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框架之下,個體還能自由選擇嗎?--從《單身即地獄》到《進擊的巨人》的觀察
當我們談論性別時,我們在談論什麼?每當談到性別議題,無論性別認同如何,人們似乎都習慣繃緊神經、劍拔弩張地面對接著迎來的話題,老實說,我屢次遇到類似的情況都會感到難過,畢竟,我相信沒有人是帶著惡意提起這些話題。因為更應該被看見的是──面對高度完整的社會框架,我們每個人,都是受影響的人。

公民權修憲案三讀通過——大馬女性在海外產子將可獲得公民權
依現行馬來西亞憲法規定,若母親為馬來西亞籍、父親為外國人時,在海外出生的子女無法自動成為公民。修憲案通過後,未來不論在馬來西亞境內或國外出生的子女,只要父母其中一方為馬來西亞公民,即可取得馬來西亞國籍。
政治:什麼才是理想的內閣性別比?
Claire s cabinet. - House of Cards紙牌屋演到最後,克萊兒坐上了總統大位,組織了自己理想中的內閣,當門打開那一剎那,不知道有多少觀眾倒抽一口氣,如果這幅畫面讓任何人不舒服的話,那過去以男性為主的內閣為何不讓人覺得奇怪?

拿起钩针,女人的手能创造世界
钩织实在是女性友谊的绝佳隐喻:由朋友带我入门,在不同的朋友们家,我们各自创作又互相陪伴着,也常把勾好的东西送给对方。在毛线交织得越来越紧,八卦和垃圾话纷飞的同时,我们也和彼此更近了。

PMS影响9成女性,你阅读这篇时有人正在经历
绝大部分的女性都曾经在自己身上感受到过或轻或重的 PMS 症状。

Everything is about sex,但性的一切全靠自学
小孩知道什么不该问,家长也一如既往拐弯抹角,这一套性教育太极拳,几乎是大部分中国家庭的写照。

攀岩:向上爬和做女人一样,痛并快乐
垂直向上开辟出一条路。

那些直到确诊我才去了解的妇科病
和多囊一样“发病率不低但科普程度却不高”的妇科疾病其实不少。

让体毛在夏日飞舞!
如题。

自爱,一道“仅限女性”的伪命题
女孩子要自爱?

我的月经,你好。
给我的月经写一封信。

来月经的时候,弄“脏”女生裤子的,是经血吗?
本文为2020年受邀在Vagina Project做过的一次关于“月经羞耻”主题分享的文字稿。
《隐入尘烟》导演「票房千万女制片裸奔」不妥在哪?
本文写于2022年7月,电影《隐入尘烟》上映后,发表于“野马青年”公众号。
《气球》让我想起,我在西藏做性教育的经历
本文写于2022年11月,电影《气球》上映后,发表于“野马青年”公众号。本文含有剧透。
你学到的关于"处女膜"的一切都错的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健康和感受放在第一位来思考处女膜的存在及其意义,一定会得出这个结论:这层膜,真的没那么重要。

化妆是工具,她才是目的
拒绝化妆是值得尝试的选项,挪用这个工具并重新定义它,也是。
每次去妇科,都是过山车
女性用肉身直面来自庞大医疗系统的查验,我们的肉身即是证据,见证我们的遭遇,也让我们有勇气 ask for better。

头发决定了我是谁,吗?
头发,并不只是头发,但你的头发你说了算。

Body shame: “我从没敢这样看过自己”
本文为“不止身体”专栏文章之一。“不止身体”是beU为性科普开设的专栏,在这里我们从一个个具体的生理困惑出发,科普生理知识,分享无毒的性别意识。本文首发于beU Official。今年(2022年)7月,李雪琴在综艺桃花坞里面向大海背对众人讲了一段话。

重新认识运动:女性的身体是女性自己的
对于女性运动的污名化称呼还有雪媛、健身媛、运动媛。看着这些新名词,让我不禁思考是什么在妨碍着女性参与体育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