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旸

溥仪的末代皇帝当的痛苦,但被架空后去日本和日本人合作,去俄罗斯生活,写出来我的前半生塑造新的价值观,一生风流惬意,怎么看都好过他的妹妹:一生痛苦的在两种身份中挣扎。与其说是历史下小人物的命运,不如说是大多数女性的命运:as a women I have no country 最好的antiseptic目前看起来的就是搞钱,至少晚年舒适,别去想做一个伟大的人,或者想要活在伟大叙事的一环。女性在很多战争中都是作为生产资料的存在,战争胜利成果作为战果来瓜分。看清自己的位置

留言 11
林旸
作者

川岛芳子最终的结局是回归了李碧华的风格,尤其是山家亨的死,在算命的老头那里甚至没提过后半段,看来山家亨在阅读谶言的时候就选择了自己的命运。这里面两个男人,在中国呆过的男人有情有义,阿福是那种非常共产党根植土地的角色,扎实朴实,后来去了延安这样的有情有义也是他的底色,会带来好的结局。山家亨是一个小时后就喜欢女主的人,后来因她发现这是一个坏棋子,就给他钱好好努力生活,后来他好了帮助女主把它送回日本,一个给她一条活路自己的承担了所有风险,另一个给她制造了一番天地让她过上普通人的幸福

林旸
作者

这片天地最终没属于她,但是这些男人的记忆和她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归属感的过程是他所有的一切。希望白色和服再次回到日本,满地樱花和资本主义可以给她闹中取静,宫墙内外,认识到自己的平凡后的川岛芳子回到小时候上学的地方可以花月正春风。

林旸
作者

@林旸 之前写过李碧华的女主和张爱玲的女主的区别,过去几年国内的资本主义小资情调的流行多少创造了了张爱玲的流行和大众好感,总是在模仿一种腔调。李碧华的作品speak to 我自己的很大一部分女主的motivation,再次强调生死桥的女主射杀她老公那段,因为认为是老公把自己的青梅竹马的情人杀死了所以拿着手枪连续几发在卧室把老公射死了,然后确认没动以后过去看这个人在过去确认这个人的动作眼神“原来他并没有要伤害我的意思”。张爱玲的女主被动到不行,色戒的王佳芝“哄的一下这个人”

林旸
作者

@林旸 可能是爱我的,快走”, 已经置自己于死地。甄嬛传中男主果郡王临死之前是预判了甄嬛的选择“我不能让你为难”我只能说果郡王的爱情更纯粹,先甄嬛一步的爱她。所以大多数人只有是甄嬛的境遇,但是成为熹贵妃是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也是王皇后和武则天的区别。

林旸
作者

@林旸 一个是欣赏她的男人,另一个是她欣赏的男人,她年轻的时候放了他们一条生路。后来这两个男人都成全了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战争对普世价值观的颠覆,让一群人下来,一群人起来。一群人的行为的不同解释,只是主流叙事的区别

林旸
作者

@林旸 想来皇后蔡少芬那个角色和华妃的悲剧性都很明显,就是非常有执念的爱着皇上。一个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人怎么能接受这么纯粹的爱意下的控制,她们可以全然是爱情,他要的是这些女人的爱情巩固他自己的权力。说是爱情当然存在,只是不如权力给的长长久久,单一的合盟远不如一群人的支持,所以权力让他继续expand后宫,一直新人,一直找更多的忠于他的奴仆

林旸
作者

@林旸 其实这两个但凡没有对皇上爱的执念就会变成眉庄,难产而死是那个年代的女性悲剧,但是蛋后宫带着一生荣华富贵到晚年,就算死了也是被尼姑们霸凌和后宫也没啥区别。爱情是权力在上的人的权力,放下对上的执念才能放过自己,从下往上的爱是一种奴性。

林旸
作者

@林旸 甄嬛的爱找到的果郡王是一种平等,纯粹的爱也是亲王养出来的完美主义,出去打仗也是他的决定论的女一环。还有就是她发现爱皇上这个psychopathy的终局就是纯元皇后,所以她先成全了妹妹们,然后去strategically的有的放矢,拿到自己的权力,生孩子等,所以她的终局就是活了下来,和给自己和爱人的娃安排了尽量安稳,自己可以颐养晚年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