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起源基因硏究

人類學家早已指出,人類起源於非洲,但其後的演化與擴散過程仍有許多待解之處。與此同時,考古學家在歐洲亦發現了古老的人類遺骸,經鑑定為一種已滅絕的人類類群,即今日學界所稱的「尼安德塔人」。那麼,尼安德塔人是否為從非洲遷出的早期人類,進而成為現代智人的直接祖先?
為了解答這一問題,作者所屬的研究團隊透過基因分析技術,深入探究人類的演化歷程。經歷理論建構、技術突破與跨國團隊協作等重重挑戰後,他們終於取得突破性進展,並於2010年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研究指出,人類離開非洲後,部分族群在歐亞大陸演化為尼安德塔人。但尼安德塔人並非現代智人的祖先,因為我們的直系祖先是在數十萬年後,才於非洲演化出現。這些現代人類後來亦遷出非洲,並與當時尚存的尼安德塔人發生通婚與基因交換。雖然尼安德塔人最終滅絕,但其部分基因仍保留在今日非非洲人口的基因組中,成為我們遺傳構成的一部分。
本書詳盡記述了整個研究的歷程,讀來宛如一部精彩的科學小歷史。從發現問題、起草研究計劃、尋找專家與研究生協助,到聯繫相關機構、購置儀器等實務細節,無不一一呈現,讓讀者彷彿親歷一場科學探索的旅程,深入理解科學家如何從各種經驗與線索中獲取靈感,進而解決問題。
有時,靈感可能來自一場看似無關痛癢的學術演講;有時,則源自多年以前擔任研究生或博士後的親身經歷;更多時候,是從他人發表的研究報告中得到突破性的啟發。作者的經歷,其實也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人生智慧:我們不應吝惜時間去吸收新知。即使一時看來無用的知識,將來說不定就能成為解決難題的關鍵線索。
這本書也提醒信徒,今日的護教工作不能固步自封,更不可採取鴕鳥心態,一再搬出過時的論調,例如指責碳十四測量法不準確,或一味強調基因突變的隨機性與不可靠性,而對當代科學研究的飛躍發展與技術進步視而不見。
現今對人類演化的研究早已超越過去僅依骨骼形狀與尺寸判斷的階段,也不再只靠碳十四測試。科學家如今能從化石中提取基因樣本,進行高解析度的分析,並累積了大量數據證明:基因突變並非全然盲目隨機,而是具有一定的速率與規律,甚至可用於推算化石的年代。
因此,基督教的護教工作若要真正與時俱進,就必須具備這種追求真知的科學精神,在知識與研究方法上不斷精進,方能作出適切回應,既有信仰的根基,也不失學術的嚴謹。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