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魔法嗎?- 烏克蘭
3月6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進入第11日
昨天3月5日星期六,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 「今日星是星期六,但烏克蘭已經沒有星期六和星期日,在戰爭完結前,每一天也在俄羅斯的炮彈攻擊和空襲下渡過。」
在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的第一天,Yulia Zhivtsova 帶著2 本貼上烏克蘭國旗的《哈利波特》書到莫斯科市中心的普希金廣場(Pushkin Square)坐並接受NPR 訪問。
她是8000個反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抗議人士之一, 她說在很多俄羅斯人心中,基輔(烏克蘭首都) 是俄羅斯之母,很難相像一天醒來,俄軍就大舉進攻,這是一埸惡夢。
Yulia Zhivtsova告訴NPR, 用真名刊出訪問吧, 當我還生存,我必然繼續反抗,瑟縮是沒有用的。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昨日表示,不會在烏克蘭上空設立禁飛區。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Ben Wallace)亦表明,不想引發一場歐洲大戰,但英國會盡能力協助烏克蘭作戰。
此番說話在戰爭前,戰爭中,北約各國不斷在承諾, 言猶在耳,而事實上很多「承諾」也未曾兌現。
德國傳媒Der SPIEGEL披露德國提供給烏克蘭的Strela防空飛彈是庫存已有35年的前蘇聯製,東德時期遺留下來的武器,起碼有700枚主體遭腐蝕損壞。 德國軍方內部文件更指這批飛彈早已過期,不但操作不安全,而且更不能發射。

英國The Telegraph也報導此批2700 枚蘇聯製造的 Strela 導彈屬人員攜行式肩射防空飛彈,是蘇聯第一代人員攜行式肩射低空域地對空飛彈是前蘇聯製武器。2014 年德國軍方宣布此武器過時,不能應用,於是封存在軍庫,去年德國軍方裝檢時,更發現存放導彈的木箱發霉了,不少飛彈有細小的腐蝕裂縫,部隊還得穿上防護服才能進行檢查。

歐盟早前宣布為烏克蘭提供戰機,不過波蘭,保加利亞及斯洛伐克向烏克蘭交付二手戰機時,此3個國家因為沒有得到美國提供戰機補償承諾而臨陣退縮,戰機落空。
今日,美國正與波蘭商討,由波蘭向烏克蘭提供二手米格29戰機,美國則會以美國制F16戰機作交換,不過一切還在商議。
烏克蘭至今得到什麼確切的「幫助」?
澤連斯基表示,北約為烏克蘭做的,僅是透過其採購體系,提供烏克蘭 50 噸的柴油。「這些燃料應該足夠讓我們焚毀《布達佩斯備忘錄》(Budapest Memorandum)。對我們而言,這份備忘錄已是灰燼了。我不知道,北約能夠保護誰,又是否有能力保護北約成員國。」
《布達佩斯備忘錄》 就是當年美國,英國,俄羅斯與烏克蘭於 1994 年簽署,此備忘錄要求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的無核化,把蘇聯遺留下來的核子武器移交俄羅斯,而美國,英國,俄羅斯需要保護烏克蘭的國土安全,並尊重烏克蘭現有領土的獨立和主權。
有評論說烏克蘭是棋子,當年要她放棄核武確保區域安全,現今是名棄子。面對俄羅斯的不義入侵,俄羅斯沒有兌現不入侵的承諾,美國和英國也沒有提供任何軍事援助。
很多烏克蘭人也覺得自已當年愚笨,竟信大國會信守承諾,更把核武雙手奉上給俄羅斯,以為換來和平與自由,結果是廣東話的「打完齋唔要和尚」(意指:完成一件事後,就把人置之不理)
俄羅斯在戰爭初期,堅稱只會攻擊烏克蘭軍事設備, 不會把平民視為目標,但事實是俄軍處處空襲,目標是醫院,學校,大學及民居。 2日前,俄軍在凌晨猛轟烏克蘭的「紮波羅熱核電廠」, 這座核電廠堪稱歐洲最大,萬一爆炸,恐怕影響範圍,會比車諾比核災嚴重10倍。
多國傳媒也報道俄羅斯為了能夠速取得首都基輔,疑似針對平民住宅區使用「真空彈」又名空爆燃燒彈 ,(Fuel Air Explosive)。 此 「真空彈」威力驚人,類似原子核爆的蕈狀雲會在空中爆開,也是受《日內瓦公約》禁止的武器。烏克蘭駐美大使瑪卡羅瓦(Oksana Markarova)就曾以相片在Twitter 沉痛控訴。
不過美國白宮發言人Jennifer Psaki則表示,目前美國政府尚未確認俄羅斯使用真空彈的真實性,「如果俄軍投放真空彈屬實,則會成為戰爭犯罪行為。」
其實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的不義,世界有目共睹,國際間也不斷被譴責。戰事的第七日,國際刑事法院(ICC)應38個締約國和立陶宛要求,將對俄羅斯總統普京針對烏克蘭平民發起的「戰爭罪」進行調查。
戰事的第九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 Human Rights Council)日前以32票贊成,2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同意對俄羅斯在戰事期間涉嫌違反人權的行為施以譴責,並將成立調查委員會,進行詳盡調查。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證實俄軍還使用了集束炸彈(Cluster munition)攻擊烏克蘭東北部某處有大批難民避難的托兒所。
一大堆國際譴責後,然後又如何呢?
俄羅斯從來不把「譴責」放在眼內,因為「責」的背後, 沒有任何約束力。 俄羅斯當然更加肆無忌憚。
俄烏第三輪談判,雙方同意在兩個城市暫時停火,承諾開啟人道主義走廊讓平民安全撤離,但俄軍又違反停火協議空襲和炮擊人道走廊。
頻密的空襲,基於《布達佩斯備忘錄》,和《不擴散核武條約》,烏克蘭要求北約設起No Fly Zone保護烏克蘭。俄羅斯已連續11日無差別在烏克蘭上空空襲,此惡行跟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3個月內88萬人因種族被屠的人間煉獄有什麼分別。

