月一次对驻广州湘军的关于三民主义的演讲中,就用浅显的语言说到:“提倡人民的权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相反的。天下为公,人人的权利都是很平的。”

据有关统计,孙中山一生的题词遗墨中,“天下为公”有39件,另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天下”“世界大同”“共进大同”等36件。看来,孙中山不仅爱送人“博爱”,也很爱送人“天下为公”。显然,这两种题字是同一个理念的两种表达方式,博爱即天下为公,是理想的最高境界和追求的最远目标。


不过,在青年孙中山眼里,关键是近期的目标。近期目标就是推翻满清政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汉人江山,而所采取的手段就是武装暴动。从1895年起,孙中山和他领导的颠覆团体——起初的兴中会和后来的同盟会,一共策划实施了10次起义。可悲的是,所有起义的结果都一样,都失败了,损兵折将,兼耗费大量的资金。然而,孙中山意志坚定,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锲而不舍,就与满清飚上了,誓死推翻异族统治。

除了1895年10月的广州起义之外,孙中山组织的颠覆集团还策动并参与了以下起义:1900年10月的惠州三洲田起义,主要指挥者郑士良;1907年5月的潮州黄冈起义,主要指挥者陈涌波等;1907年6月惠州七女湖起义,主要指挥者邓子瑜;1907年9月钦廉防城起义,主要指挥者王和顺;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主要指挥者黄明堂;1908年3月钦康上思起义,主要指挥者黄兴;1908年4月河口起义,主要指挥者黄明堂; 1910年2月广州新军起义,主要指挥者倪映典;1911年4月黄花冈起义,主要指挥者黄兴。这一共10次起义,除了第一次广州起义孙中山亲自指挥和镇南关起义他曾亲赴督战外,其他起义孙中山都未直接参与,他在做着别人谁都做不来的后勤工作。

武装起义需要勇敢的战士,需要各种武器装备,也即是,既需要大量不怕死的人员也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这些只能由孙中山出面筹措。简单的过程就是:募集款项,购买武器和招募死士(革命青年、浪人、帮会分子),然后,发动武装起义;失败了再从头来过。

资金方面,他大哥孙眉的财富自然是首当其冲,但显然并不足够,而死士除了自己组织里的青年之外,还要招募各地各种堂口的帮会分子、浪人等。为了起义,必须动员所有可以动员的人力和物力。为此,孙中山施展他最为擅长的本事和天生的禀赋,就是极好的口才和足够厚的脸皮。口才用于包装修辞他的理想和给人最有吸引力的承诺,而脸皮就用于毫不迟疑地将无法兑现的承诺一再重复多遍。

1896年那次的“伦敦蒙难”,由于引起了新闻界及国际舆论的关注,结果是坏事变好事,在英国、日本等地,尤其在各国的华界,孙中山成为了一位知名的革命人士,一位蜚声海内外的政治人物,影响力无形中大大增加。

他原本职业是医师,虽然在英文中与博士同写为“Doctor”,但学历等级明显不同。孙中山吸取了没有功名不受人注重的教训,有意模糊其间的差别,写信署名时将“Dr”作为前缀,由此被外界恭称为“孙博士”,又大大地提高了在海内外的影响力。

同时,为了利用帮会组织的力量,孙中山1904年1月在檀香山致公堂国安会馆加入洪门,当场被封为地位颇高的“洪棍”,相当于“元帅”一职。由此建立起与洪门的联系,开启了他与洪门复杂的交往经历。

也是在1904年初,为了方便进出美国,孙中山佯称出生在檀香山,在侨领和亲友们的帮助下,领取了檀香山出生证,由此获得美国国籍。那张夏威夷准州政府颁发的出生证上,署名为“孙逸仙”,1870年11月24日出生于夏威夷檀香山。由此可知,晚清时,活跃在中国南方沿海边境及国境外意图暴力颠覆中国合法政府的那个外部敌对势力组织,其首脑是一个叫孙逸仙的美国人。

孙中山起义活动募集资金并非容易,往往千辛万苦也未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有资料统计,孙中山资金来源主要还是南洋和西洋的华侨,1911年前募集的钱款总共大约有60—100万港币,其中75%是华侨所捐。集资方式主要分为捐款、革命债券售卖和会员会费。

除了直接募集资金外,为了达到推翻满清还汉人江山的目的,孙中山甚至一再表示不惜出让满蒙等地区来换取日本的支援。孙中山等绝大多数革命党人,本来就都没有将满蒙等地区纳入其“恢复中华”的版图。1906年孙中山游说日本朝野时就说过:“满蒙可任日本取之,中国革命目的在于灭满兴汉,中国建国在长城以内,故日本亟应援助革命党。”幸亏那时的日本政府并不认为孙中山割让土地的承诺会有任何实质意义,否则革命胜利之后的中国就只不过剩下“汉地十八省”了。

我们可以理解在孙中山这样的政治家眼里,目的高于一切,为了目的可以不惜一切手段;而在“天下为公”的口号下,做任何事情都是合理的。从古到今,这样的政治家我们都见过许多,绝非仅孙中山一人。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