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EG 與 PNG:選擇適當的圖像格式的時機和原因
關於影像檔案知多少?喜歡攝影或設計嗎?平常接觸許多各式各樣的檔案儲存格式,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想要更加暸解這些檔案格式的用途及使用情境,或背後的故事,快點進來一探究竟吧!

《殺人一舉》:「暴力」應該如何被觀看?
「創傷」的發生並不只是在過往,也發生在這個「過往」是如何被呈現的時候。約書華的紀錄片《殺人一舉》(The Act of Killing)與其說是在講述印尼九三O政變大屠殺的歷史問題,不如說是在思考這段歷史是如何被「呈現」的問題。這種手法於是讓《殺⼈⼀舉》的拍攝不只顛覆了人們⼀般對…

醫學影像之原理與發展簡史(上)
「醫學影像」這項技術大約在 20 世紀之後才陸續出現,在那之前的人們除非是直接剖開人體,不然就只能透過間接的方式去了解體內的情況,例如把脈。現今的醫學影像技術已經有非常多種,我將以幾篇文章逐一介紹幾個最常聽見的、或是有突破性進展的例子,並連貫成大概的發展史。

生活看人生|上相的方法:攝影開拍前準備
如何調整身體狀態、做好攝影準備並在被拍攝時好好表現?

關於影像中的野生動物存在意識 (讀書筆記)
關於感知動物的存在,尤其是透過攝影作品所看到的。「這裡的存在並非指野生動物直接物理外觀,而是指如何透過影像感受動物的存在的情感意識——它是一種動物於混雜空間中徘徊、追蹤、棲息,並且被領域化的一種感覺。」

保育的情感邏輯:審美魅力與影像敘事
影像能夠產生什麼樣的認識動物的情感與魅力呢?

影像創作系列–台灣風景
三張椅子在路邊,還有一張小桌子2022.08.30新北金山

對話梁君健:影像的田野,田野的影像 | 圍爐 · PKU&THU
影像已經成為時代文本,精準地捕捉了一切的易逝的與永恆的。

羅蘭巴特《明室》書評
攝影本身便已經紊亂無章,而在觀看者的相片中巴特再度發現了這種紊亂,而作為觀看者的我現在就探詢這點。巴特排斥用技術、美學等理性的方式去探討攝影。本書在某個層面上來說是巴特試圖以「對我而言」感興趣的相片進行討論,並盡量做到不會簡化我也不會壓垮我的普遍性的討論,同時也在摒棄社會學角度、...
懷舊的所在
每個城市鄉鎮地域,總是有幾個與記憶和歷史深深連結的所在。在按下攝影鈕/快門的那一刻,不管知不知情,某種程度來講,就是凍結了歷史的一瞬間。

创作分享| 《临时红利》行为影像
临时红利、人口、压迫、红利

“你为了什么而工作?”|看见疫情下的女性劳动者
一句“我不怕”的背后,可以有千百个理由。

📝📝現實的反叛 Ep. 7|《影像的視野》、《綠色的憂傷》
這個物件的特別之處在於「觀者必須以實體見到該物件才能看到它的全貌」透過影像無法了解這個物件的完整,影像只呈現了它看到的而非你想看到的。

📝📝現實的反叛 Ep. 5|視差、維度、景深、形變
我們需要透過鏡頭的焦距、光圈以及觀景窗取得影像,然而,透過這些物件反而讓我們認識到了一個被扭曲的世界。

饒恕,果真是容易?
「這股醫治的力量,好像漫進了我的全身,我的眼淚便湧了出來。」

📝📝現實的反叛 Ep. 4|從類比走向數位
1960 年,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Labs)的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想法:如何讓電腦也能讀取照片?

📝📝現實的反叛 Ep. 3|底片的成形
1878年,Eastman成功發明乾式膠片,這大大改良了過往「濕濕的」攝影年代,讓成像的載體不需要在攝影前浸泡於化學藥劑中才能進行曝光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 AE-1
電影《Smoke》(港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煙」)劇照作為攝影師總會有機會就展覽等活動接受一些訪問,到需要拍照的時候(也就是我最害怕的一環),有些訪問者總會希望我拿著一架相機去作個模樣拍照,我通常會婉拒的,不是造作與否,或是不甘於繼續塑造攝影人形象的 stereotype,而是我對照相機真的沒有太多情感羈絆。

文字抬頭的當兒
當網絡短片盛行,紙媒漸遭淘汰,在網絡平台上,文字有價,當真恰恰地表現了!

📝📝現實的反叛 Ep. 2|影像的複製
縮短曝光時間一直是當時的攝影師、發明家想要克服的。有鑒於此,在同一時期的另一位法國畫師Jean-Baptiste Gustave Le Gray發明了「火棉膠法」(Collodion Process, 亦稱「濕版膠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