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我的人生饭桌 · 第四天
七日書:我的人生飯桌(四)
IPFS
第四天
如果你的胃有不必然和你相同的身分認同,它的認同是甚麼?是怎樣形成的?
前幾天我在看別人寫的七日書文章時,我才了解到胃是情緒器官,我才察覺到我的胃有隨着我的心情起伏反映給我不同的感覺,像我很緊張時會胃疼、不開心吃飯會感覺胃很空虛、吃太辣胃會絞痛、為吃而吃不是真的想吃時胃會有倒流的感覺,會有一種感覺是這麽多的器官中只有它是和我同生共死(?)的感覺。雖然我是沒有看懂題目,但我想分享一下有關情緒這個事情。
前兩天和朋友聊起一些小時候的記憶,我發現我其實並沒有記得很清楚,或者是有些記憶我已經不能判斷它的真實性了,但我還是會很在意,後來聊才發現,記憶可能未必真實,但我們當下感受的情感應該是真實的,所以我們其實很多時候只是記住了當下的那個情緒,隨着時間推移,我們會把這個情緒放大,以致當下的感受比記憶要清晰。就像我上面說的胃給我的反應和感受一樣,我可能未必搞得清那一餐飯吃了甚麼或和誰吃,但我記得當下胃給我反映的情緒,從而去判斷我是享受的還是不享受的。現在只要提起吃到飽,我都會想到那一次深夜吃完後一出店門就馬上吐了的事情,以致於我現在都不會再去吃吃到飽或在太夜的時候吃很飽,可回想起來吃的當下是開心的嗎?好像也是的,但我記住的是這個後續的感受多於當下發生的事情了。
Inside Out裡不是有很多情緒在腦裡面嘛,我感覺他們應該有一個場景是胃呢,就是大腦總部傳輸出去的即時反應部門,大概是這樣吧。
2024.08.08 12:40 寫於出租屋的床上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