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入腎
中年男整天狂尿、四肢無力 竟是腦血管畸形引發中樞型尿崩症
39歲許先生多年前得知有腦血管畸形的問題,日前因感覺無力,且常常頭暈前往急診,經抽血檢查發現有高血鈉現象,為了查出血液中鈉離子濃度過高的原因,進一步檢查發現竟因血管畸形壓迫腦下垂體,使其無法分泌抗利尿激素,造成中樞型尿崩症,經補充抗利尿激素五天後,無力現象大幅改善,鈉離子也回復正常。
低血鎂症恐四肢無力、痙攣抽搐 吃對食物助找回「鎂」好人生
57歲徐女士有酒精性肝硬化,經常因肝性腦病變進出醫院,最近因四肢無力就診,住院檢查發現血液中鎂離子低下,確診為低血鎂症,抽血檢查發現鎂離子1.3mg/dL(正常值1.9~2.7 mg/dL),進一步發現是因酒精性肝硬化合併腹水,不得不長期服用利尿劑治療,導致鎂離子大量自尿液流失,…
EP.28【時事】「如果得了新冠肺炎?」
五月中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確診個案之解除隔離人數近1萬2000人,這些人康復後除了面對後遺症外,更多的是外界的異樣眼光,因此,這集節目想和大家談談新冠肺炎病人的心理層面,關於「如果得了新冠肺炎,病人和家屬要如何面對,旁人該如何協助?」
EP.27【故事】疫情下的病人們 Patients over COVID-19- 護理之家篇
「疾病不會挑人,但會找到社會最弱的點進行攻擊」,這次想要分享的是疫情下的慢性病病人,除了洗腎病人之外,他們也是受重創的族群,雖然相對小眾,但在臨床上也經常碰到。
EP. 25 【時事】洗腎中心爆發群聚感染爆發(二): 居家透析或許是解套
看到越來越多退役醫護響應疫情,冒著自己染疫,甚至傳染家人的風險,秉持同島一命的精神,站出來加入第一線,增強各地防疫能量,這份溫情真的很令人感動。上集我們提到北部洗腎中心爆發群聚感染,分析洗腎中心和洗腎患者面臨的困境,主要是因血液透析的患者,在醫院暴露時間過久、社交距離難以長久維持...
EP.24【時事】洗腎中心群爆發聚感染(一) 疫情下洗腎的困境
台灣的洗腎人口中,採血液透析患者占九成,因必須到院洗腎,每周暴露在醫院的時間至少20小時,且各醫療院所的洗腎室床位,幾乎沒有社交距離,綜合免疫力低和群聚兩項要點,一旦有人罹患新冠肺炎,比任何地方都更容易發生群聚感染。
EP.23【時事】不要再說腎臟病沒藥醫了!排糖藥證實能保護腎臟
美國食藥署FDA證實,無論有無罹患糖尿病,凡腎絲球過濾率GFR>30以上開始使用,能夠延緩進入洗腎的時間約11年。
EP.22【時事】哪種止痛藥傷腎?一次搞懂三大類止痛藥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常頭痛呢?我自己是滿常頭痛的,放假完隔天上班很常頭痛,有時甚至痛到需要吃止痛藥才能緩解。相信大家平常需要吃止痛藥的時機也不少,上至年長者膝蓋或脊椎退化造成的痛,下至少女們月經來時天崩地裂的痛,都可能需要吃止痛藥。不知道大家心目中比較有效的止痛藥是哪幾種呢?
EP.20【時事】頭痛發現血壓高達150,到底要不要吃藥?
最近常被問到一個問題:「我頭痛的時候量血壓,發現是150 mmHg,有需要治療嗎?還是要吃藥啊?」因此,這集我們彙整一些血壓的常見問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喔!
EP.19【故事】沒事多喝水竟然也會出事,橫紋肌溶解症系列之三
飲水過度造成低血鈉,演變成橫紋肌溶解症
EP.18【故事】發胖、肌肉無力莫輕忽,橫紋肌溶解症系列之二
在《橫紋肌溶解症系列》第二集,我們介紹另一個相對不常見,也容易被大家忽視的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大家對甲狀腺功能亢進可能比較熟悉,就是俗稱的「大脖子」,這類的病人通常比較瘦、眼睛凸出、容易手抖燥熱,而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症狀與前者完全相反,因為其表現與更年期、年紀漸長會出現的疾病類...
