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可不能是這個考法

越向書
·
·
IPFS
·
遊戲要有遊戲的規則,如果謎面完全與謎底無關,那就是在猜笨謎,是在進行一種超越邏輯的規訓:無論對方說了什麼,都將事先背好的教條視為答案。
此文原于2022年夏天发布在微信公众号【越向书】上,不久被删,不知道为什么。

因妻子發問:“美國真的想避免新冷戰嗎?”,我就寫了一篇同題文章,可惜發不出來,擇日再改。

為寫此文查1947年馬歇爾的哈佛講話,沒想到查出這麼一道高三歷史練習題來:

 

1947年6月,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中說:“美國應盡力協助世界恢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沒有它,也就沒有政治的安定,沒有牢固的和平。我們的政策不是反對任何國家,任何主義,而是反對饑餓、貧窮、悲慘、混亂……”結合史實,分析美國實行馬歇爾計畫的主要目的是(  )

A.維護世界經濟安全與世界和平

B.幫助西歐恢復和發展經濟

C.通過經濟手段控制西歐、遏制蘇聯

D.為了消除饑餓、貧窮,保障人民生活


從一個“做題家”的直覺出發,當然應該選C。標準答案也的確如此。可是,如果仔細審題,從引文這幾句話裡,你能看出答案C中的意思嗎?

當然,題幹中還有“結合史實”四個字。但史實很多呀,考生知道您問的是哪一些呢?

其實,精心挑選些史料來,從中得出答案C的結論本不難。既然出題人心目中已經有結論,為什麼不在題幹中列出能佐證結論的“史實”,卻偏偏故弄玄虛,拿出另外一段話來叫做題人分析?

所以,一般性結論是“凡是美國官員就只會正話反說”?那題幹完全是用來誤導考生的嗎?是要教會學生防敵人“忽悠”的能力?那也得講邏輯呀,不能一上來就幾個“凡是”,“四條腿好,兩條腿壞”,“就是好來就是好”呀……


考試,就是出題人與答題人之間的一場捉迷藏的遊戲。答題人想方設法揣測出題人心目中的那個標準答案。這種考試模式有其缺點,只是在面臨大批考生需要被篩選時,暫時無可取代。但遊戲要有遊戲的規則,如果謎面完全與謎底無關,那就是在猜笨謎,是在進行一種超越邏輯的規訓:無論對方說了什麼,都將事先背好的教條視為答案

有些宣傳口的“戰士”,已然是精於此道的高手。比如對布林肯5月26日的講話,胡錫進就如此進行解讀:“總結布林肯的演講,首先他表達了不尋求改變中國,我覺得這個表態包含的資訊是,美國政府已經清楚,他們沒有可以對中國實施硬干預並且改造中國的能力。”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表示他不想打我,那麼這個表態包含的資訊是,他已經清楚他沒有打我的能力。

這大概就是UFO級別的理解力。


我明白,中學歷史教育與高校歷史研究是有區別的,一般不涉及學術界尚有爭議的內容(比如“冷戰的責任究竟該由誰承擔、馬歇爾計畫是否對西歐經濟的復興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等等)。

但是我在這裡想質疑的並非題目的內容,而是形式。

出題人所犯的錯誤,就把算是考試內容換成天文學或古生物學都一樣離譜。

從前,我在理髮、坐火車時偶爾會與人聊天。對方一聽說我是學歷史的,常常會用略帶同情的目光和掩飾不住的嘲諷口吻對我說:“也不錯呢,那你是不是很會背書?”這大概就是我們的中學歷史教學給人留下的印象。

如此下去,或許歷史系最後只能招到解不開方程的人吧。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