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
此标签目前无人主理
9 人关注
17 篇文章
偶希都理

【臺灣旅遊・展覽】流光-植物灰釉特展

【流光-植物灰釉特展】灰釉不只是素材,也是風格。更是陶藝家藉由土地、植物與水文展現的藝術。根據官網介紹,陶瓷博物館的「流光-植物灰釉特展」,是以《灰釉-植物灰的故事與應用 》一書為基礎,從個別材質的文化流變、科學特性到創作表現形態的梳理,集合跨越時空的窯口樣本、同一流派系統的作品…

kiwi

在景德鎮的心流時刻(1)

從年頭開始就心心念念的一場「出逃」——逃出尋常,躲進非常,安於日常。

偶希都理

【臺灣旅遊・展覽】美湛龍祥・雲瓷輝煌-張美雲法華鎏金個展

【美湛龍祥・雲瓷輝煌-張美雲法華鎏金個展】以「美湛龍祥・雲瓷輝煌」為名,藝術家張美雲於光點藝術中心,舉辦法華彩陶瓷藝術個展。在瓷器上以立粉技術勾勒輪廓的彩繪技術,古代明代時稱作「法華」。法華彩的特色在於立體感與華麗感,呈現優雅的美感。作品常見以藍雀、牡丹等自然元素為創作靈感,極致的華麗,確實令人嘆為觀止。

Pp貓~愛玩愛美食

新北鶯歌|新旺集瓷陶藝教室|手拉胚・手捏陶・貼花教學

新北鶯歌|新旺集瓷陶藝教室|手拉胚・手捏陶・貼花教學

相关标签

  • 故宮南院
    811
    香港藝術
    612
    波圖
    28
    和食
    77
    潮州
    77
  • 鶯歌
    66
    大航海時代
    66
    匠人
    55
    青花瓷
    46
    香港文化博物館
    36
返回全部
淇淇

拉高變形

12年前的陶瓷作品十二年前,我學過十個月陶藝。那時候發現生命有太多事情超出我的掌控,令我感到沮喪和失落,因此想嘗試一些憑著雙手能掌控的事情,於是跑了去學陶藝。老實說,我沒有任何藝術細胞,而陶藝是我從沒接觸過,也沒想過會接觸的事物,挑上陶藝這門藝術,是為了跳出原有的框框,不讓自己受限。

舒嫚

詐團圓《Scamsgiving》

在舊金山唐人街憑藉著美貌專門騙婚的王芸(隋棠 飾演), 和兒子Jason玩魔術技倆(陳昊森 飾演)搞詐騙為生。母子倆寄居在雜貨店老闆華仔(邰智源 飾演)住處。從新聞報導中看到舊金山將舉辦年度世界陶瓷藝術大展拍賣會, 來自台灣世界頂級陶藝家族陶林企業董事長莊黃淑美(陳淑芳 飾演)也會參加。

苏向东Tom号清慧居士

苏向东古瓷片单字底款图集节选

旅美教授苏向东拍摄了大量古瓷片底款。本次发布的四十余幅图片是《苏向东古瓷片单字底款图集》。供感兴趣的朋友借鉴、学习、研究之用。

waterflow流水帳

【視覺藝術】在回憶碎片裏找那片美好

「陶瓷對我是有獨特性的,我的創作方法,是把衣物浸在陶泥裏,然後摺好,就像洗衣服一樣,整個過程猶如洗滌心靈。」

鄒頌華

港彩瓷中西合壁 走過流金歲月

這是在2019年初於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的大型港彩/廣彩展覽。港彩/廣彩一直不被重視,其實它既是大量生產的生活瓷器,但也是非常精緻的藝術。可惜要承傳這門工藝並不容易,許多師傅不是過世就是退休,而願意投入時間學藝的人又鳳毛麟角。這次展覽是一次大型的港彩歷史紀錄,遺憾的是主辦單位沒有出…

木影

手塑陶瓷早餐碟

題材取自宜x傢俬某一隻藍白色的熱氣球碟+早年去土耳其的回憶

鄒頌華

中日民藝之旅 發掘尋常器物的實用美

2019年參觀一新美術館的民間青花瓷展,令我立刻想到的不是大埔碗窰,而是數年前在日本看過的幾個民藝展覽和博物館,讓我深感高手在民間之餘,中日兩地對待這些高手的態度,卻是差天共地。源於英國的藝術與工藝運動深深影響著日本的民藝運動和美學發展,但在中土,「用之美」卻從來沒有受到重視。

鄒頌華

交融之美──故宮南院的神戶市立博物館精品展

在香港烽火連天的2019年8月,我逃到南台灣休息了幾天,在故宮南院中暫時忘掉殘酷的現實。是次借展結集了南蠻藝術的精華,兩年後重看當時寫下的文章和故宮帶回來的資料,在目前未能出門看展覽的日子裡,有望梅止渴之效。

鄒頌華

葡萄牙被盜藍彩瓷磚 歷史價值高

一塊古董葡磚,在古董市場上標價可至幾百歐元,而且要把它們偷到手,真的比其他藝術品容易。瓷磚不像繪畫或雕塑,無法安全地儲存或保護。許多有歷史價值的葡磚畫,就這樣露天擺放著,而且數量非常多,警方沒可能在每個地點安排保安員守著瓷磚。

鄒頌華

香港最後一代守窯人 守護青山龍窯

在2019年底瘟疫仍未在香港爆發時,我跟著陶藝家劉琬珊來到麥理浩徑第十段青山公路顯發里的入口處。大樹成蔭的山徑旁,有一戶山林深處人家,重門深鎖,出來迎接我們的,正是香港最後一代守窯人梁柏泉。

鄒頌華

活潑奔放的織部燒陶器

提起「美濃燒」,很多人的印象是十二蚊店中的廉價日本陶瓷。的確,今天我們買到的「和食器」,有五成都是產自日本岐阜縣的「美濃燒」。然而,這個自七世紀以來就燒製陶器的地方,不但以量取勝,在十六世紀於美濃出現的「織部燒」,大大豐富了「和食器」的形狀和種類,甚至將日常生活器物,昇華成藝術品,形成了歷久不衰的「織部風」。

張蘊之

【魚露與蠔油】沿著瓷路去尋根

張蘊之

【旅行幹什麼】火炭尋寶找什麼?古老十八代聽食器故事

走進「古老十八代」,每一件壺盞碗盤,都承載著特殊的飲食文化。「火炭」是香港的一個工業區,工業大廈林立,卻迥異於市中心的擁擠,這裡道路開闊、天地疏朗,走出火炭地鐵站,頓覺身心暢爽。近年來由於工業外移,香港有許多工廈閒置,租金比市中心的商業大樓便宜得多,漸漸演變成藝術家的工作聚落。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