戰爭就是如此殘酷,不同的利益衝突,影響著每人的立場。 烏克蘭人要求No Fly Zone, 因為大國有義務去履行保護烏克籣人的條約責任,無數平民生靈塗碳,是國破家亡前做呼救。
北約昨天依然堅拒設立No Fly Zone, 因為普京說假若設立No Fly Zone, 就算不攻擊俄羅斯戰機,他也會視北約跟他開戰。 北約就是怕刺激普京,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擦搶走火地發生。
北約有很多顧慮,也可算是針不刺進肉不知痛,而烏克蘭人已血流成河。大家的傷痛不同。 其實設立No Fly Zone, 不一定是北約,聯合國安理會也有權在授權或決議下執行No Fly Zone, 讓人道救援可以抵達烏克蘭,不過此問題不是誰有權去做,而是誰敢做。
就北約拒劃烏克蘭No Fly Zone 一事,澤連斯基憤怒地說:「從今日起,所有死去的人,也會是因你們而死,因為你們的軟弱,因為你們的事不關己。」
北約在其歷史上,設立No Fly Zone, 或什麼軍事協助推倒獨裁政權也是有的,不過可能他們考量過對手實力才出兵。2011年北約就曾為非北約成員國利比亞設立No Fly Zone, 當時的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更帶領北約,協助武裝份子推翻反獨裁者卡達菲(Muammar Gaddafi)。
可惜北約是把一個大石移開,底下的蛇蟲鼠蟻繼而竄出,然後又無力控制,利比亞事件最終也成一埸亂局。2018年馬克龍突尼斯發表講話時,重提北約對利比亞採取的軍事行動,並承認「利比亞落得現時的情況,歐美及其他國家責無旁貸。」
可能北約的判斷通常錯敗居多,所以對於烏克蘭局勢就「審慎」起來,兩害取其輕的想法下,還是不敢對抗俄羅斯,不敢予以烏克蘭恰當的援助,跟助長普京沒有分別。
澤連斯基在視象說,不設立No Fly Zone, 那麼給予我們戰機吧。美國和波蘭交換戰機一事還在商談,天空靜寂無聲。同一時間烏克蘭的上空,俄羅斯持續空襲每處地方,更以長程高精準武器空襲烏克蘭的斯達科斯坦尼夫(Starokostiantyniv)空軍基地。
每次的停火會談,俄羅斯都是迫使烏克蘭政府放棄抵抗。普京說若烏克蘭再反抗,就會亡國,而烏克蘭一早已視死如歸。
然而,烏克蘭戰爭是一埸危機,各國的顧忌畏縮是一場更大的危機。 此次的畏首畏尾可能可以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那麼日後呢? 普京今次侵略烏克蘭就是看準了西方的軟弱,且他知道他可以怎樣操控大局。
假若烏克蘭亡國了,問題是下一個會是誰?
我想起澤連斯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6日(3月1日)向歐洲議會發表視訊演說的其中一段話,即「生命終將戰勝死亡,光明終將戰勝黑暗」
“Life will win over death, and light will win over darkness”
世界有魔法嗎?願光明戰勝黑暗!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