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日間演奏會散場時》演的當真是大人的戀愛嗎?
正如上篇文章所言,我討厭看愛情片,但近日竟然連續入戲院看了兩場愛情片。(而且兩套都有悔婚的情節......)《火口的二人》還好,走情慾路線;《日間演奏會散場時》這種走純愛路線的愛情故事,顯然不是我的那杯茶──單看「實際只見過三次面的陌生人,卻認定對方就是此生摯愛」這種宣傳語,我就打冷顫。我多次跟人說:「哼,就算有福山雅治,我也不會入場看這套電影。」然而,當我想起福山雅治曾經是我日思夜想的男神,如今連電影上映也不入場支持,未免太冷酷了,所以最後還是入場了。
這次電影在香港的宣傳意料地多,連我身邊的朋友都知道電影上映。(我本來以為大家只認識神探伽利略而不知道福山雅治,最後發現我低估了福山的知名度,哈哈~)不過想來也是,福山雅治加石田百合子算是一個挺豪華的組合,加上電影到了巴黎和紐約取景,製作費應該相當大,發行商自然想推高票房。先說我觀賞後的結論:前半部分很有問題......可是到了後半部分,我覺得好像還不錯,還在電影完結時哭了,哈哈~
警告:下文固然有劇透,但更大問題是我非常囉唆,所以慎入,哈哈~(另外,我針對的問題主要是劇情,攝影、剪輯、配樂等方面沒什麼意見。)
何以墮入情網
《日間》劇情基本上就是「準備結婚─與真愛一見鍾情─悔婚─陰錯陽差與真愛分開─多年後與真愛重逢」。單看這個脈絡,會覺得是狗血劇情,而且也沒什麼創新。像谷阿莫那樣,把電影簡化,剩下骨幹情節,我們就會覺得劇情很可笑。那是因為劇情許多時候萬變不離其宗,我們會覺得好重複、好老土。但其實,故事的整體脈絡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敘述。同樣的脈絡,交給創作者手上,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作品。
《日間》改編自小說,小說的作者平野啓一郎曾獲芥川文學獎。我沒有讀過《日間》原著小說,不過可以估計的是,這應該是一部帶文藝氣息的愛情作品。心理描寫是這類作品很重要的部分,比起電影,小說更容易把細膩的心路歷程描寫出來。導演能否把細膩的文字描述轉化成畫面,是其中一個挑戰。
愛是主觀的。現實中,愛上一個人可以毫無理由,因為感覺這東西實在很難描述。放在電影則不行,劇情的說服力直接影響觀眾的投入程度,一定程度的解釋有助提升說服力。當然,「解釋」有層次之分,不一定像肥皂劇那樣,凡事用對白交待;可以在畫面上營造出浪漫的氣氛,又或者描寫二人的性格、喜好和相處的細節等,讓觀眾覺得:對哦,如果我是主角,也會愛上/選擇對方。可是《日間》前半段並未給予我這種感覺。
一見鍾情
小峰洋子觀畢蒔野聰史的演奏會後,隨友人到後台,因此結識蒔野,更一同參與慶功聚餐。電影把蒔野塑造成對小峰幾乎一見鍾情:聚餐期間,蒔野四次刻意望向小峰。或許是為營造喜劇感,其中一次蒔野差點和小峰可以有眼神接觸的時候,導演安排旁人擋住蒔野的視線。這些鏡頭令我感到非常彆扭。
蒔野好歹年近四十歲,也不像是缺乏社交或戀愛經驗,甚至相當風趣幽默。(例如小峰在後台稱讚蒔野,蒔野回應:「其實,我當時邀請你上台。」看預告的時候,我以為蒔野當真在台上演奏時已經留意到小峰,看正片才發現他只是隨口亂扯,因為站在旁邊的永慶子說:「你拿手的搭訕台詞對她可行不通哦。」)此時他卻像一個十多歲缺乏戀愛經驗的少年那麼忐忑,向同桌人分享笑話時,非常在意小峰的反應,想多看心上人幾眼。這樣角色形象上有少許矛盾。我覺得,要不刪去瞥看小峰的鏡頭,為蒔野建立一個(面對外人時看似)比較自信的形象;要不把改為同桌人在分享笑話期間,蒔野不敢興趣,只顧着觀眾小峰;甚至,稍稍減少瞥眼偷看小峰的鏡頭,那種不自然的感覺已經會大大下降。
更大的問題是,我覺得二人在後台的對話沒什麼特別,不足以令蒔野對小峰一見鍾情。蒔野覺得自己的演奏很糟糕,此時獲得小峰稱讚,感到開心並不出奇。但想真一點,小峰的讚賞不見得有什麼獨特,不過是「編曲無以倫比」、「令人陶醉」、「心未動心已遠」,不像是行內人,隨便訪問一個聽眾也說得出這番話吧。蒔野身為知名音樂家,聽到這種評語真的會感覺遇到知音人嗎?後來,蒔野得悉對方是著名導演的繼女,二十年前已聽過自己的演奏。小峰這樣的背景的確容易引起別人興趣,但跟心動還有一段大距離吧。(註一)
浪漫地講一個出軌的故事?
