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呼吸感の馬特夜話|人文鄉建與數字遊民社區
本文是4月19日晚馬特夜話的線上交流文字整理,感謝在場97分鐘的諸位💗 擷取一些有意思 建設性的提問、對話與交流: Amy:鄉建者或數字遊民要與在地產生連接嗎?(江浙一大學美學專業博士生,這兩年一直關注藝術鄉建) 小六:數字遊民必須要與在地產生連接嗎?(生活在江浙一數字遊民社區) 定居法國的@無解 觀察與分享:西方數字遊民大多是流…

網絡:每个乡村的现场都像是很多不同时空交织的剧场
网络真正的力量是把历史的、现在的、未来的绑在一块。所以我想象中的“网络”和“田野”的关系是,我们应该做到一个足够的空间,这个空间让我们现在的人可以将过去的故事讲给未来的人听。

魔幻贵州一|都市理论的“乡巴佬”紧身衣:关于网络社会研究所“乡建中的中国”贵州之行后的一点思考
魔幻贵州田野报告对我来说,能去探索当代那令人着迷、激动又充满活力的前沿,看着那条长长战线上繁华各异的舞台,聚光灯下的主角创造着自己的史诗,是何其有幸之事。这次贵州的田野报告,乃是我们回馈场景中主角们赠允我们的礼物:所有的人都在故乡飘泊,借由聆听交谈,无论有形无形的距离,都回到了家。

贵州加速度:魔幻貴州田野報告系列|幺妹儿!过来听田野报告会
我與中國美院网络社会研究所 空间生产的乡土实践小组的研究助理與研究生,于2019年6月14日-21日,12月18日-25日在贵州田野调查,是为「乡建中的中国」长期的研究项目之一。我们走访了贵阳、都勻、毕节、黔南地区、黔东南地区、黔西南的20余个村落,拜訪了當地村民、村官,外地来的知识分子、建筑师与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