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赤地之戀》校讀筆記(10)
能夠糾正黃絹探監那場戲的一處分段,我感到心滿意足。

張愛玲《赤地之戀》校讀筆記(9)
1954年天風初版在周玉寶聽說丈夫死訊的傷心情狀(結束於「搥打著」)與劉荃讀報得知(開始於「罪大惡極」)的愕然反應之間空出兩行,是有意的場景切換手段,在本書多章裏多次用到。1978年慧龍版丟掉了所有這些空行——是粗心大意,抑或為了省紙?應恢復。

《赤地之戀》校讀插曲:第八章消失之謎
排字工是清一色男性的行業,且以血氣方剛的小青年居多。想想看,當某個亞當看到「她做了他的夏娃。」這樣的句子,不禁臉紅心跳,正是欲知後事的關頭,匆匆漏排一個「八」直奔後文而去,也是有的吧?
張愛玲《赤地之戀》校讀筆記(7)
1978年的慧龍版到我手中後,很多錯訛的責任歸屬便清楚起來了。

張愛玲《赤地之戀》校讀筆記(5-6)
校對令人長知識。比如天風版裏出現好幾次、慧龍版也沿用的「撩天」,就是現在一般人不能接受的寫法:居然不是「聊天」而是「撩妹」的撩!偶爾張愛玲也犯錯,背離了史實。1947年的孟良崮戰役,她把地點寫成孟良岡,所有的版本裏都沒有一個編輯發現。

張愛玲《赤地之戀》校讀筆記(4)
「劉荃注意到黃絹的臉色非常蒼白,用失神的眼睛四面望著,僅是在找他,他很快地走上去,從後面握住她的一隻肘彎。」天風版原為「像是在找他」。這裏從劉荃的視角出發,只能是寫他感覺上的「像是」,他不可能知道黃絹「僅是」在找他。

張愛玲《赤地之戀》校讀筆記(3)
二妞眼看著劉荃急急下水替她撈棒槌,以至於幾乎栽倒。此處用「作聲不得」形容她,貼切又透闢;「一聲不響」似乎保持敘事距離過遠。我覺得前者好,紐約版第41頁的at a loss for words也接近「作聲不得」。

張愛玲《赤地之戀》校讀筆記(2)
校讀波瀾未起的第二章沒有什麼重大發現,只是細節的增色。比如「雞蛋黃的陽光」較之於「雞蛋的陽光」,對於喜歡讀張愛玲的人已經有天壤之別了。

《赤地》天風
鼻子湊上去,沒想到一本七十歲的書還是會散發出清淡的紙香,雖然紙頁已暗黃,每每見斑點,摸著倒不乾亦不脆,賴前人手澤而有厚實柔軟之感。

愛書、藏書人|懷念丘世文
人生可以有很多結局與定義,但若能夠被愛包圍,何其有幸☺️

流動的書緣雜語
《流動的饗宴》是一本非常迷人的書,海明威記述他年輕時和第一任妻子在巴黎的生活,彼時他才剛剛決定致力於寫作,一如所有初出道作家一般的清苦。他會到塞納河畔的書攤買便宜的二手英文書。書中,他記述了一段和二手書攤商的對話:「妳如何鑑定一本法文書的價值呢?

【折扣歷史】巧立名目:那些你想不到的折扣方式(下)
書店的打折方式,沒有最奇怪,只有更奇怪。上一篇,我們了解到監獄書展、書籍量販和法拍書等名目奇異的折扣方式,今天,想邀請大家一起來想想,當書被法律宣判了「死刑大限」,業者將如何自救?當數字巧妙地成為折扣活動的基礎,將得到什麼樣的效應?答案將由本文一一揭曉!

歷史愛好者的藏書(二):「帝國」日本篇
第二篇介紹的四本書,均以「帝國」起題,均以「日本」為中心,但四個「帝國」的時空背景卻不盡相同。

歷史愛好者的藏書(一):平行時空篇
事隔近三個月,無意中望向草稿夾的我,發現了自己先前寫好的幾篇,作為《歷史愛好者的十本書》一文補充的草稿。本想在該文所參與的 #我最愛的十本書 活動結束後,再來繼續發表的,結果……好吧,我的確是忘記了。既然如此,碰上最近可以用來寫作的時間不太足夠,一於將草稿拆分數篇,還可以讓我每一本書多寫一點。

歷史愛好者的十本書
前前後後寫了近廿本書,我該甚去選擇第一篇包含的書?最終的決定是…求其啦!抽簽決定!

書展擺檔
[水巷閒思]出生至今,去過書展的次數屈指可算。我向來不追捧新書,不貪慕簽名,更厭惡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會場。反正平日自然而然也會閒逛書店,又何苦如過節般趁此一年一度的悶墟呢?除偶爾陪陪朋友外,實在想不出去書展的理由。心水終究清晰,真正的理由恐怕是少年叛逆。

我最珍惜的藏書
我有幾本珍藏的書,不放在書架上,而是放在盒子內,最老的一本跟了我四十年了。我書架上的有部分總是買回來又捐出去,有些長時間留在書架上的,最早的藏書也是讀大學時是首次自主的買書的時候了,中學時除了教科書也沒閒錢買課外書,幸好偌大的沙田中央圖書館就在家附近,所以也能養成讀書的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