演奏會翌日,小峰回到巴黎工作,遇上恐怖襲擊。蒔野接連發出多封電郵問候,均得不到回音。於是,蒔野決定用電影《幸福的硬幣》來營造話題。如果硬要說,蒔野的確對小峰一見鍾情,我也就算了。然而,蒔野只跟小峰見過一次面,而且打從一開始便知道小峰有未婚夫,卻執意追求對方。當然可以說,這就是勇敢地愛啊,但是在我眼中看來:你讓小峰陷入兩難局面,有點自私呢.....
經歷恐懼後,小峰患上創傷後遺症。小峰的未婚夫Richard是日裔經濟學者,初出場時沒什麼問題,挺浪漫的。但因為要上班,不能全天候陪伴小峰也是正常的。小峰獨自在家休養,不時感到恐懼。某日,她與蒔野進行視像對話,成功被對方安撫。此時,蒔野邀請她三個月後會面。然後鏡頭一轉,已經是三個月後的會面,而且蒔野開門見山地表白。小峰首先表示驚訝,接着說需要點時間考慮。那一刻,我的感覺是:我究竟看了什麼?!
一方面,正如前面所言,我無法代入蒔野的角色理解他為何那麼喜歡小峰。另一方面,二人在這三個月期間有沒有一直保持聯絡?如有電影用快鏡顯示二人經常視像對話,感情愈來愈好,那麼小峰聽到表白後沒有即使拒絕會是非常合理。然而電影完全沒有交待。小峰與未婚夫相識了二十多年,不見得有什麼問題;而她與蒔野只是剛剛相識,雖然有點吸引力。但足以憾動小峰與未婚的感情嗎?如果這麼容易變心,觀眾很可能不喜歡小峰這個角色。如果要令小峰愛上蒔野的同時,又不想讓觀眾覺得小峰是出軌的壞人,最簡單的編劇方法就是黑化小峰的未婚夫。結果,電影真的走這個套路......小峰與未婚夫視像對話,未婚夫自信地分享自己的成就,完全沒有小峰面色凝重。呵呵,是典型的二選一:一個重視物質,一個重視心靈,作為文藝作品的主角當然選後者。
就這樣,小峰決定回日本和蒔野在一起。除了黑化未婚夫那一小段間接解釋了小峰最後的決定,電影基本上沒有展現小峰所經歷的掙扎。我始終覺得,文藝作品應該擅於剖析人的內心,電影在這方面比較失敗。
令我原諒前半部分的轉捩點
正當電影過了一半,蒔野和小峰的戀情發展得很順利,轉捩點終於出現。蒔野準備迎接小峰回國的時候,其師傅緊急入院。蒔野前往醫院的途中丟掉了手機,所以派助手三谷早苗到警署取回手機。但原來,三谷一直暗戀着蒔野。所以她決定冒認蒔野,發了一條分手短信予小峰。與此同時,三谷把假的電話號碼交給蒔野,聲稱是小峰的號碼,以致蒔野未能聯絡對方。這種陰差陽錯的橋段令人無力吐槽,只能說:要把重要的人的電話號碼牢記在腦海,不然可能毀掉整個人生。(啊,還有,不要太相信收到的信息,重要的事情要與對方作親口確定。就算沒有人從中作梗,文字信息還是很容易引起誤會,分分鐘斷送一段美好姻緣。)
四年過去,蒔野與三谷結婚,小峰則與原本的未婚夫Richard結婚,兩個家庭都有了小朋友。這是比較現實的安排:三谷長年累月跟在蒔野,也受蒔野賞識,最終發展出感情不出為奇;小峰和感情不差,只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才打亂二人的婚事。不過即使破鏡重圓,裂痕始終存在。因為Richard心中有根刺,所以二人婚後生活不愉快,終於決定離婚。
