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7<四>:我的SEO作品集。。。
2024-06-27:我的SEO作品集。。。

「台灣癌症基金會」2023愛波舞后活動主視覺插畫設計合作案例
幫「台灣癌症基金會」繪製的2023愛波舞后活動主視覺插畫

「巴黎文化沙龍-憂鬱熱帶Tristes Troiques Salon」插畫貼文合作案例
插畫合作案件分享
寫給U的,那些沒有成就的小事,可能會成就你想要的生活!
你得把這些微不足道,一項一項做好,在這過程中,你會越來越駕輕就熟,你會越來越游刃有餘,你會做得比別人快,你會做得比別人好,你會花最少的時間去完成這些微不足道,最後你可能賺不了太多錢,但那些錢也足夠你往人生下一階段攀爬、前進。

自由接案的 10 件壞處:說出實際面貌
上回寫的「自由工作者必備:金錢焦慮」深獲迴響。但是,那只占自由工作者辛酸的 1/10 面貌。今天,就來說說接案近三年,我體驗到的十件自由「壞處」。其中光是和「金錢」有關的壞處,就高達 5 項。看完後,你再決定是否入行(坑)也不遲。

一年休半年的工作方式你要不要?
或者,我該問的不是「一年休半年的工作方式你要不要?」而是「你喜歡你現在的生活、工作模式嗎?」如果不是太不喜歡的,就不要羨慕別人了!要好好的在其中過自己想過的日子!

「太晚經營社群,還有紅利嗎?」一位接案新手問
前幾天,有位接案設計師來諮詢,他為了曝光接案服務,開始經營 IG、dcard、粉專。但是他有些沮喪地說:「我太晚經營社群,已經沒有紅利了。」他聲音漸小。我從他的話語背後,聽出他在怪罪社群、怪罪市場。於是我好奇地問:

會找你接案,不一定會找你合夥——分享 2 件合夥邀約|工作夥伴的 4 個層次
這些年,很多人找我接案,也有少部分人找我合夥創業,目前身上已有 4 個合夥事業,2 個新合夥邀約。我心想:「找我接案、合夥背後的理由,有什麼區別?為何找我?」我細究原因,認為答案是:稀缺能力。什麼意思?

從接案轉為發案,分享 7 個外包過程
接案後,我是客戶的外包,過了幾年,我也逐漸找夥伴外包。外包要找誰?我先從認識朋友找起,後來學會找「適合」的人合作。適合是什麼意思?能力、態度、時程安排,三者分數越高越好。我過往都以接案者角度分享工作,這次以發案者角度,分享 7 位外包合作過程。

從不懂把握案子,到案源漸多
早期接案,我常在專案結束後就揮手告別,很少最大化效益:靠作品 / 合作擴展其他機會,無形損失發展潛力。例如我曾在一個月的時間,採訪 30 位得獎創業家,但是我沒有把握這些人際關係,採訪結束交換名片就散會,沒有更多自我介紹、加深認識,失去其他合作可能。

每天都在金錢焦慮的工作:接案
幾乎所有自由工作者,都有金錢焦慮:擔心賺錢太少,擔心收入不穩定。「你接案賺多少錢?有比以前賺得多嗎?」這題,可以名列接案者最討厭提問,等級如同上班族被問:「月薪多少?」我有金錢焦慮嗎?答案是,有,常常有。

遠距工作三年了,聊聊七件親歷小事 ——還回得去辦公室上班嗎
我在疫情爆發前(2020/02)就開始遠距工作,當一名自由接案工作者,想分享七件印象深刻的遠距小事:一、一個人的快樂...

我以前怕炫耀、怕失敗、被動,送走了機會
我轉換半接案、半創業狀態後,開啟新一種思考方式:「每次交集,都有潛在合作機會。」現階段自己,同時有多個案子、社群、讀書會、合夥事業。在各種交集下,新書邀約、大品牌合作、新創業才陸續出現。

分享近期 12 件案源怎麼來的?自由工作者的日常
分享接案歷程多年,還是常被問:「案源怎麼來?」,這回想換方式回答問題。於是我列下近一個多月收到的案件,包含出處、內容、如何配置資源等。讓有意接案的你,了解這行的真實情況。

當過記者、工程師,直到接案才懂錢的用途
我從小到現在,身邊朋友很少會談錢的話題,少數談的都是投資股票,或者問薪水多少,幾乎沒人談錢與自己的關係。我只能自行摸索,並發現自己與錢之間,曾經歷過恐懼及工具的關係。

為什麼嚮往自由工作者?
我永遠記得當自由工作者的第一天,鬧鐘沒響,讓陽光曬醒。那時沒有工作壓力,沒有待辦事項,我完整擁有一天的時間,我可以盡可能想像:今天要做什麼?

追求完美,是如何阻礙你開展副業?
我過往接案,都專注於完美,在提交企劃、網站成果、文字稿件前,都檢查數十次才交給客戶。但是近期發現「追求完美」,並不適用於經營自媒體 / 個人品牌。為什麼?

一人公司接案朋友,分享最差接案夥伴的慘況
我上週和一位朋友咻咻碰面,她三年前離職後,馬上就登記公司,開啟一人公司接案模式。由於工作性質相同,方法相似,我們聊了不少接案過程的趣事與難題。

開啟副業前三步,建議怎麼做?
近期不約而同,很多朋友和我聊起副業,大家都想開創正職以外的收入。舉例其中三位朋友分享:「我自己是做廣告投放,本身在電商平台工作,想說自己也來試試經營電商。」

經營個人品牌三年,一件最可惜沒做的事
接案近三年,寫了三百多篇文章,現在一切發展都好,但是回頭看後反思:如果三年間能「多做一件事」,現在的發展可能不只如此,收入多一倍都可能。那件事是:「榨乾每一分創作的影響力」。但是我為何沒做?細細思究後,發現人人都可能和我一樣做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