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為什麼「缺工缺料」?併談建照數與出生人數的黃金交叉

洛書
·
·
IPFS
·

今天上公視台語台的節目談平均地權條例,再次聽到建商提出缺工缺料的問題,節目上的時間不夠,覺得可以單獨拿出來稍微談一下。順便談一個我過去沒想到的「黃金交叉」。

「缺料」的部分姑且不多展開,實際上因為全球原物料價格修正,2022年5月開始,台灣的「營造工程材料類物價指數」就已經逐月下跌了,這個進程沒有意外的話還會持續下去。

而「缺工」的部分,就純粹是這個產業整體竭澤而漁的結果。台灣在2016年住宅建照核發戶數79,490、開工戶數68,996;到了2021年,建照核發戶數飆到170,465戶(26年來新高),開工戶數130,433戶。

簡單來說,七年前後住宅開工戶數幾乎翻倍,還沒計算其他類型的建築物與公共工程,這樣搞不缺工才有鬼。台灣的營建量能是有限的,營造廠就是那些,建築工程師也只有那些,這不是所謂的「開放外勞來台灣蓋房子」就可以解決的事,連社會住宅現在都幾乎找不到營造廠投標了。

那為什麼要這樣?因為前兩年房市大好啊。只要申請到建照就可以開始賣預售屋,誰都想擠著來賺這波。這些建商不知道大家都這樣搞會缺工嗎?當然知道,但誰他媽在意啊。

所以最後「營造工程勞務類物價指數」(主要是工資)至今仍持續上升,是這個產業自己造的孽,沒什麼好拿來當作理由的。


剛剛洗澡的時候想到:既然建照核發戶數飆到新高,出生人數又屢創新低,那是不是會在某年黃金交叉呢?印象中好像沒人做過這個數據吧?吹完頭髮就馬上動手來查找製表,結果如下:

2000年住宅建照核發44,880宅,當年台灣有305,312人出生;2021年時住宅建照核發170,465宅,當年台灣有153,820人出生。

也就是說,2021年是台灣歷史上住宅建照核發數量與新生兒數量的黃金交叉。(2022年還缺最後一個月的數據,但根據前11個月的數據走向推斷,新生兒只會比2021年還少,建照只會比2021年還多)

這意味著什麼,大家應該都明白。更何況建照是用「宅數」算的,而新生兒是用「人數」算的,難道一間房子只能住一個人嗎?還是建商現在都只蓋套房?更別提還可以房產繼承了。

有人會說,不是還可以鼓勵外國移民來台灣嗎?沒錯,台灣的少子化已經沒救了,現在卯起來生都不可能來得及,未來要保持社會正常運轉只有大量鼓勵移民來台。

但姑且不論目前的移民政策是否友善的問題,大家或許有看過一些Youtuber去外國旅遊拍片,覺得那些國家很讚,房價也超乎想像的低,然後Youtuber就會感慨的說一句「好想移民來這裡」。

反過來說,對外國人來講,台灣的房價那麼高,租屋市場又那麼不友善,對移民來說會是優先選擇嗎?離鄉背井來到異國,居住方面絕對是優先考慮項目之一吧。台灣人只能住在這邊當韭菜就算了,外國人完全可以用腳投票。

所以建商其實沒什麼好抱怨缺工缺料的,這才哪到哪。你們的產業前景,最慘的應該還沒來呢,當然到時候台灣慘的也不會只有你們,也算是與國同休了。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洛書台灣居住政策研究;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研究員。 這邊都是有關居住正義的硬核文章,偶爾有幾篇沒那麼硬的。 贊助連結:https://liker.land/limitroy/civic FB:https://www.facebook.com/limitroy/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假囤房稅2.0」,不僅無效,且可能造成租金轉嫁

租賃條例修法通過,對房客權益有什麼影響?

自由時報半版反對打炒房,有哪些是錯誤或誤導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