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Mary講小案|蒙克與德意志鐵路的故事

MaryVentura
·
·
IPFS
因為沒有錢買火車票,就逃票上車。自知沒票的蒙克輾轉於各個車廂的廁所裡,結果還是被檢票員抓住了😂

最近在讀蒙克傳,沒錯,就是那個畫出《尖叫》的蒙克。一本厚厚的傳記裡面故事很多,讓我瞭解了蒙克的人生和他畫出《尖叫》這幅名畫的背景,然而,在跟著蒙克前半生潦倒掙扎的同時,也免不了被蒙克的經歷和行為方式笑到不行。所以,今天在「小案」裡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蒙克跟德國鐵路的軼事。

德國的查票方式

到過德國的人可能都對於德意志鐵路抱怨尤甚,不僅不準時,經常晚點、甚至不來、取消,還常常毫無徵兆地換站台。如果沒誤過火車,似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過德國😂

相信每一個來德國旅行的人都會被灌輸德國的「準時」文化,然而,一下飛機,一上火車,就會被德意志鐵路啪啪打臉😂「準時?沒聽說過!」

另外,是德國的奇葩檢票方式。德國火車站、地鐵、城鐵通通沒有檢票電子系統,全靠檢票員隨即上車拿著小機器手動檢票。不過,並不是每一趟車都能夠有一個檢票員常駐,買不買票全靠自覺,因為大部分行駛的車輛上沒有任何檢票員。

鑑於這種模式,逃票的人也慢慢總結出來一個心經:可以遠遠看到檢票派員來了就準備好立即下車;如果一時半會下不了車,就躲進廁所😂;還可以跟檢票員賣慘,因為有時候迷迷糊糊買著二等艙的票卻坐了一等艙的座位被抓住了也會被罰款😂而究竟是罰款還是放你走,全靠檢票員心情😂

至於這樣一個「人性化」的檢票系統,我自己以為就是戰後德意志鐵路的發明,加上人手不足,一步步變成現在這樣的。沒想到,在讀蒙克的人生經歷時發現,這個檢票方式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經成形,而且似乎從未改變過。

從蒙克對自己在德國坐火車的紀錄中也能發現,早在100多年前,蒙克就已經把逃票演繹地爐火純青了😂吊打現在的套票心經😂

愛上火車的蒙克

1891年元旦期間,剛剛大病初癒的蒙克出院了。本來去往巴黎,不想巴黎的氣候讓他又生病了,於是只好坐火車去尼斯。那是蒙克第一次坐火車,他的欣喜若狂讓所有同車人都一生難忘。

逃票的蒙克

後來,蒙克談到火車上的工作人員總會說,「工作人員人很好啊!」他進而舉例說,早年他從德國坐火車回挪威,因為沒有錢買火車票,就逃票上車。自知沒票的蒙克輾轉於各個車廂的廁所裡,結果還是被檢票員抓住了😂蒙克告訴檢票員自己是挪威人,沒有錢買火車票。檢票員說「你為什麼不去公使館,讓他們把你送回去啊?!他們還會給你些回家的盤纏呢!來,吃根香腸!

讀到蒙克日記中的這段,給我笑了半天😂檢票員的「來,吃根香腸!」也太德國刻板印象了吧😂😂😂不過,還是顯示出這個檢票員的同理心和好心情☺️

另外加註一點點:蒙克的繪畫作品幾乎從來都未在他在世的時候被自己的母國挪威欣賞過,在挪威,他從來收到的都是評論家的唾棄;然而,在德國和奧地利,蒙克的作品和繪畫風格被欣賞、認可,也收穫盛名和逐漸慢慢有些收入。因此,蒙克在德國長期居住,德語流利。

火車廂是蒙克的舞台

另一次,蒙克回憶道,他喝得酩酊爛醉,就找不到自己把隨身攜帶的畫作放在了哪個行李車廂😂於是,藉著酒勁,他找到檢票員,開始演戲,說:「我叫蒙克,我來自一個有名的老錢英國家庭。我在餐車喝啤酒的時候,有人把我一幅名畫給偷走了。這畫就丟在這列火車上,你必須給我找到!!我要求你立即給我找到!一小時內你要是找不到這畫,我就給倫敦匯報!到時候,打仗都有可能喔!」之後,檢票員確實找到了那幅畫,就放在蒙克喝醉前自己放的那個地方,沒挪過窩😂

高燒的蒙克與臥鋪

還有一次,蒙克發高燒,窮困潦倒的他口袋裡只有一片麵包,四個煮雞蛋和一瓶紅酒。高燒還要坐火車,可想而知,蒙克跌跌撞撞。不過,他居然發現了臥鋪😂正瞌睡呢,來了枕頭,於是蒙克就躺下來享受😎

沒過一會兒,一對狂怒的年輕夫婦拿著票把佔座的蒙克踢出了火車。寒風中,高燒的蒙克終於換了一個車廂,完成了是次火車之旅⋯⋯


火車的軼事講到這裡,該附上書封👇剩下的,就是「尖叫」啦。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讀者送我情♥️♥️♥️

logbook icon
MaryVentura🌀回文詩人🌀 @字縛雜誌 Founder 書評外的話👉 https://liker.social/@MaryVentura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聽Mary講「小案」
7 篇作品
書評•評書
174 篇作品

不必讀|寫什麼主題最無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