劇情發展到這裏,我先前對電影的不滿漸漸變淡。原本覺得蒔野和小峰的相愛過程很兒戲,沒有說服力。但此時他們成為了受害者,確實很可憐,我的怨氣轉移至始作俑者三谷身上。此外,福山在後半部分的演出比較自然。這裏某程度是我的問題。作為(不合格的)粉絲,習慣福山平日開朗的形象,也習慣福山唱流行歌的形象。因為福山平日的形象太牢固於我的腦海,再加上奇怪的劇情和對白(註二),我真的無法投入電影。到了後半部分,終於沒有一些中二病的對白,劇情踏踏實實的,沒什麼犯駁的地方。福山在這部分的演出也讓我覺得,他的確是蒔野,的確是一個丈夫和父親。(不過可能是心理作用,因為福山在現實中已經結婚,也有了小朋友,所以覺得他有這樣的經歷,演起來比較真實。)
電影的結局是,三谷向蒔野和小峰坦白當年的真相,並選擇離開。最後,蒔野和小峰在演奏會散場後終於重逢,二人眼泛淚光地對視、微笑。這個光明的結局除了賺取了觀眾(即是我)的淚水,也讓人比較舒暢地走出戲院──始終happy ending還是有其正面作用的。
回顧坊間的宣傳語
坊間的電影宣傳語或影評總是比較誇張、奪目,《日間》這套電影也不例如。例子:
1. 談一場大人的戀愛
什麼?如果這就叫做「大人的戀愛」,我寧願不談了。所謂「大人的戀愛」,大概是指比較深度、內涵,重視精神上的契合。但很抱歉,我覺得電影沒法展示這種感覺,甚至無法在電影中看到任何對愛情的思考。
2. 實際只見過三次面的陌生人,卻認定對方就是此生摯愛
完全沒這種感覺。如果對方真的是「此生摯愛」,為何二人分離後都和別人結婚了?而所謂只見過三次面,這個設定其實沒什麼意思。
3. 給不敢戀愛的中年人們
嗯......蒔野那種勇氣和表白方法,我不予置評......(利申:我不是反對勇敢地追求心上人,不過就當我有傳統道德枷鎖,總覺得電影版的蒔野執意追求對方不太理想)另一方面,二人能夠在結局重逢,不是基於二人的勇氣和努力,而是因為三谷明白蒔野有心結,所以決定坦白。有happy ending不過是幸運。
註一:
有評論指出,原著小說的敘述詳細很多:「電影版沒交代太多詳情,據小說寫,那年蒔野38歲。少年時就以天才結他手的身份出道,他13歲時就遇上師父,25年後身心俱疲,常想放下結他。古典樂手紀律嚴明,每天訓練8小時,幾乎沒音樂外的生活,聊了一個晚上,他聽到對方的採訪生活,像打開了天空,被吸引住了。」若然像小說這樣細緻敘述,蒔野被小峰吸引很合理。
《日間演奏會散場時》 靚人靚景 改編突兀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娛樂/《日間演奏會散場時》-靚人靚景-改編突兀-222456
註二:
蒔野表白的一段真的很中二病:
蒔野:如果你在地球某個角落死了,我也會死掉。
小峰:我快結婚了。
蒔野:所以我來阻止你。
還有開場不久,蒔野在休息室向着玻璃咳嗽......這是在演太宰治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