EP.17【故事】年後運動還債,橫紋肌溶解症系列之一
許多人過年期間大吃大喝,整天看電視、玩手機、打牌,過著吃飽睡、睡飽吃的生活,相信過年後因為充滿罪惡感,所以卯起來運動還債。由於過年前辦年貨、大掃除,比較沒時間運動,等到年後決定重拾運動習慣時,已經至少一個禮拜沒有活動筋骨,造成運動當晚或隔天,感到臀部、膝蓋或腿部痠痛,所以這次要介...
EP.16【時事】當「Google凌駕於專業」,該怎麼選擇呢?
前言過年期間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YouTuber愛莉莎莎近來拍片實測非主流醫療「喝橄欖油排膽結石」,遭另一位台大兒科醫生YouTuber蒼藍鴿拍攝影片反駁,雙方開始就醫學論文《The Lancet》論戰。因此,這集題目是「當Google凌駕於專業,該怎麼選擇呢?
EP.6【故事】「腹膜透析」回復生活品質
傳統上大家對於「洗腎」的印象,無非一週跑三次醫院,每次三到四小時,然而這樣的模式對於退休後比較有空,或活力佳的患者(例如可以自行前往醫院,或是可以搭乘醫療院所提供的交通車),血液透析是不錯的選擇。但有些類型的患者,選擇血液透析對他們的生活較不便:1) 約莫30、4...
EP.5 洗腎竟然還能出國?
前言洗腎是腎臟科最重要的業務之一,傳統的洗腎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經常有民眾詢問:傳統上說的「洗腎」是洗哪一種?是不是兩種洗腎方法都需要一週去醫院3次,每次都洗4小時呢?其實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有很多相同之處,也有很多相異之處,若腎功能不佳必須走上洗腎一途,究竟該如何做選擇呢?
EP.15【故事】《原子習慣》幫助病人培養出好習慣
前言上一集我們提到很多民眾喜歡吃補品養生,但有些補品對一些慢性病病人來說,吃多了可能會對腎臟造成傷害,但他們耳根子硬,怎麼勸都勸不聽,尤其快要過年了,收到這些補品的機率也變高,亂吃的風險也會提升。其實我們也常常碰到這種情況,像是查房時,可能病人都會對醫師的叮囑點頭表示認同,但當我...
EP.4 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談腎臟病患的憂鬱情節
前言對多數腎臟病病人而言,當被宣判需要「洗腎」的當下,往往都是錯愕、恐慌、消極以對,但為了續命,只好噙著淚水,含著悲痛的心情,定時躺在冰冷的洗腎機器旁治療。若此時病友心理沒有得到足夠支持,反而背負著他人的責難、不切實際的期待,在不知不覺中,心理壓力可能導致憂鬱症狀,一旦心理那關過...
EP 2/3 多囊腎之謎
前言2020年不僅全球壟罩於新冠肺炎疫情中,亦是演藝圈眾星殞落的一年,那些在台上帶給大家歡笑的藝人們,猶如一顆顆流星般劃過天際,其中小鬼黃鴻升的猝逝,更是讓人措手不及,留給粉絲無限懷念。在事件爆發之初,外界對於他的死因眾說紛紜,其中不少媒體提到恐與「多囊腎」有關,令許多民眾好奇:多囊腎究竟是何方神聖?
EP.14【時事】補品排行榜 如何補元氣不傷腎 (下)
前言隨著網路發達,長輩們都會用手機查詢健康資訊,LINE群組更是重要的消息來源之一,臨床上常常發現這些長輩的群組有很多「神奇寶貝」,大多是從來沒聽過的補品,或是一些鄉野奇談,例如:某地產的藥草,或某地的水源對身體比較有療效,便一窩蜂砸錢購買。
EP.13【時事】補品排行榜 如何補元氣不傷腎?(上)
前言 很多民眾喜歡透過地下電台買號稱可以強身健體的藥,認為沒事補身體,有事可治病,根據臨床經驗,大概有四成因為急性腎臟功能變差的病人,都有服用這些「強身健體」的藥,包括自製的中藥酒、網路上或親朋好友推薦的補品,有些長輩本來腎臟功能不錯,因為亂服藥,導致腎臟功能突然惡化,有的人甚至因此走上洗腎的不歸路。